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喜愛的成語

描寫喜愛的成語

愛不釋手 釋:放下。喜愛得舍不得放手。

出處: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

愛才好士 好:喜愛。愛護、重視人才

出處:《晉書·殷仲文傳》:“劉毅愛才好士,深相禮接,臨當之郡。”

愛富嫌貧 嫌棄貧窮,喜愛富有。指對人的好惡以其貧富為準。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愛如己出 像對待親生子女那樣地愛護。

出處:明·周輯《西湖二集·假鄰女誕生真子》:“果然方氏愛如己出,撫養成人長大。”

愛生惡死 惡:厭惡。喜愛生存,厭惡死亡。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可見愛生惡死,亦是物之恒情。”

愛憎分明 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態度十分鮮明。

出處:陳若曦《耿爾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愛憎分明、堅強獨立的小睛會怕人‘閑話’。”

愛者如寶 將喜愛的東西視同珍寶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26卷:“張公自道著手了,便道:‘本不當計較,只是愛者如寶,添些便罷。’”

安居樂業 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出處:《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漢書·貨殖列傳》“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楚楚可愛 形容陳設整齊,令人喜愛。

出處:郁達夫《沈淪》:“庭內的假山如花草,布置得楚楚可愛。”

憨狀可掬 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頑皮嬌癡、單純幼稚的樣子充溢在外。招人喜愛。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種梨》:“鄉人饋饋,憨狀可掬,其見笑於市人,有以哉。”

好奇尚異 好:喜歡。尚:註重,喜愛。喜歡和註重奇怪特別的事物。

家雞野鶩 晉人庾翼以家雞喻自己的書法,以野雉喻王羲之的書法。比喻不同的書法風格。也比喻人喜愛新奇,而厭棄平常的事物。

出處:晉·何法盛《晉中興書》卷七:“小兒輩厭家雞,愛野雉,皆學逸少書。”

見異思遷 遷:變動。看見另壹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誌不堅定,喜愛不專壹。

出處:《管子·小匡》:“少而習焉,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金屋藏嬌 嬌:原指漢武帝劉徹的表妹陳阿嬌。漢武帝幼小時喜愛阿嬌,並說要讓她住在金屋裏。指以華麗的房屋讓所愛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

出處:漢·班固《漢武故事》:“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樂道好古 以守道為樂,喜愛古制。

樂而不厭 喜愛而不厭倦。

樂山樂水 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

出處:《論語·雍也》:“知者樂山,仁者樂水。”

憐新棄舊 憐:愛憐;棄:舍,拋。愛憐新的,拋掉舊的。多指喜愛新歡,冷落舊寵。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三十七回:“妾雖貴,然叔隗先配,且有子矣,豈可憐新棄舊乎?”

憐新厭舊 多指喜愛新歡,冷落舊寵。同“憐新棄舊”。

欺貧愛富 欺侮貧窮,喜愛富有。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如獲至寶 至:極,最。好象得到極珍貴的寶物。形容對所得到的東西非常珍視喜愛。

出處:宋·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

如獲至珍 形容對所得到的東西非常珍視喜愛。同“如獲至寶”。

上好下甚 上面的喜愛什麽,下面的人就會對此愛好的更加利害。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嗜痂之癖 嗜:喜愛;痂:瘡口結的硬殼;癖:積久的嗜好。原指愛吃瘡痂的癖性。後形容怪癖的嗜好。

出處:《南史·劉穆之傳》:“邕性嗜食瘡痂,以為味似鰒魚。”

屋烏之愛 因為愛壹個人而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壹個人而連帶關心與他有關系的人或物。

出處:《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嫌貧愛富 嫌棄貧窮,喜愛富有。指對人的好惡以其貧富為準。

出處: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二折:“有那等嫌貧愛富的兒曹輩,將俺這貧傲慢、把他那富追陪,那個肯恤孤念寡存仁義。”

燕昭好馬 燕昭王喜愛駿馬。後作求賢之典。

出處:《舊唐書·薛登傳》:“燕昭好馬,則駿馬來庭;葉公好龍,則真龍入室。”

爭強好勝 爭:爭奪;強:優勝;好:喜愛。爭為強者,事事處處都喜歡超過和壓倒別人。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任是爭強好勝的,偏逢用違所長。”

眾好眾惡 眾人喜愛或眾人厭惡。

出處:《論語·衛靈公》:“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愛博而情不專 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壹。

出處:唐·韓愈《與陳給事書》:“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伺候於門墻者日益進,則愛博而情不專。”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喜愛他時,總想叫他活著;討厭他時,總想叫他死掉。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

出處:《論語·顏淵》:“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