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靡靡之音
拼音: mǐ mǐ zhī yīn
解釋: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樂。指頹廢的、低級趣味的樂曲。
出處: 《韓非子·十過》:“此師延之所作,與紂為靡靡之樂也。”《史記·殷本紀》:“北裏之舞,靡靡之樂。”
2.靡然從風
拼音: mǐ rán cóng fēng
解釋: 指群起效尤而成風氣。
出處: 明·李贄《答馬歷山書》:“然非龍溪先生五六十年守其師說,不少改變,亦未必靡然從風,壹至此也。”
3.靡知所措
拼音: mí zhī suǒ cuò
解釋: 靡:無、不。措:處理。不知該如何辦才好。
出處: 晉·元帝《改元赦令》:“京都傾覆,宗廟為墟,孤悼心失圖,靡知所措。”
4.靡所適從
拼音: mí suǒ shì cóng
解釋: 不知何所依從。
出處: 明·張居正《請裁定宗藩事例疏》:“或擬議不定,靡所適從。”
5.?靡旗轍亂
拼音: mǐ qí zhé luàn
解釋: 靡:倒下。指車跡錯亂,軍旗倒下。形容軍隊潰敗。
出處: 《宋書·沈攸之傳》:“未有憑陵我郊沂,侵軼我河縣,而不焚師殪甲,靡旗轍亂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