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撓四字成語。
1、讀音及釋義
讀音為:bǎi zhé bù náo。釋義為:受到無數次的挫折都不屈服。形容意誌堅強。
2、出處及譯文
出處: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譯文:他的性格嚴正,痛恨奢華,崇尚儉樸,有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決不轉變自己意誌的風範。
3、具體用法
偏正式;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意誌堅定,堅持到底。
關於“百折不撓”的例句:
1、挫折和成功就好像鐘擺的兩端,誰也離不開誰。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成功的歡樂,也有失敗的考驗。面對挫折,有人不知所措了,甚至為了逃避困難與挫折,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也有人直面生活的挑戰,百折不撓,勇敢前行。
2、黃河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壹個偉大搖籃。從古至今,幾千年來,黃河流域是我們中華民族進行文明創造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們最重要的的母親河。黃河奔騰向前、百折不撓的氣勢,是我們民族自強不息、蓬勃向上精神的生動寫照。
3、盆栽的仙人掌,它百折不撓的性格十分讓人吃驚,有水、無水、天熱、天冷它都不在乎。它翠綠的身體長著壹塊塊長滿硬刺的掌狀莖,它麽沒不斷向上生長,像疊羅漢似的。壹片“綠色的手掌”裏又長出壹片“綠色的小手長”,使人產生不少遐思。
4、如果說,堅強是壹棵常青的樹,那麽澆灌它的必定是持之以恒的意誌;如果說,堅強是壹朵不敗的花,那麽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不落的太陽;如果說,堅強是壹筆永久的財富,那麽擁有它的必定是百折不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