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鐵杵成針和囊螢夜讀是什麽意思?分別講了什麽道理?這兩個故事道理壹樣嗎?

鐵杵成針和囊螢夜讀是什麽意思?分別講了什麽道理?這兩個故事道理壹樣嗎?

鐵杵成針和囊螢夜讀這兩個故事道理不壹樣。

鐵杵成針講的是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就放棄學習離開了。他路過壹條小溪,遇見壹位老婦人在磨鐵棒,於是問她要磨成什麽,老婦人說:“我想把它磨成針。”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動,就回去完成學業。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囊螢夜讀講的是晉朝人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他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燈油。夏天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只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

比喻無論環境有多麽惡劣,都要勤奮學習,這樣日後必有成就。

成語故事:

1、濫竽充數:

據《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愛聽吹竽,又好講排場。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壹齊吹竽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看到這個機會,就到齊宣王那裏去,請求參加這個吹竽隊。齊宣王就把他編在吹竽隊裏,並且給他很高的薪水。

這位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隊裏,拿著竽裝腔作勢。這樣壹天天混過去,不曾被人發現。

等到齊宣王死了,齊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齊宣王不同,不喜歡聽大家壹起吹竽,而是喜歡叫吹竽的人壹個壹個地來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2、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壹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壹遇災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

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麽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壹天,他正在田裏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壹只兔子,不偏不倚,壹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壹頓。從此,他便不再種地。壹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