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勞燕分飛[láo yàn fēn fēi]
1、釋義:意思是伯勞、燕子各飛東西,比喻夫妻、情侶別離。
2、出處:瞿秋白《赤都心史》:“兄弟姊妹呢,有的在南,有的在北,勞燕分飛,寄人籬下。”
3、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比喻人離別。
二、苦口婆心[kǔ kǒu pó xīn]?
1、釋義:意思是善意的又不厭其煩地勸導某人。
2、出處:清·梁啟超《護國之役回顧談》:“我和龍濟光苦口婆心的談了十幾點鐘。”
3、用法:作定語、狀語;指真誠的勸誡;含褒義。
三、老馬識途[lǎo mǎ shí tú]
1、釋義:意思是指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2、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譯文: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於是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終於找到了路。
3、用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四、血口噴人[xuè kǒu pēn rén]?
1、釋義:意思是比喻用惡毒的話汙蔑或辱罵別人。
2、出處: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她鎮靜起來,從炕上摸起壹件上衣往身上披,用生硬的口吻說:“妳別~!妳,妳血口噴人……”?
3、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貶義。
五、隔岸觀火[gé àn guān huǒ]?
1、釋義:意思是隔著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救助,采取袖手旁觀的態度。
2、出處: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他原是在隔岸觀火呀。?
3、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