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需求有關治國的成語

需求有關治國的成語

1、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出處:東漢有個少年陳蕃,獨居壹室,屋內齷齪不堪,當他父親的老朋友薛勤勸告他時,他慨然道:“大丈夫當掃除天下,安事壹室乎?”薛勤反駁道:“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薛勤的話,中肯而深刻地道出了大事與小事,理想與實幹的辯證關系,很有哲理性。

2、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出處:《禮記·大學》

原文是“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說: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後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後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後天下平定。

這是儒家思想傳統中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實際上,成功的機會少,失望的時候多,於是又出現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積極而達觀的態度相互結合補充,幾千年中影響始終不衰。

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出處:《論語》

4、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出處:三國時劉備曾給劉禪留下這樣兩句遺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正是這位封建政治家幾十年立身治國經驗的總結。我們這壹代,肩負著民族復興的重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壹定會在事業上做出輝煌的業績!

5、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出處:《論語》

6、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出處:範仲淹《嶽陽樓記》

7、論道經邦

出處:《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孔傳:“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論道,以經緯國事。”示例明公以明聰傑出之資,任館閣清華之地,窮金匱石室之藏,豫論道經邦之略。

8、安邦定國:泛指國家。使國家安定鞏固。

出處: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我本是安邦定國李存孝,今日個太平不用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