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大失所望
拼音: dà shī suǒ wàng
解釋: 表示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處: 《史記·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舉例造句: 瑞虹大失所望,但到此地間,無可奈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拼音代碼: dssw
近義詞: 大失人望、事與願違
反義詞: 大喜過望、喜出望外、如願以償
歇後語: 買牛得羊
燈謎: 買牛得羊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對人、事、物
英文: a body blow
故事: 五代時期,後晉大將李守貞兵敗投降契丹,迫於晉高祖的壓力又歸順後晉。他變本加厲,暗中收買權臣,擴充軍隊,在壹個小和尚的鼓動下徹底亮出了反旗,朝廷派白文珂帶兵前去討伐,被收買的那些將領根本不賣李守貞的帳,讓他大失所望。
2、大勢所趨
成語: 大勢所趨
拼音: dà shì suǒ qū
解釋: 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出處: 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三書》:“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舉例造句: 解放區人民的力量,大後方人民的力量,國際形勢,大勢所趨,使得國民黨不得不承認這些東西。
拼音代碼: dssq
近義詞: 勢在必行、勢不可擋、壹往無前
歇後語: 千條江河歸大海
用法: 作賓語、分句;用於判斷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