黃字的成語如下:
1、壹枕黃粱[ yī zhěn huáng liáng ]
釋義:原比喻人生虛幻。後比喻不能實現的夢想。
出處:宋·李曾伯《送喬賓玉》:“壹枕黃粱;滿頭白發;屈指舊遊能幾人。”
例句:他雖有宏圖大誌,美妙輝煌的規劃,但現在看他所作所為,無非是~罷了。
2、槁項黃馘[ gǎo xiàng huáng guó ]
釋義:槁:枯幹;項:頸項;馘:臉。頸項枯瘦,面色蒼黃。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出處:莊周《莊子·列禦寇》:“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
例句:賢者~而死於下,不賢者比肩接跡而顯於世。
3、信口雌黃[ xìn kǒu cí huáng ]
釋義:信:任憑,聽任;雌黃:即雞冠石,黃色礦物,用作顏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塗抹後改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出處:南北朝·劉孝標《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
例句:這個盜竊犯交待犯罪事實時躲躲閃閃,~。
4、飛黃騰達[ fēi huáng téng dá ]
釋義:比喻人驟然 得誌,官職、地位升得很快。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例句:靠吹牛拍馬而~的人,最終會失敗的。
5、面黃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
釋義:臉色發黃、肌膚消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出處:元·楊梓《霍光鬼諫》:“眼欺縮腮模樣;面黃肌瘦形相。”
例句: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由於缺衣少食,人人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