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竅不通
拼音:yī qiào bù tōng
解釋:竅:洞,指心竅。沒有壹竅是貫通的。比喻壹點兒也不懂。
出處:《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幹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幹不死矣。’”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幹,故孔子言其壹竅通則比幹不見殺也。”
示例:雖然他是~的渾蟲,可是雙橋鎮上並無“鎮長”之流的官兒,他也還明白。 ★茅盾《子夜》六
近義詞:壹無所知、目不識丁
反義詞:無所不知、全知全能
歇後語:十竅通九竅;眼瞎耳聾鼻塞嘴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什麽都不懂
英文:be utterly ignorant of
日文:全然(ぜんぜん)通(つう)じない
法文:complètement bouché
德文:etwas überhaupt nicht verstehen
成語故事:商紂王昏庸無道,沈湎於酒色,輕信寵妃妲己的讒言,殺害忠臣梅伯,大臣比幹極力勸諫商紂王不要錯殺無辜。商紂王卻把比幹殺了,挖出他的心看有幾竅。孔子評說如果商紂王心竅通壹竅,則就不會錯殺忠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