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晚年的成語有:
桑榆暮景:夕陽的余輝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時光。
含飴弄孫:含著糖逗小孫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樂趣。
遲暮之年: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遲暮:黃昏。
暮景桑榆: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壹派黃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時光。桑榆,古人以為是日所入處。
鐘鳴漏盡:晨鐘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將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漏:滴漏,古代計時器。
風燭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風燭殘年: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余的歲月。
殘年暮景:指人到了晚年。
壯心不已: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誌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誌向;已:停止。
告老在家:指因年老而辭職在故鄉安度晚年。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鄉、故裏。
告老還家:因年老而辭職回歸故鄉安度晚年。告老:因年老而告退;還:回,返;家:故鄉、故裏。
2.人到晚年的成語1、龜年鶴壽
釋義:相傳龜、鶴壽有千百之數,因以“龜年鶴壽”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壽之詞。
2、福壽年高
釋義:年高:年齡大。有福有壽,長命百歲。
3、年逾古稀
釋義:指年齡已超過七十歲。
4、年近古稀
釋義:古稀:指七十歲。年紀將近七十歲。
5、日落西山
釋義: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6、風燭之年
釋義: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7、風燭殘年
釋義: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余的歲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8、風前殘燭
釋義: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9、七老八十
釋義:形容年紀很大。
10、垂暮之年
釋義: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11、遲暮之年
釋義: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3.描寫晚年的詞語描寫晚年的詞語有:老態龍鐘、鶴發童顏、老當益壯、暮景桑榆、遲暮之年
1、老態龍鐘
讀音:lǎo tài lóng zhōng
釋義:指行動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出處:宋·陸遊《聽雨》詩:“老態龍鐘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
譯文: 年老體衰身上的疾病還沒有痊愈,又有世間的煩心事打亂自己的幽靜的心情。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定語;用於人等。
例句:他雖然已經是老態龍鐘了,走路時卻仍然步履矯健。
2、鶴發童顏
讀音:hè fà tóng yán
釋義: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出處:唐 田穎《夢遊羅浮》詩:“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顏古無比。”
譯文:說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仙,鶴發童顏自古以來無人能比。
用法: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我看見壹些鶴發童顏的科學家,奮發挺進,拾級而上。
3、老當益壯
讀音:lǎo dāng yì zhuàng
釋義:形容年紀雖大但誌氣豪壯。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誌,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譯文:大丈夫的誌氣,不得誌的時候應當更加堅定,年老的時候應當越發豪壯。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在六七十歲的老前輩中,我們可以看到富有鬥爭精神、老當益壯的夥伴。
4、暮景桑榆
讀音:mù jǐng sāng yú
釋義: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壹派黃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時光。桑榆,古人以為是日所入處。
出處: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
譯文:歲月抵達桑榆之年的遲暮,光影和聲響都已無法追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例句:桑榆暮景的人總愛回憶往事。
5、遲暮之年
讀音:chí mù zhī nián
釋義:比喻晚年,形容人至老年。
出處:近代孟森等《清朝野史大觀·第九卷·兩大文章》:“痛思臣母遲暮之年,不幸身嬰殘疾。”
譯文:悲痛的思念承德母親晚年,不幸身患殘疾。
用法:作賓語。
例句::他雖然到了遲暮之年,但是學習的熱情絲毫不減。
4.形容晚年的成語步履蹣跚 風燭殘年 鶴發童顏 老態龍鐘 老當益壯 寶刀未老
白發蒼蒼 慈眉善目 仙風道骨 人老成精 精神矍鑠 老謀深算
花甲之年(60歲)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70歲)
耄[mao]耋[die]之年(八九十歲 )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人生七十古來稀
年華垂暮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不知老之將至不知道老年即將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寶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白發紅顏頭發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
白首相知白首:白頭發,引申為時間長.意謂老年知己.
白首之心老年時的壯誌.
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將,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返老歸童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同“返老還童”.
反老還童反: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返老還童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風前殘燭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風中之燭在風裏晃動的燭光.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黃發垂髫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黃發駘背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同“黃發臺背”.
黃發臺背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臺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臺,通“鮐”.
黃發鮐背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後常指老年人.鮐背;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黃發臺背”、“黃發駘背”.
鶴發童顏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關於老人、描寫老年人的成語詞語 您還可以直接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詞進行查詢.
(當前是第2頁) 上壹頁
皓首蒼顏皓:白色的樣子;首:頭發;顏:面孔.雪白的頭發,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矜貧恤獨矜:憐憫;恤:周濟;獨:老年無子的人.憐憫救助貧苦和孤獨的人.
君子三戒戒:戒規.君子有三條戒規:少年時戒美色;壯年時戒毆鬥;老年時戒貪圖.
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賢子.後指老年得子.
老馬戀棧戀:留戀.棧:馬棧.老馬不妒忌離開馬棧.比喻老年人戀念舊情.也指年老還貪戀官位.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動作不靈活.
老嫗能解嫗:老年婦女.相傳唐朝詩人白居易每作壹首詩就念給老年婦女聽,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們能懂.形容詩文明白易懂.
日薄桑榆猶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時光.
日落西山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童顏鶴發顏:臉色.仙鶴羽毛似雪白的頭發,孩子似的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雪鬢霜鬟白發.借指老年人.
雪鬢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鬢霜鬟”.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養兒代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養兒待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養兒防老養育兒子是為了防備年老.亦泛指養育子女以防老年無依靠.
養兒防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養子防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尊年尚齒年:年齡.尚:崇尚.齒:歲數.指尊重老年人.
朱顏鶴發朱顏: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壹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5.求:形容老人安享晚年的詞語,例如:兒孫滿堂,兒孫繞膝之類的成語形容老人安享晚年的詞語有:含飴弄孫、兒孫繞膝、安享天倫,兒孫滿堂、晚景如春
1、含飴弄孫
讀音:hán yí nòng sūn
解釋:指含著糖逗小孫子玩,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
譯文:我應當含飴弄孫,自娛晚年,不問他事,不能再過問朝政的事。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例句:名人老了寫回憶錄,凡人老了含飴弄孫。
2、兒孫繞膝
讀音:ér sūn rào xī
釋義:子孫圍繞膝下。多用於形容子女侍奉父母。
例句:他如今家業有成,兒孫繞膝,可以說是幸福美滿。
3、安享天論
讀音:ān xiǎng tiān lún
釋義:安然享受家庭和諧,兒孫滿堂的幸福生活。
例句:孩子長大了,就應該多陪陪父母,陪伴他們安享天倫。
4、兒孫滿堂
讀音:ér sūn mǎn táng
釋義:指家族人丁興旺,子孫後代多。也指老人晚年生活現狀比較好。
例句:爺爺說他壹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兒孫滿堂。
5、晚景如春
讀音:wǎn jǐng rú chūn
釋義:晚年的境況像春天壹樣,形容晚年生活幸福美滿。
例句:只有這樣,我們的老年光陰,才會更加風平浪靜,而漸漸老去的我們,才能晚景如春,頤養天年。
6.看圖猜成語老人和漏鬥江郎才盡 jiāng láng cái jìn 解釋江郎:指南朝江淹。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詩文無佳句。比喻才情減退。
出處《南史·江淹傳》:“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壹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用於書面語。
凡文學家作品;比以前的大有進步;可用此語形容。壹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正音郎;不能讀作“lǎnɡ”。 辨形郎;不能寫作“朗”。
近義詞黔驢技窮、江淹才盡 反義詞出類拔萃、初露鋒芒 例句果戈理《死魂靈》第二部最終沒能寫成;並非~;而是由於他遠離了俄國社會生活。 英譯one's literary talent is at an e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