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表示不慌不忙的成語是什麽?

表示不慌不忙的成語是什麽?

表示不慌不忙的成語是:臨危不懼、泰然處之、慢條斯理、面不改色、神色不驚、從容不迫、不慌不忙、若無其事、從容自若、行若無事等

壹、慢條斯理 [ màn tiáo sī lǐ ]

解釋: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現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慌不忙。

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聖嘆批:“寫紅娘從張生邊來入閨中,慢條斯理,如在意如不在意

譯文:寫著紅娘從張生那裏走回來進入閨房中,做事有條有理,像是在意什麽又像是不在意什麽。

二、面不改色 [ miàn bù gǎi sè ]

解釋:臉色不變。形容從容鎮靜的樣子。

出自: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我這虎頭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面不改色。”

譯文:在我的虎頭寨子裏,所以被我抓住的人啊,見了我,都嚇得不知所措,今天倒是捉到了妳這個人,臉色居然壹點也沒有變化。

三、神色不驚 [ shén sè bù jīng ]

解釋:神色:神情。神情顯得沒有受到驚動而十分鎮定。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靈》卷十:“和尚當時被節度使拋向水中,神色不動,如今何得恁麽地?”

譯文:當時這個和尚被節度使扔進水裏,神情沒有變化,現在到底是什麽事情讓他如此動容?

四、行若無事 [ xíng ruò wú shì ]

解釋:行:行動,辦事;若:好像。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定,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

出自:戰國時期 孟子《孟子·離婁下》:“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

譯文:大禹治水是讓它們不違背處下就低、隨方就圓的自然流行屬性,沒有人為的開挖和引導。

五、從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釋: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沈著鎮定。

出自:後晉趙瑩《舊唐書·劉世龍傳》“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

譯文:思禮以為這個計策已經成功了,所以非常沈著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