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ǐ luò shí chū
[釋義]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經過澄清以後徹底暴露;真相大白。
[語出]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出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正音] 落;不能讀作“là”或“lào”。
[辨形] 落;不能寫作“摞”。
[近義] 真相大白 原形畢露
[反義] 匿影藏形
[用法] 用作褒義。多用來指某個被歪曲或掩蓋的事情真相搞清楚了;有時也可表示事情壹清二楚。壹般作謂語、賓語、補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真相大白”;都有“真實情況搞清楚了”的意思;但~是比喻性偏重於“情況搞清楚了”;“真相大白”偏重於被掩蓋或歪曲的事情或情況搞清楚了。
[例句]
①這件事壹定要搞個~。
②不過我卻關心著另外壹件事情;倒很想把它弄得壹個~。
[英譯] When the water subsides the rocks emerge。
口誅筆伐
kǒu zhū bǐ fá
[釋義] 口:指言語;誅:責罰;筆:指文字。伐:征討。用言語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語出] 明·汪廷訥《三祝記·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 墦間識者羞。”
[正音] 伐;不能讀作“dài”。
[辨形] 誅;不能寫作“洙”;伐;不能寫作“代”。
[近義] 大張撻伐
[用法] 多用來表示對壞人壞事進行口頭或書面的揭發和批判。也可用來表示勸誡人。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以魯迅為代表的中國新文化的先驅者們對封建主義文化毫不留情地展開了~。
[英譯] denounce by tongue and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