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姑是女道士的意思。
“道姑”是民間對女道士的俗稱,在正統道教裏,是沒有這個稱謂的,男道士,我們稱之為乾道,女道士,我們稱為坤道,取義天地陰陽,乾坤有分。這壹稱呼約最早出自元末明初時期。當時,文學家、史學家陶宗儀著有《輟耕錄》壹書,陶宗儀留下了壹個成語“三姑六婆”。
其中,三姑分別為,“道姑、尼姑、卦姑”,道姑指的就是道觀裏的女性道士,尼姑是指寺廟裏的尼眾,卦姑,即專門給人占蔔算卦的女性。縱觀道教歷史上的女道士,也就是坤道們,為道教的發展壯大和傳承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很多人也因此名傳千古。
例如飛升成仙的茅山上清宗,在現當代坤道前輩中,如上祥下真曹老修行,多年清修,信仰虔誠,是現當代很有影響的坤道代表。《道德真經》中說,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仔細品味起來,或許正是這些體道合道的美德***同築成厚德載物的坤元之美。
道姑與尼姑的區別
1、?道姑與尼姑分屬不同的宗教。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如果直接稱呼道教的女性出家者為道姑,是壹種很不尊重的行為,所以對道教的出家女性壹般都稱為坤道。女性佛教出家人叫作尼姑或者是比丘尼。對佛教的女性出家人員在更多的時候稱呼為師太。
2、道姑與尼姑服飾也不相同。道姑穿的是道袍,以藍色、黑色為主,《大明會典》中記載:道士常服青。尼姑穿的是僧袍,以灰色為主,稱之為海清,也稱作淄衣,《紅樓夢》之中惜春出家時候就提到壹句詩: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
3、?道姑和尼姑在發型上也有區別。道姑需要蓄發並且將頭發盤起來,“道姑頭”有點像當代流行的“丸子頭”,尼姑需要梯度削發,以光頭為主。
4、道姑和尼姑佩戴的法器也不壹樣。道姑佩戴的法器叫作拂塵,是壹種用獸毛等炸紮成帶有長柄的器物,尼姑佩戴最多的法器是佛珠,壹種用木頭做成圓珠後串成項鏈或者手鏈的器物。
5、?道姑和尼姑日常生活和修行的場所也不壹樣。道姑日升生活和修行在道觀之中,是專屬道教的場所,而尼姑生活和修行都在佛庵之中,是專屬佛教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