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語中的
壹語破的
壹針見血
無可置疑
無可爭辯
言之鑿鑿
無庸置辯
1.成語: 壹語中的
拼音: yī yǔ zhōng dì
解釋: 壹句話就說中要害。同“壹語破的”。
出處: 馬南邨《燕山夜話·交友待客之道》:“這是把虛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態度,真可謂壹語中的,抓住了要害。“
舉例造句:班會上,王老師壹語中的指出了班集體存在的問題。
2.成語: 壹語破的
拼音: yī yǔ pò dì
解釋: 的:箭靶的中心。壹句話就說中要害。
出處: 清·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品藻類》:“此跋論東坡,語語破的。”
舉例造句: 倒是“忠孝不能兩全”真正壹語破的了。 ★聞壹多《家庭主義與民族主義》
3.成語: 壹針見血
拼音: yī zhēn jiàn xiě
解釋: 壹針就見血。比喻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
出處: 《後漢書·郭玉傳》:“壹針即瘥。”
舉例造句: 這不是把我們的毛病講得壹針見血麽?不錯,黨八股中中國有,外國也有,可見是通病。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
4.成語: 無可置疑
拼音: wú kě zhì yí
解釋: 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沒有什麽可以懷疑的。
出處: 範文瀾《中國通史》第壹編第五章第二節:“戰國時某些地區已能制鋼,無可置疑。”
舉例造句: 我對此事無可置疑。
5.成語: 無可爭辯
拼音: wú kě zhēng biàn
解釋: 沒有什麽可爭辨的。表示確實無疑。
出處: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卷十六:“太社不立於京都,當安所立。尤無可置辯矣。”
舉例造句: 我們應該用無可爭辯的道理說服人,而不是裝腔作勢,借以嚇人。
6.成語: 言之鑿鑿
拼音: yán zhī záo záo
解釋: 鑿鑿:確實。形容說得非常確實。
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段氏》:“言之鑿鑿,確可信據。”
舉例造句: 宋儒據理談天,自謂窮造化陰陽之本;於日月五星,言之鑿鑿,如指諸掌。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
7.成語: 無庸置辯
拼音: wú yōng zhì biàn
解釋: 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用不著爭辯。
出處: 郭沫若《抗戰以來的文藝思潮》:“尊重民族形式並不是復古,那是無庸置辯的。”
舉例造句: 這事無庸置辯是妳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