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狐鳴狗盜
拼音:hú míng gǒu dào
解釋:指作惡偷盜之徒。舊時統治者對造反者的貶稱。
出處:《舊唐書·鄭畋傳》
造句:老師教育我們不要做那種狐鳴狗盜之事。
2. 誨盜誨淫
讀音:huì dào huì yín
解釋:誨:教導。淫:邪惡。
成語典故:原意是財物不仔細保管,招致別人來偷盜;女子打扮得十分妖艷,也是引誘別人來調戲。現指引誘人做奸淫盜竊的事。
成語出處::《周易·系辭上》:"漫藏誨盜,冶容誨淫。"
造句:如果妳誨盜誨淫,遲早會受到懲罰的。
3. 明搶暗偷
拼音:míng qiǎng àn tōu
解釋:公開搶劫,暗中偷盜。
出自:碧野《大巴山人》:"最使她痛恨的是,有些壞人濫伐森林,把木材明搶暗偷運出山去販賣。"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註解:後來多被錯用為明偷暗搶,實際是錯誤的。口語多用作"明偷暗搶"。
造句:從小就做這種明搶暗偷,長大了能幹些什麽有用的好事。
4. 鼠竄狗盜
讀音:shǔ cuàn gǒu dào
解釋:像鼠狗那樣奔竄偷盜。
出處:《隋書·高祖紀下》:"歷陽、廣陵,窺覦相繼,或謀圖城邑,或動剝吏人,晝伏夜遊,鼠竄狗盜。"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造句:跟著壹群狐朋狗友,幹著壹些鼠竄狗盜的事。
5. 椎埋狗竊
拼音: chuí mái gǒu qiè
解釋: 指搶殺偷盜,不務正業。
出處: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六:"自絳灌至申屠嘉,皆向時棰埋狗竊之人。"
解釋: 指搶殺偷盜,不務正業。
造句:人生那麽美好,妳難道壹直要沈溺在鼠竄狗盜之中,蹉跎歲月嗎?
2.形容偷東西的成語偷雞摸狗
tōu jī mō gǒu
解釋指偷竊的行為。也指不正經的勾當。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雞盜狗的勾當,幾時是了;跟隨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卻不好?”
結構聯合式。
用法用作貶義。壹般作謂語、定語。
辨形狗;不能寫作“茍”。
近義詞小偷小摸、偷雞盜狗
反義詞光明正大、安分守己
例句這些家夥表面上正兒八經的;私下裏卻~男盜女娼;啥壞事都幹得出。
3.形容偷東西的四字詞語謂語:“以君之貴;“安分守己”偏重在守本分;“克己奉公”偏重“克己”。
但~偏重有不違法亂紀。 例句現在改革開放了。
形容辦事守規矩,上下平則國強。” 結構聯合式。
第二~和“安分守己”都有“規規矩矩。 用法含褒義。
多用於勸勉的場合。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公、假公濟私 辨析第壹~和“克己奉公”奉公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解釋奉。
辨形奉;它們都可用作勸勉。 正音奉。
但~偏重“守法”、謙潔奉公 反義詞貪贓枉法;只要~做生意,遵守法令:奉行。 近義詞克己奉公:公務。
奉公行事、老老實實”的意思;國家允許了。~較多用來辨解、定語,奉公如法則上下平。
壹般作主語;不為非作歹;都有“奉行公事”的意思;不能讀作“pěnɡ”;國家就會支持;不能寫作“奏”;“克己奉公”較多用來褒揚。
4.描寫“小偷”的成語有哪些1. 鬼鬼祟祟:[guǐ guǐ suì suì] 指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多代指小偷。
2. 梁上君子:[ liáng shàng jūn zǐ ] 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竊賊的代稱。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梁上君子出自《後漢書·陳寔自傳》,比喻小偷,現在有時也指脫離實際的人。
3. 穿窬之盜:[chuān yú zhī dào] 穿:指穿壁;窬:通“逾”,從墻上爬過去。從墻上爬過去。指鉆洞和爬墻的盜賊。 [出處] 先秦·孔子《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其猶穿窬之盜。
4. 狗盜鼠竊:[gǒu dào shǔ qiè] 像鼠狗那樣的盜賊。比喻成不了氣候的反叛者。[出處 ]漢·荀悅《漢紀·惠帝紀》:“今明主在於上,法令具於下,安得有反賊乎?此真狗盜鼠竊耳!”
5. 宵小之徒: [xiāo xiǎo zhī tú] 宵小:舊指盜賊。舊時對盜匪壞人的稱謂。[出處] 明 孫兆祥 《禾已黃歌》:“蝗兮蝗兮禾已黃,恩斯勤斯匪爾糧,何不往嚙彼宵小之肝腸。”
6. 毛頭小賊:[máo tóu xiǎo zéi] 指年紀小的偷東西的人,也指技法拙劣的小偷。 詞語分開解釋: 毛頭 : 古代男子未成年者頭發披垂﹐因用以借稱男孩子。小賊: 偷東西的人,盜匪:~人。盜~。~贓。~窩。
7. 盜亦有道:[dào yì yǒu dào] 道:道理。盜賊也有他們的那壹套道理。
8. 雞鳴狗盜: [jī míng gǒu dào] 鳴:叫;盜:偷東西。 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出 處]《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被扣留在秦國;他的壹個門客裝狗夜入秦宮;偷盜出已經獻給秦王的狐裘;送給秦王的壹個愛妾;孟嘗君才獲得釋放。又靠壹個門客裝雞叫;騙開了函谷關的城門;才逃回齊國。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三十三·讀孟嘗君傳》:“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
小偷,又稱“三只手”,當指人的時候,泛稱壹般偷東西的人;偷盜後要負法律責任;達到上限可判死刑。小偷的法律地位進壹步提升,在損害賠償案件中,被告對小偷的生命安全承擔“人道的責任",也就是壹種公平的責任。小偷法律地位的提升被認為是壹種法律的進步,體現了法律對人身權的重視與保護。小偷,還可以指情節較輕的偷竊行為,如:小偷小摸。
5.形容“偷東西很厲害”的成語有哪些偷天換日、妙手空空、偷梁換柱、偷雞摸狗、穿穴逾墻
偷天換日
讀音:tōu tiān huàn rì
釋義:暗中把天日換了。比喻暗中改變事物的真相,以達到蒙混欺騙的目的。
造句:他所玩弄的偷天換日的鬼把戲,早被大家識破了。
妙手空空
讀音:miào shǒu kōng kōng
釋義:指小偷,也形容手中壹無所有。
造句:妙手空空的犯案技倆,不斷推陳出新,令人防不勝防。
偷梁換柱
讀音: tōu liáng huàn zhù
釋義: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
造句:那個商人采用偷梁換柱的做法,以次充好,坑騙顧客。
偷雞摸狗
讀音:tōu jī mō gǒu
釋義:指偷竊的行為。也指不正經的勾當。
造句:他在村裏盡幹些偷雞摸狗的事。
穿穴逾墻
讀音:chuān xué yú qiáng
釋義:指偷竊行為。
造句:老師讓我們用穿穴逾墻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