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思念的四字詞語有很多,比如壹日三秋、春樹暮雲、狐死首丘、蒓鱸之思、寒泉之思、望眼欲穿、白雲親舍、故土難離、天末涼風、歸心似箭、念念不忘、朝思暮想、輾轉反側、牽腸掛肚、落葉歸根、望穿秋水、背井離鄉、魂牽夢縈、睹物思人等。
壹、壹日三秋
解釋: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壹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出自:《詩經·王風·采蓮》:“彼采葛兮,壹是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
白話文:“彼采葛啊,壹個是不見,燈像隔了三月久;心上人啊采蘆荻,壹天不見她的影,好僳隔了三秋久;心上人啊采香艾,壹天不見她的影,如三年啊。”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賓語;形容思念殷切
近義詞壹日三歲、寸陰若歲、壹日三月
反義詞壹刻千金
二、春樹暮雲
解釋: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出自: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壹樽酒,重與細論文。”
白話文:“渭北春天樹,而妳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何時壹杯酒,只能遙相思念。”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近義詞牽腸掛肚
三、狐死首丘
解釋: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出自:戰國·楚·屈原《九章·涉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白話文:“鳥飛返故鄉啊,狐貍死了還把頭朝向生他養他的山岡。”
示例:我告訴過妳“狐死首丘”的故事,壹個人到死都是懷念自己的鄉土的。 ——郭沫若《蔡文姬》第壹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比喻不忘本或思念故鄉
近義詞越鳥南棲、歸正首丘、代馬依風
四、蒓鱸之思
解釋: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出自:《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菇菜、蒓羹、鱸魚膾。”
白話文:“看見秋風起,於是想念吳中的菇菜、菜湯、鱸魚膾。”
近義詞蒓羹鱸膾
五、寒泉之思
解釋: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出自:《詩經·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白話文:“這裏有寒泉,就在浚城墻外邊。養育兒子七個人,母親養子多辛勞。”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壹日三秋
搜狗百科-春樹暮雲
搜狗百科-狐死首丘
搜狗百科-蒓鱸之思
搜狗百科-寒泉之思
2. 關於思念四字成語羮。
鳳愁鸞怨。比喻對先賢的思慕:形容內心極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思念舊誼,引申為痛:羮湯:早晨。
想得頭痛也心甘情願。朝思夕想,樂意;越愛賢念舊:居住。
愛慕賢者:傳說狐貍將死時。別易會難。
風木之思:甘心。朝思暮念。
代馬不思越;疾。形容男女之間相互思念的癡情。
多用於男女戀情:舊: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白雲親舍:親:指父母。
白雲青舍:舊有的交情,思念父母。指思念去世的母親:古代指婦女所用的杯;首;思。
比喻不忘本。睹物思人:思念:頭,相會卻難。
杯圈之思,從羮湯中能看到所思慕人的影子;舍,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在今河北蔚縣。從早到晚思念不已。
春樹暮雲;墻。歸正守丘。
比喻思念父母的話。多用於男女戀情:思念:比喻父母亡故:病。
從墻壁上:早晨:朝:比喻在異鄉思念親人:比喻夫妻間因思念而生的愁怨:古國名,泛指南方;思,不及孝養而生的思念之情、山西東北部壹帶:情願:墻壁,泛指北方:看:杯圈:分別容易:睹。比喻眷戀故土。
常用來表示不忍離別的深情或別後的無限思念。翻腸攪肚。
羹墻之思。甘心首疾。
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朝。從早到晚思念不已。
白雲孤飛。北方所產的馬不思念南方。
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古國名:代:比喻客居他鄉。寒泉之思:指子女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3. 什麽不盡的四字成語言之不盡 [yán zhī bù jì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想表達的意思說也說不完。
出 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玉簪記·陳母投親》:“欲說交頤淚兩行,言之不盡,他們親自到門墻。”
吃著不盡 [chī zhuó bù jì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著:通“著”,穿衣。吃的穿的,享用不盡。比喻生活富裕。
出 處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14卷:“中山劉子儀為翰林學士,戲語之曰:‘狀元試三場,壹生吃著不盡。’沂公正色答曰:‘曾平生之誌,不在溫飽。’”
感激不盡 [gǎn jī bù jì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感激的心情沒有窮盡。形容非常感激。
出 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八:“驛官傳揚都督之命,將十千錢贈為路費,又備下壹輛車兒,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驛中居住,張氏心中感激不盡。”
取之不盡 [qǔ zhī bù jì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近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