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而處的意思:換壹換所處的地位(替對方想壹想)。
易地而處,漢語成語,拼音是yìdiérchǔ,意思是換壹換所處的地位。比喻為對方想壹想。
出自三國·魏·曹髦《少康、漢高祖論》:“社稷幾傾,若與少康易地而處,或未能復大禹之績也。”
近義詞:設身處地。
成語繁體:易地而處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比喻為對方想壹想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設身處地?
成語例句:唐·劉知畿《史通·雜說上》:“若使司馬遷易地而處,撰成《漢書》,將恐多言費辭。”
”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壹失乎“解釋:
不能全部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應該換位思維,從另外角度看,以平靜的心態去思考,那麽做出錯誤判斷的幾率就會少很多甚至不發生。
“然而和對方換個位置,設身處地、平心靜氣地想壹下,難道自己果然就沒有錯的地方了嗎?
錢大昕《弈喻》
易地而處的例子:
1、四弟,若是妳易地而處,就能殺出來嗎?
2、我毫無成就,樣樣不長進,我可不願與任何人易地而處,無論長期的或是暫時的。
3、兩人易地而處,王赤松自問也只能做到如此程度。
4、“妳壹直沒告訴他。”,迦夜默然不語。“因為那個傻瓜會內疚,他跟我們不壹樣。”九微笑嘆,易地而處大概也會做同樣的事。“妳……配得上他這麽多年的感情。”。
5、換了他們兩個與蘇醒易地而處,恐怕也是個血染征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