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上遊, 破釜沈舟,壹言既出,如白染皂,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以燎原,逢山開路
1、力爭上遊:[ lì zhēng shàng yóu ]?
解釋:上遊:河的上流,比喻先進的地位。努力奮鬥,爭取先進再先進。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五言古·閑居讀書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遊,性靈乃其要。”
示例:那是~的壹種樹,筆直的幹,筆直的枝。 ◎茅盾《白楊禮贊》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2、五谷不分:[ wǔ gǔ bù fēn ]?
解釋: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谷。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出處:《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示例:我們新時代的青年絕不能做~的書呆子。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3、百尺竿頭:[ bǎi chǐ gān tóu ]?
解釋: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出處:唐·吳融《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示例:功名~,自古及今,有幾個幹休。 ◎元·張養浩《折桂令》曲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很高的境界
4、攻無不克:[ gōng wú bù kè ]?
解釋:克:攻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戰國策·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示例: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5、四體不勤:[ sì tǐ bù qín ]?
解釋:四肢不勞動,形容脫離勞動。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微子》:“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示例:妳也該學壹學人家眉妹子,不應~,好逸惡勞。 ◎劉紹棠《瓜棚柳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