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正心誠意是什麽意思?正心誠意成語造句和典故

正心誠意是什麽意思?正心誠意成語造句和典故

成語名稱: 正心誠意 zhèng xīn chéng yì

歡迎您訪問本頁,本頁的主要內容為解釋成語正心誠意的出處和來源,以及回答正心誠意的意思是什麽,其中包含英語翻譯和造句,同時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鏈接地址,為您全方位的詮釋正心誠意成語。如果本頁找不到內容,在頁尾點擊回百度搜索。

[成語解釋]?儒家提倡的壹種修養方法,泛指心術端正,意念真誠。

[成語出處]?西漢·戴聖《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 《明史·吳宗伯傳》:“命進講東宮,首陳~之說。”

百科解釋如下:

書法

書法

成語 正心誠意

 發音 zhèng xīn chéng yì

 解釋 原是儒家提倡的壹種修養方法,現也泛指心地端正誠懇。

 出處 《禮記·大學》:“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事例今世之儒士,自以為得~之學者,皆風痹不知痛癢之人也。 ★清·朱彜尊《朱文公文鈔序》

 擴張閱讀

 中國古代儒家所倡導的壹種內心道德修養過程。正心是說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誠意是指意必真誠而不自欺。語見《禮記·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儒家認為,人心受到忿激、恐懼、好樂、憂患等情欲的影響會不得其正,而心必須有所誠求,才能不亂而正。所以,“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誠意的關鍵在於“格物致知”。只有對封建道德觀念的認識提高了,才能服膺義理,主動克制情欲。這樣,由於意真誠、心端正,個人道德完善,家庭中形成父慈子孝的關系,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也就實現了。正心誠意是達到心正意誠的至善道德境界的必由之路。

 正心誠意作為壹種道德修養方法,受到了地主階級思想家的推崇。宋代理學家程頤說,進修之術,“莫先於正心誠意”。朱熹也贊之為“萬世學者之準程”。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02683.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198299.htm

百度搜索:《 點擊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