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食不甘味 的成語故事?

食不甘味 的成語故事?

食不甘味?

拼音: shí bù gān wèi

解釋: 甘味:感到味道好。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心裏有事,吃東西也不香。

出處: 《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舉例造句: 只有我觍然面目,偷生人世。所以食不甘味,麻衣茹素,稍謝罪戾。 ★清·吳趼人《痛史》第十壹回

拼音代碼: sbgw

近義詞:?忐忑不安、如坐針氈、食不遑味

反義詞:?泰然處之、心安理得

歇後語: 菩薩吃香火

燈謎: 吃苦;少吃糖為宜;愛吃鹹酸苦辣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心神不安

英文: have no appetite for food

故事: 戰國時期,縱橫家蘇秦用離間六國、各個擊破的連橫策略去遊說秦惠文王,主意沒被采納,就改用六國聯合抗秦的合縱策略去遊說趙國,被封為武安君,然後遊說楚威王說秦國強大對楚國十分不利。楚威王感慨萬千說這正是他食不甘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