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梅蘭竹菊詞語

描寫梅蘭竹菊詞語

1.關於梅蘭竹菊的成語

摽梅之年 青梅竹馬 望梅止渴 說梅止渴 望梅閣老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 梅妻鶴子 驛寄梅花 雪胎梅骨 驛路梅花 驛使梅花 香藥脆梅 止渴望梅

春蘭秋菊 采蘭贈芍 采蘭贈藥 摧蘭折玉 吹氣如蘭

吹氣勝蘭 芳蘭竟體 桂殿蘭宮 桂馥蘭香 桂折蘭摧

桂子蘭孫 蕙心蘭質 金蘭之交 金蘭之契 金蘭之友

空谷幽蘭 蘭艾難分 蘭艾同焚 蘭摧玉折 蘭桂齊芳

澧蘭沅芷 蘭薰桂馥 蘭熏桂馥 蘭心蕙性 蘭因絮果

蘭芝常生 蘭質蕙心 蘭質熏心 蘭質薰心 蘭芷之室

披榛采蘭 契合金蘭 遷蘭變鮑 契若金蘭 絮果蘭因

謝蘭燕桂 謝庭蘭玉 沅茝醴蘭 義結金蘭 玉樹芝蘭

沅茞澧蘭 沅芷澧蘭 沅芷湘蘭 芝蘭玉樹 芝蘭之室

勢如破竹

胸有成竹 竹馬之好 青梅竹馬

竹苞松茂 絲竹管弦 書功竹帛 金石絲竹

竹頭木屑 竹籬茅舍 哀絲豪竹 名垂竹帛

罄竹難書 竹報平安 絲不如竹 竹柏異心

竹籃打水 竹馬之友 吹竹彈絲 成竹在胸

絲不如竹 東南竹箭 茂林修竹

春蘭秋菊

菊老荷枯

2.關於梅蘭竹菊的成語

摽梅之年 青梅竹馬 望梅止渴 說梅止渴 望梅閣老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 梅妻鶴子 驛寄梅花 雪胎梅骨 驛路zhidao梅花 驛使梅花 香藥脆梅 止渴望梅 春蘭秋菊 采蘭贈芍 采蘭贈藥 摧蘭折玉 吹氣如蘭 吹氣勝蘭 芳蘭竟體 桂殿蘭宮 桂馥蘭香 桂折蘭摧 桂子蘭孫 蕙心蘭質 金蘭之交 金蘭之契 金蘭之友 空谷幽蘭 蘭艾難分專 蘭艾同焚 蘭摧玉折 蘭桂齊芳 澧蘭沅芷 蘭薰桂馥 蘭熏桂馥 蘭心蕙性 蘭因絮果 蘭芝常生 蘭質蕙心 蘭質熏心 蘭質薰心 蘭芷之室 披榛采蘭 契合金蘭 遷蘭變鮑 契若金蘭 絮果蘭因 謝蘭燕桂 謝庭蘭玉 沅茝醴蘭 義結金蘭 玉樹芝蘭 沅茞澧蘭 沅芷澧蘭 沅芷湘蘭 芝蘭玉樹 芝蘭之室 勢如破竹 胸有成竹 竹馬之好 青梅竹馬 竹苞松茂 絲竹管弦 書功竹帛屬 金石絲竹 竹頭木屑 竹籬茅舍 哀絲豪竹 名垂竹帛 罄竹難書 竹報平安 絲不如竹 竹柏異心 竹籃打水 竹馬之友 吹竹彈絲 成竹在胸 絲不如竹 東南竹箭 茂林修竹 春蘭秋菊 菊老荷枯。

3.寫四君子的詩句

摘錄部分關於梅蘭竹菊四君子的詩句,供欣賞。

壹、梅

1、陸遊原詞《蔔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2、 *** 原詞《蔔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3、林和靖《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黃金樽

4、王安石《梅》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二、蘭

蔣 茲《詠蘭》

曲奏當年明月夜,美人心事水潺潺。

如何芳草迷歸路,灑落香痕滿世間。

2、唐李白《古風》

孤蘭生幽園,眾草***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3、清 劉灝《廣群芳譜》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淩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4、明劉伯溫《蘭花》

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幽蘭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資簏施,我欲紉之充佩韋,裊裊獨立眾所非。

幽蘭花,為誰好,露冷風清香自老。

三、竹

1、鄭板橋《竹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53932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2、唐·李賀《竹》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栽堪釣綿鱗。三梁曾入用,壹節奉王孫。

3、唐·杜牧《題新竹》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

漸籠當檻日,欲得八簾雲。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4、唐·劉禹錫《庭 竹》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四、菊

1、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2、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3、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4、李師廣《菊韻》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

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

4.關於梅蘭竹菊的成語典故

中國人對於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的稱贊由來已久,自是達成***識。其幽芳逸致,風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態;滌人之穢腸而澄瀅其神骨,致人胸襟風度品格趣味於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愛意。

“蘭生幽谷,無人自芳”,據傳孔子稱之為王者之香。而蘭之幽香我沒有領略過,想必其香氣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賞的風喻,應是賢人逸士的高標自況;而“美人香草”之謂,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誌之士不為世人所知的悲憤抑郁之意。

而竹,我小時常見。雖處北方凜冽酷寒之地,卻也是幾株勁節清高,灑風弄月,不無輕筠幽篁之致,至於竹香竹笑之屬,我實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鄭板橋的《墨竹圖》,滿圖皆節,僅數片葉,堅勁挺拔,氣勢沖霄,很具節操和傲岸,倒讓我深諳了竹之堅貞高潔的象征意味。

說到傲霜的菊花,當然要數陶淵明的偏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悠哉其樂。然而,我想陶淵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錢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罷了;淡泊清華,淩霜自得,自蘊情致而已,自然是現代的賞菊家所不屑於顧的。

對於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見過壹株。深黃的,磬口的,近乎晶瑩剔透的,於老幹嫩枝之間,開些小花;疏影瀟灑,冷香四溢,煞是清韻高潔,讓人有脫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種不甘寂寞者所能領悟的。

梅蘭竹菊四君子,千百年來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質,壹直為世人所鐘愛,成為壹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這雖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與歷代的文人墨客、隱逸君子的賞識推崇不無關系。而四君子之名的來源,我以為大概是出於古代的賢人君子,每每以梅蘭竹菊自況,而梅蘭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來美喻其高風亮節之故吧。基於這種內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稱,也確實恰如其分了。

5.梅蘭竹菊的成語每5個

梅雪胎梅骨: 比喻高潔。

望梅閣老: 比喻徒有虛名之官。水火相濟,鹽梅相成: 烹飪賴水火而成,調味兼鹽梅而用。

喻人之才性雖各異,而可以和衷***濟。止渴思梅: 猶望梅止渴。

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亦作“止渴望梅”。

止渴望梅: 猶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同“止渴思梅”。驛寄梅花: 請郵差寄送梅花。

比喻向遠方友人表達思念之情。鹽梅相成: 鹽味與酸味相調和。

比喻濟世的賢臣。鹽梅之寄: 比喻可托付重任。

鹽梅舟楫: 鹽和梅調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輔佐的賢臣。

驛路梅花: 表示對親友的問候及思念。驛使梅花: 表示對親友的問候及思念。

香藥脆梅: 果脯名。說梅止渴: 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同“望梅止渴”。妻梅子鶴: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表示清高或隱居。

梅妻鶴子: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比喻清高或隱居。

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生不娶,人謂“梅妻鶴子”。鶴子梅妻: 指宋隱士林逋以鶴為子、以梅為妻事。

亦喻指妻子兒女。摽梅之年: 摽梅:梅子成熟後落下來。

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望梅止渴: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

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青梅竹馬: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兒童以竹竿當馬騎。

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遊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蘭蘭情蕙性: 蘭:蘭草;蕙:蕙草;性:比喻美質。比喻女子的人品賢淑嫻雅蕙質蘭心: 蕙:壹種香草;蘭:蘭花。

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蕙損蘭摧: 蕙:蕙草;蘭:蘭花。

比喻女子夭亡蕙折蘭摧: 蕙:蕙草;蘭:蘭花。比喻女子夭亡桂宮蘭殿: 芝蘭玉樹: 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芝蘭之室: 比喻良好的環境。沅茞澧蘭: 沅、澧:都是水名;茞、蘭:都是香草。

比喻高潔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沅茝醴蘭: 本指生於沅澧兩岸的芳草,後用以比喻高潔的人或事物。

同“沅芷澧蘭”。沅芷澧蘭: 芷,壹本作“茝”。

澧,壹本作“醴”。本指生於沅澧兩岸的芳草,後用以比喻高潔的人或事物。

沅芷湘蘭: 本指生於沅湘兩岸的芳草,後用以比喻高潔的人或事物。同“沅芷澧蘭”。

玉樹芝蘭: 玉樹:用玉做的樹;芝蘭: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絮果蘭因: 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

謝庭蘭玉: 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謝蘭燕桂: 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輩。

契若金蘭: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契合金蘭: 契合:投合。

金蘭:指朋友間相處信誠。形容朋友間意氣相投,感情深厚。

亦作“契若金蘭”。遷蘭變鮑: 比喻潛移默化。

披榛采蘭: 披:拔開;榛:叢生的荊棘。撥開荊棘,采摘蘭草。

比喻選拔人才。蘭質薰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

蘭薰桂馥: 薰、馥:香氣。原比喻恩澤長留,歷久不衰。

後用來稱人子肖孫賢。蘭質蕙心: 形容美麗而聰明。

蘭摧玉折: 摧:折斷。蘭草、美玉都折斷了。

舊時多用於哀悼人不幸早死。蘭芝常生: 蘭芝:蘭草和靈芝草。

比喻高尚的美德長在。蘭因絮果: 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

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澧蘭沅芷: 沅、澧:都是水名;蘭、芷:都是香草。

比喻高潔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蘭桂齊芳: 蘭桂:對他人兒孫的美稱;芳:比喻美德、美聲。

舊指兒孫同時顯貴發達。蘭艾難分: 蘭:香草名,比喻賢者;艾:臭草,比喻小人。

好人、壞人難於分清。蘭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舉止文雅。

蘭艾同焚: 蘭:香草名;艾:臭草;焚:燒。蘭花跟艾草壹起燒掉。

比喻不分好壞,壹同消滅。蘭熏桂馥: 比喻恩澤長留,歷久不衰。

蘭質熏心: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蘭芷之室: 蘭、芷:兩種香草。

比喻良好的環境。亦作“芝蘭之室”。

空谷幽蘭: 山谷中優美的蘭花。形容十分難得,常用來比喻人品高雅。

金蘭之交: 像金石般堅固的交情。金蘭之友: 指親密的朋友。

蕙心蘭質: 蕙、蘭:都是香草名。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

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桂殿蘭宮: 建築氣派,設備華美的宮殿。

桂馥蘭香: 桂、蘭:兩種散發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氣味芳香。

桂折蘭摧: 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桂子蘭孫: 對人子孫的美稱。

芳蘭竟體: 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

比喻舉止閑雅,風采極佳。采蘭贈藥: 蘭:蘭花,花味清香;藥:芍藥。

比喻男女互贈禮物,表示相愛。吹氣勝蘭: 氣息象蘭花那樣香。

形容美女的呼吸。采蘭贈芍: 蘭:蘭花,花味清香;芍:芍藥。

比喻男女互贈禮物,表示相愛。吹氣如蘭: 氣息象蘭花那樣香。

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於形容文詞華美。

摧蘭折玉: 摧:摧殘,毀掉。毀壞蘭花,折斷美玉。

比喻摧殘和傷害女子。義結金蘭: 結交很投合的朋友。

金蘭之契: 金:比喻堅;蘭: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春蘭秋菊: 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竹竹籃打水壹場空: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竹清松瘦: 形容人的外貌清瘦有神竹罄南山: 罄:盡,完。形容人罪惡極多,書寫不盡竹煙波月: 煙:煙霧。

霧氣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紋。比喻月光下秀美的。

6.描寫梅蘭竹菊的詩句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說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縝 《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黃巢《詠菊》)眾芳搖落獨軒妍,占盡風光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金樽。(林逋《山園小梅》)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盧梅坡《雪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竹石》)。

7.有什麽詞語贊美梅蘭竹菊的

蘭竹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

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梅蘭竹菊的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

關於梅蘭竹菊對梅蘭竹菊的詩壹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為背景的。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以其為“四君子”,正表現了文人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

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艷清貞。中國人在壹花壹草、壹石壹木中負載了自己的壹片真情,從而使花木草石脫離或拓展了原有的意義,而成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隱喻。

大凡生命和藝術的“境界”,都是將有限的內在的精神品性,升華為永恒無限之美。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誌的象征,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 壹、梅 詠物詩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來詠壹種事物的,而對梅花完成“百詠”的詩人最多。

梅花最令詩人傾倒的氣質,是壹種寂寞中的自足,壹種“淩寒獨自開”的孤傲。它不屑與凡桃俗李在春光中爭艷,而是在天寒地凍、萬木不禁寒風時,獨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開出繁花滿樹,幽幽冷香,隨風襲人。

從梅花的這壹品性中,中國詩人們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樣壹種“沖寂自妍,不求識賞“的孤清,所以詩人常用“清逸”來寫梅花的神韻,如宋代“梅妻鶴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清逸”不僅是古代隱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傳統文化性格。

梅花所表現的正是詩人***有的壹種品質,因而詩人倍加珍愛。 梅花以清臒見長,象征隱逸淡泊,堅貞自守。

那“高標獨秀”的氣質,倜儻超拔的形象,使詩人帶著無限企慕的心情,以壹往情深的想象,盼望與梅花在壹起深心相契的歡晤:“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梅花的冷香色,含蘊著道德精神與人格*守的價值,因而深為詩人所珍視。

二、蘭 空谷生幽蘭,蘭最令人傾倒之處是“幽”,因其生長在深山野谷,才能洗凈那種綺麗香澤的姿態,以清婉素淡的香氣長葆本性之美。這種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屬於林泉隱士的氣質,更是壹種文化通性,壹種“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格,壹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誌向的坦蕩胸襟,象征著疏遠汙濁政治、保全自己美好人格的品質。

蘭花從不取媚於人,也不願移植於繁華都市,壹旦離開清幽凈土,則不免為塵垢玷汙。因此,蘭花只適宜於開在人跡罕至的幽深所在,只適宜於開在詩人們的理想境界中。

宋人鄭思肖在南宋滅亡之後,隱居吳中(今蘇州),為表示自己不忘故國,坐臥都朝南方。常畫“露根蘭”,筆墨純凈,枝葉蕭疏,蘭花的根莖園藝,不著泥土,隱喻大好河山為異族踐踏,表現自己不願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不與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氣節。

寥寥數筆,卻筆筆血淚。倪瓚曾為其題詩:“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所以,詩人愛蘭詠蘭畫蘭,是透過蘭花來展現自己的人格襟抱,在蘭花孤芳自賞的貞潔幽美之中,認同自己的壹份精神品性。 三、竹 竹在清風中簌簌的聲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讓詩人深深感動,而竹於風霜淩厲中蒼翠儼然的品格,更讓詩人引為同道,因而中國文人的居室住宅中大多植有竹子。

王子酞說:“何可壹日無此君!”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樸實直白的語言,顯示出那悠久的文化精神已深入士人骨髓。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涼爽的閑庭中,翠竹依階低吟,挺拔勁節,清翠欲滴,婆娑可愛,既有梅淩寒傲雪的鐵骨,又有蘭翠色長存的高潔,並以它那“勁節”、“虛空”、“蕭疏”的個性,使詩人在其中充分玩味自己的君子之風。它的“勁節”,代表不屈的節*;它的“虛空”,代表謙遜的胸懷,它的“蕭疏”,代表詩人超群脫俗 。

四、菊 如果說,冬梅鬥霜冒雪,是壹種烈士不屈不撓的人格,春蘭空谷自適,是壹種高士遺世獨立的情懷,那麽,秋菊財兼有烈士與高士的兩種品格。晚秋時節,斜陽下,矮籬畔,壹叢黃菊傲然開放,不畏嚴霜,不辭寂寞,無論出處進退,都顯示出可貴的品質。

兩千多年以來,儒道兩種人格精神壹直影響著中國的士大夫,文人多懷有壹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盡管世事維艱,文人心中也有隱退的誌願,但是,那種達觀樂天的胸襟,開朗進取的氣質,使他們始終不肯放棄高遠的目標,而菊花最足以體現這種人文性格。

詠菊的詩人可以上溯到戰國時代的屈原,而當晉代陶淵明深情地吟詠過菊花之後,千載以下,菊花更作為士人雙重人格的象征而出現在詩中畫裏,那種沖和恬淡的疏散氣質,與詩人經歷了苦悶仿徨之後而獲得的精神上的安詳寧靜相契合。因而對菊花的欣賞,儼然成為君子自得自樂、儒道雙修的精神象證。

8.關於梅蘭竹菊的詩句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孤蘭生幽園,眾草***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李白《古風》

數莖幽玉色,晚夕翠煙分。聲破寒窗夢,根穿綠蘚紋。漸籠當檻日,欲得八簾雲。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杜牧《題新竹》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裏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李商隱《菊花》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遊《蔔算子 詠梅》

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著遍山隅。——陳毅《幽蘭》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9.優雅的成語,形容梅蘭竹菊的

春蘭秋菊 采蘭贈芍 采蘭贈藥 摧蘭折玉 吹氣如蘭

吹氣勝蘭 芳蘭竟體 桂殿蘭宮 桂馥蘭香 桂折蘭摧

桂子蘭孫 蕙心蘭質 金蘭之交 金蘭之契 金蘭之友

空谷幽蘭 蘭艾難分 蘭艾同焚 蘭摧玉折 蘭桂齊芳

澧蘭沅芷 蘭薰桂馥 蘭熏桂馥 蘭心蕙性 蘭因絮果

蘭芝常生 蘭質蕙心 蘭質熏心 蘭質薰心 蘭芷之室

披榛采蘭 契合金蘭 遷蘭變鮑 契若金蘭 絮果蘭因

謝蘭燕桂 謝庭蘭玉 沅茝醴蘭 義結金蘭 玉樹芝蘭

沅茞澧蘭 沅芷澧蘭 沅芷湘蘭 芝蘭玉樹 芝蘭之室

摽梅之年 青梅竹馬 望梅止渴 說梅止渴 望梅閣老

鹽梅之寄 鹽梅舟楫 梅妻鶴子 驛寄梅花 雪胎梅骨

驛路梅花 驛使梅花 香藥脆梅 止渴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