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作為壹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麽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麽寫的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用正確的執筆方式和寫字規則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2、讓學生經歷看、聽、練等活動方式形成寫字技能

 3、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把字寫好。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筆畫和占格。

 難點起筆、運筆、頓筆和收筆。

 教具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壹、創設情景,目標導入。

 1、導語:“傾盡三江水,習得壹字書”。那位小朋友理解這兩句詩是什麽意思?(學生自由說壹說詩句的意思)從這兩句詩可以看出寫字的重要性,其實寫好字不僅是讀書人的門面,而且正確學習漢語的基礎。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來到寫字樂園學習壹些字的寫法。

 2、板書課題,確定學習目標。

  二、欣賞交流,目標學習。

 1、課件出示書法作品,學生***同欣賞,領會書法

 藝術的獨特。

 教學過程

 2、課件出示本節課要學寫的生字,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說說寫字時要註意哪些問題。

 棵柏村楊松桔

 3、小組中交流寫字應註意的問題,之後全班匯報。

 4、教師利用課件指導學生寫上面每壹個字,邊演示邊講解寫法,指導學生起筆、運筆、頓筆和收筆。

 例如:“村”字在書寫時要做到避讓,捺變點。

 5、學生跟隨教師和課件仿寫書空。

 6、小結“左右結構”的字的寫法。

  三、實踐操作,目標練習。

 1、下發帶有本節課生字的字帖,學生按照書寫要求進行臨摹。

 2、學生獨立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中進行比賽練寫,選出優秀作品,利用展臺進行展示,引導學生評議,***同學習,彌補不足。

  四、學以致用,當堂展示。

 每名學生講本節課學習的生字寫3遍上交。

  五、全課總結,布置作業。

 1、全課總結。

 寫帶有“左右結構”的生字要註意什麽?(要做到避讓.)

 2、布置作業。

 完成本次寫字任務,寫壹篇小字。

 板書設計寫字樂園

 棵柏村楊松桔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設計

 《荷花》是壹篇寫景的記敘文,作者用第壹人稱描繪了公園裏滿池荷花的美麗景色。

 本文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理解和欣賞滿池荷花的靜態美方面,難點是對描寫荷花動態美的有關語句的理解。為此,運用電教媒體形成優化的教學過程,在解決教學重點的同時,既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學難點時強化對學生想象能力的訓練。電教媒體所創設的美景給學生以多層次的欣賞,讓學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從而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培養學生聽、說、讀的技能,提高他們觀察、想象以及賞析詞句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荷花的美,並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發展學生觀察、想象能力。

 2、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結構層次,訓練學生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說明

 1、圍繞訓練目標,創設情境、引導情趣:

 為使學生對滿池荷花有真情實感,特設計寬銀幕投影,以增強空間效果。用輕柔的音樂和描述性的語言使學生置身於美麗動人、風姿嫵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觀賞,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繼而圖文對照,幫助學生理清第三段的脈絡: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荷花→壹朵有壹朵的姿態。並按這壹順序顯示相應的情境,指導學生讀文賞析。

 2、借助情境,理解詞句:

 憑借電教畫面,讓學生邊看邊思,從形象到抽象,理解詞句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確。課文裏有壹句:“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個 “冒”字,學生難以正確理解,難於用語言表達清楚。若設計卡通式的動景,讓學生觀看荷花從荷葉叢中漸漸往上生長的過程,從而領會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葉的縫隙間長出來,體會其長勢。進而再與“鉆”比較,進壹步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通過電教媒體的輔助,不僅使學生正確理解詞句,從靜態中體會荷花強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躍思維,增強美感,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讀升華:

 課文第四節,作者想象了荷花的動態美,是全文的難點。其中“我仿佛是壹朵白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壹句,更難領會。采用壹幅神化的意境:滿池荷花的靜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動景,讓學生觀賞,使學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過壹個口頭句式訓練:“我( )地看著滿池荷花……”讓學生自己感受表述。並再次面對荷花的特寫鏡頭,誦讀課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強美感,陶冶學生的身心。本課建議安排兩教時。

 教學過程

 壹、出示課題,創設情境,學習第壹段

 1、揭示課題:《荷花》

 2、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荷花池旁。

 (教師同時打開三架投影機,使寬銀幕上的滿池荷花剎那間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

 3、學習第壹段:

 ⑴ 讀第壹段,思考:為什麽我壹聞到清香,就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呢?

 ⑵ 指導朗讀,要求學生把作者聞到荷香後,對荷花的喜愛,希望看到荷花的壹種迫切心情讀出來。

 二、觀美景,入意境,品詞句,學習第二段(重點)

 1、師:我們應該按照什麽順序來欣賞呢?

 (聽錄音,指導看投影)

 2、圖文對照,理解詞句:

 ⑴ 荷葉是什麽樣的呢?輕聲讀課文,劃出描寫荷葉的句子。讓學生觀察畫面,理解“挨挨擠擠”,抓住詞語體會荷葉的數量多,形狀大,顏色美。

 ⑵ 觀看荷花從荷葉叢中“冒”出來的錄像並找出課文中相應的句子。通過卡通式的動景使學生理解“冒”的意思,與“鉆”進行比較,知道“冒”顯示出荷花生機勃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⑶ 在誦讀、觀察的基礎上對壹池亭亭玉立的荷花進行賞析。

 (運用電教畫面,讓學生在欣賞中對“只有展開兩三片花瓣,全展開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表示自己的感受,從而進壹步領會滿池荷花給人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⑷ 寫荷花為什麽還要寫荷葉呢?將畫面上荷葉覆蓋住,出現在眼前的是壹朵朵荷花,讓學生理解荷葉可以襯托荷花的美。

 3、欣賞滿池荷花的組合美:

 ⑴ 師:為什麽“我”看看這壹朵很美,看看那壹朵也很美呢?

 ⑵ 觀賞姿態各異的荷花,結合朗讀指導。通過觀看錄像,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表達自己對荷花的喜愛,使學生愛美的情感得到升華。

 4、為什麽說這是壹幅活的畫?

 結合上下文理解。

語文教案 篇3

  內容簡析

 課文記述的是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首創“大陸漂移說”的`故事,表現了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著精神。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自讀中提出問題,在充分讀書後,小組合作交流個人閱讀時的理解,大家壹起分享學習的快樂。

  教學目標

 1.認識“魏、廓”等生字,會寫“吻、鋸、拼”等字以及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能借助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默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容和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著精神,並能把讀後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魏格納發現大陸漂移的過程,理解有關的地理知識。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壹課時

  壹、談話導入

 師:李四光勤於思考、善於動腦、執著求索,成了著名的地質學家。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的主人公魏格納又在地圖上發現了什麽?請響亮地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查閱工具書,把字音讀準。

 2.同桌互相認讀生字詞,糾正對方的錯音。

 3.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生字詞。

 4.識記生字,交流記字的好方法。

 5.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6.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7.默讀課文,想壹想:課文寫了誰的什麽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三、細讀課文

 1.學習第壹、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壹、第二自然段,想壹想:魏格納是怎樣提出“大陸漂移說”的?

 (2)匯報:用“__”畫出魏格納在地圖上的發現,用“~~~”畫出“大陸漂移說”的內容。

 (3)指導學生觀察世界地圖,找到南美洲和非洲的位置,看看南美洲東海岸的輪廓跟非洲西海岸線的形狀,是不是像書上說的那樣很吻合。

 (4)指導讀好畫出來的句子,說說妳的感受。

 2.學習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至第八自然段,邊讀邊想:科學家是怎樣證明“大陸漂移說”這壹假說的?

 (2)四人小組內交流。

 (3)檢查匯報。

 (科學工作者進行了長期艱苦的考察,在南極洲找到了顯示植物生長痕跡的煤塊,找到了大量的動植物化石,還發現了有冰川移動時留下的擦痕的冰磧巖。這些新的發現,使“大陸漂移說”獲得了新生。)

 (4)師生合作讀書。(老師讀第三自然段,女同學讀第四至第六自然段,男同學讀第七、第八自然段,理解作者是如何進行推理、證明“大陸漂移說”的。)

  四、總結課文

  第二課時

  壹、復習引入

 課文是按什麽順序寫的?寫了壹件什麽事?

  二、再讀感悟

 1.默讀課文,想壹想: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麽?

 2.討論交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復論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幾個因素。

 3.把課文中妳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次。

  三、質疑問難

 妳還有哪些問題要提出來讓大家討論?

  四、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組詞說句。

 2.觀察各個要求會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妳的發現。

 3.指導書寫。

 要點:“適、存”是半包圍結構,“適”的筆順是先內後外,“存”的筆順是先外後內;“吻、鋸、拼、煤”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吻”字的右邊“勿”不要寫成“匆”;“置、懸、崖”是上下結構,其中“置、崖”上小下大,“懸”上大下小,“置”字下面的“直”中間是三橫,“崖”字下面是兩個“土”,不要寫成四橫壹豎,書寫上下結構的字,上下要對齊。

 4.學生在寫字本上獨立書寫。

 5.評價,互相欣賞與指正。

  五、總結

 1.學了這篇課文,妳有什麽收獲?

 2.課後查閱有關“大陸漂移說”的其他資料,和同學交流交流。

  習題精選

 壹、組詞。

 鋸( ) 置( ) 痕( )

 據( ) 值( ) 恨( )

 適 存 參

 二、改病句。

 1.我們把教室打掃得幹幹凈凈,整整齊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遠不會忘記魏格納的觀察和發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學工作者進行了長期困苦的考察行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造句。

 逐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課文第七、八自然段,回答問題。

 這些發現都證明:現在地球上的幾大洲,在三億年前是連在壹起的,那時大部分地區都被冰雪覆蓋著。後來,古老的大陸向北漂移,漂向赤道,天氣也漸漸轉暖,生長出茂密的森林,還出現了恐龍等動物。兩億年前,這塊大陸分裂了,碎塊逐漸漂移到現在的位置上,成了南極洲、亞洲、美洲、大洋洲……

 這些新的發現,使得大陸漂移說獲得新生,並被視為板塊構造學發展的基礎。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魏格納的觀察和發現。

 1.在課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義詞:證實( ) 發覺( ) 漂動( )

 反義詞:聚合( ) 炎熱( )

 2.這段話主要寫了什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語接龍。

 參差不齊→( )→( )→( )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坡”等12個生字。會寫“嗎”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遊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知道燕子低飛、魚遊出水面、螞蟻搬家等自然現象

 教學難點:掌握“低、遊”的字形結構。

 教學準備:學生按照預習卡的要求預習,教師做好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課時目標:

 認識“坡”等12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壹上課就給同學們帶來了妳們最喜歡的動畫片。(播放動畫片)

 2、動畫片看完了,說說妳看到了什麽。

 3、有壹個作家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寫下來了,這就是我們的第16課《要下雨了》。讓我們壹起來讀壹讀。

 壹、板書:要下雨了

 4、誒,這題目“要下雨了”與“下雨了”意思壹樣嗎?(不壹樣,要是將要,快要的意思。要下雨了是將要下雨;下雨了是雨已經下來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同學們打開書,借助拼音,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再讀壹次課文,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3、同桌交流:選自己認為讀得最棒的句子讀給同桌聽聽,或選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句子,請同桌讀壹讀。

 4、檢查讀書情況。誰能夠勇敢地讀給大家聽壹聽呢?(在聽的過程中教師予以評價。

 5、通讀全文,字字讀得響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錯。

 三、趣味識字,寓教於樂

 1、看到大家讀書這麽認真,瞧,生字寶寶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啦!

 出示:山坡割草很悶伸腰大喊潮濕

 蟲子消息搬家壹陣嘩嘩嘩(給紅字註音)

 2、請同學們來當當小老師,說壹說妳覺得讀哪個字的時候需要註意什麽?

 3、生字寶寶想知道小朋友是怎麽認識他們的?

 本課合體字居多,可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字,同時可用熟字帶出生字。

 4、通過多種形式認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5、通過“幫字寶寶找媽媽”的識字遊戲鞏固生字。

 將生字貼在黑板上,師扮演媽媽:山坡山坡坡坡坡,妳在哪?

 學生從黑板上找到相應的字,大聲回答:山坡山坡坡坡坡,媽媽,我在這。

 四、指導書寫“嗎,吧”

 由於嗎和吧的口字旁我們已經練寫過,這兩個字只需提醒正確的筆順,並主意左窄右寬,老師範寫,就可讓學生自己描紅,書寫。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文的8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2.通過識字、讀書活動,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法識字;通過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感悟、積累語言;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寫字;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蟈蟈的知識;推薦學生閱讀普裏什文(前蘇聯)的作品《金色的草地》。學生準備:自己預習課文,了解蟈蟈及其他小動物的歌聲。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壹課時

 壹、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三、朗讀評比:

 四、學寫生字:

 五、課堂小結:請同學們說說本節課妳有什麽收獲?

 六、作業設計:1.把課文讀給

 教案《語文A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綠色的歌》教案》,來自網!

 爸爸媽媽聽。2.想想妳還聽過哪些小動物的歌聲?3.積累形容詞。(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板書設計:老師把要寫的字範寫在黑板上。

 第二課時

 壹、復習生字導入:

 二、精讀課文:

 三、指導朗讀:

 四、語文實踐活動:

 五、課堂小結:這篇課文是按總——分——總的順序來寫的,寫得非常優美,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寫作順序來寫作文。

 六、作業設計:1.背誦課文。2.推薦學生閱讀普裏什文(蘇聯)的作品《金色的草地》。

語文教案 篇6

  〖要點闡釋〗

 “壓縮語段”就是將內容豐富的長語段,按要求濃縮成語言簡潔、意思明了的短語段,壓縮語段教案。主要考查考生對信息的提煉、概括、壓縮能力及表述能力。恰當的壓縮語段,大致需要兩種能力:篩選和概括能力。壓縮語段題目在高考中曾多次考到,如1992年,1993年、1996年和20xx年的高考題中就有這類題型。壓縮語段的題目,特別體現思維的外化,也就是說,準確把握語段整體結構與內容語段是不可回避、不容輕視的基礎。

  〖命題範圍〗

 1.篩選中心句——篩選文中能夠表明中心的語句。

 2.擬寫壹句話新聞、新聞標題、導語或電報稿等。

 擬壹句話新聞,要把握文段語意,從中篩選出關鍵信息,然後用簡明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所謂關鍵信息,主要指讀者最關心、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提煉時,要根據是否是讀者最需要知道的內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傳的標準來考慮。

 新聞標題和導語在新聞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起著提挈全篇、濃縮文意的作用。因此必須簡潔、確切、醒目,即要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所報道的主要內容,點明其意義並要求富有吸引力。

 擬寫新聞標題,不但要突出主題,內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還要使標題醒目,引人註意。因此,好的新聞標題,往往用詞別具壹格、結構工整,善於使用修辭方法等。

 新聞導語,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用最簡明的話在開頭壹段中加以表述,它是為了讓讀者壹目了然地了解整個消息的情況與結局,這是新聞的特殊格式,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壓縮語段教案》。

 電報稿是簡潔的信,也是電報內容的高度濃縮,其特點是言簡意明,要言不煩。

 3.對所給材料進行高度壓縮概括。

 這有些和現代文閱讀中“辨明和篩選重要信息”相似,它需要我們準確理解文章或材料內涵,在準確理解語段的基礎上,提煉出中心。

 要註意概括和提煉語段的主要內容,適當註意語段首句、過渡句、尾句等,並要統觀全段,進行壓縮和概括。

 4.根據材料給某壹概念下定義。

 下定義也屬於壓縮語段範圍,它要求必須在整體理解基礎之上加以概括。

  〖遵循原則〗

 1. 要點齊全。既然是壓縮,必然會舍棄原語段中的壹些內容,但是,必須把若幹“要點”保留下來。這裏的所謂“要點”,是根據題幹的指令確定下來的語段中的部分信息。這些信息的有無以及是否齊全,將成為評分的重要依據。

 2. 字數達“標”。既然是壓縮,必然會限定字數,超過這個限定是要扣分的。當然也不是字數越少越好,重要的是要在有限的字數內將題幹要求的全部要點“裝”進去。試題所限定的字數通常是參照最佳答案的字數設定的,有時甚至是字數不足就不能包容所有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