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眼由什麽和什麽組成?

眼由什麽和什麽組成?

問題壹:眼睛是由什麽成分組成的 眼睛即 眼球,包括眼球壁、眼球內腔和內容物 眼球壁: 外層(纖維層):角膜、鞏膜 中層(血管層):虹膜、睫狀體、脈絡膜 內層(神經層):視網膜 眼球內腔包括前房,後房和玻璃體腔 眼內容物包括房水,玻璃體,晶狀體 瞳孔是虹膜中央部的圓孔

記得采納啊

問題二:人的眼由什麽組成 眼睛的組成 角膜是壹凸形的高度透明物質,其直徑大約12毫米,在垂直方向要略小於水平方向,其中央部的厚度通常在0.5毫米和0.6毫米之間。在角膜的前表面覆蓋有壹層薄薄的淚膜,但其對屈光度幾乎沒有影響。角膜的前後表面可以近似認為球面,其曲率半徑值分別為+7.7毫米(前表面)和+6.8毫米(後表面)。所以角膜在切面上如同壹個凹半月形透鏡。 視網膜就像壹架照相機裏的感光底片,專門負責感光成像。當我們看東西時,物體的影像通過屈光系統,落在視網膜上。 視網膜上的感覺層是由三個神經元組成。第壹神經元是視細胞層,專司感光,它包括錐細胞和柱細胞。人的視網膜上***約有1.1~1.3 億個柱細胞,有600~700萬個錐細胞。柱細胞主要在離中心凹較遠的視網膜上,而錐細胞則在中心凹處最多。第二層叫雙節細胞,約有10到數百個視細胞通過雙節細胞與壹個神經節細胞相聯系,負責聯絡作用。第三層叫節細胞層,專管傳導。 視信息在視網膜上形成視覺神經沖動,沿視路將視信息傳遞到視中樞形成視覺,這樣在我們的頭腦中建立起圖像。 視神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壹部分。視網膜所得到的視覺信息,經視神經傳送到大腦。視神經是指從視盤起,至視交叉前角止的這段神經,全長約42~47mm。分為四部分:眼內段,長1mm;眶內段,長25~30mm;管內段,長4~10mm;顱內段,長10mm。 晶狀體是眼球中重要的屈光間質之壹。它呈雙凸透鏡狀,前面的曲率半徑約10mm,後面的約6mm,富有彈性。晶狀體的直徑約9mm,厚約4~5mm,前後兩面交界處稱為赤道部,兩面的頂點分別稱為晶狀體前極、後極。晶狀體就像照相機裏的鏡頭壹樣,對光線有屈光作用,同時也能濾去壹部分紫外線,保護視網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過睫狀肌的收縮或松弛改變屈光度,使看遠或看近時眼球聚光的焦點都能準確地落在視網膜上。晶狀體由晶狀體囊和晶狀體纖維組成。晶狀體囊為壹透明薄膜,完整地包圍在晶狀體外面。前囊下有壹層上皮細胞,當上皮細胞到達赤道部後,不斷伸長、彎曲,移向晶狀體內,成為晶狀體纖維。晶狀體纖維在人壹生中不斷生長,並將舊的纖維擠向晶狀體的中心,並逐漸硬化而成為晶狀體核,晶狀體核外較新的纖維稱為晶狀體皮質。 不同人種的虹膜是有差別的,黃種人含色素較多,呈棕褐色,遠看如黑色,而白種人色素少,呈淺灰色或淡藍色。在虹膜的表層有凹凸不平的皺褶,據科學家研究,這些皺褶像指紋壹樣每個人都不相同,而且不會改變。根據虹膜的這壹特點,制成了電子密碼門鎖,當開門者把眼睛湊近掃描孔,掃描裝置就會將虹膜的圖像掃描下來,並與預先設置好的圖形進行對比,如果吻合,門鎖自動打開。最裏面是視網膜,它緊貼著脈絡膜內面,為高度分化的神經組織薄膜,具有感光作用。 虹膜中間有壹直徑2.5~4mm的圓孔,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瞳孔。 瞳孔是虹膜中間的壹個小圓孔,由虹膜圍成。眼睛中的虹膜呈圓盤狀,中間有壹個小圓孔,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瞳孔,也叫“瞳仁”。 瞳孔雖然不是眼球光學系統當中的壹個屈光元件,但是,在眼球光學系統當中卻起著重要的作用。瞳孔不僅可以對明暗作出反應,調節進入眼睛的光線,也影響眼球光學系統的焦深和球差。 在虹膜中有兩種細小的肌肉,壹種叫瞳孔括約肌,它圍繞在瞳孔的周圍,寬不足1mm,它主管瞳孔的縮小,受動眼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支配;另壹種叫瞳孔開大肌,它在虹膜中呈放射狀排列,主管瞳孔的開大,受交感神經支配。這兩條肌肉相互協調,彼此制約,壹張壹縮,以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瞳孔括約肌和瞳孔開大肌,是人體中極少數由神經外胚層分化而來的肌肉。 瞳孔的變化範圍可以非常大,當極度收縮時,人眼瞳孔的直徑可小於1......>>

問題三:眼球是由哪些組織構成的? 眼球壁

分3層,由外向內順次為纖維膜、血管膜和視網膜。

外層(纖維膜)

厚而堅韌,由致密結締組織構成,為眼球的外殼。可分為前方的角膜和後方的鞏膜。有保護眼球內部組織和維持眼球形狀的功能。前面透明部分是角膜,後部乳白色不透明部分是鞏膜,兩者相互移行處稱為角膜緣。

1.角膜(Cornea):位於眼球前極中央,略向前凸,為透明的橫橢圓形組織。橫徑約11.5mm-12mm,垂直徑約10.5mm-11mm。角膜的曲率半徑,前表面約為7.8mm,後表面約為6.8mm。角膜的厚度,中央部約0.5mm-0.55mm,周邊約1mm。

角膜(Cornea)是眼睛最前面的透明部分,覆蓋虹彩、瞳孔及前房,並為 眼睛提供大部分屈光力。加上晶體的屈光力,光線便可準確地聚焦在視網膜上構成影像。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經末梢,如有外物接觸角膜,眼瞼便會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護眼睛。為了保持透明,角膜並沒有血管,透過淚液及房水獲取養份及氧氣。

在組織學上,角膜分為5層:⑴上皮細胞層:厚約35μm ,由5-6層鱗狀上皮細胞組成,無角化,排列特別整齊,易與其表面的前彈力層分離。⑵前彈力層(Bowman’s membrane):厚約12μm,為壹層無細胞成分的均質透明膜。⑶基質層:厚約500μm,約占角膜厚度的90%,由200層排列規則的膠原纖維束縛板組成,期間有角膜細胞和少數遊走細胞,並有粘蛋白和糖蛋白填充。⑷後彈力層(Descemet’membrane):為較堅韌的均質透明膜,成年人厚約10-12μm。⑸內皮細胞層:厚5μm,為壹層六角形扁平細胞構成,細胞頂部朝向前房,基底面向後彈力層。

2.鞏膜(Sclera):占眼球後部約4/5,乳白色,不透明,用來保護眼球內部結構。鞏膜前方接角膜,交界處有環狀的鞏膜靜脈竇,是眼房水流出的通道,起著調節眼壓的作用。鞏膜的後腹側,視神經纖維穿出的部位有鞏膜篩板,抵抗力較弱,易受眼壓升高的影響而形成特殊的杯狀凹陷,臨床上稱之為青光眼環。

3.前房角是前房的周邊部分,由角膜、鞏膜、虹膜和睫狀體前部構成的間隙。前房角有內外二壁,外側壁為角膜緣,內側壁為虹膜根部和睫狀體前面。角膜與鞏膜交界處的內側面稍向下凹,為鞏膜內溝。此溝底有壹環繞前房角的管道,稱為施萊姆氏管。管的外側為鞏膜,內側是以扁形帶狀的彈性纖維網狀結構,稱為小梁網。鞏膜溝後緣稍突起,形成鞏膜突,其前方和小梁網連接。

中層(血管膜)

是眼球壁的中層,位於纖維膜與視網膜之間,富含血管和色素細胞,有營養眼內組織的作用,並形成暗的環境,有利於視網膜對光色的感應。血管膜由後向前分為脈絡膜、睫狀體和虹膜3部分。

脈絡膜(Choroidea):呈棕色,用來營養眼球。襯於鞏膜的內面,其後壁除豬外有壹呈青綠色帶金屬光澤的三角區,叫照膜(Tapetum),由於這壹區域的視網膜沒有色素,所以反光很強,有助於動物在暗光環境中對光的感應。

睫狀體(Corpusciliare):是血管膜中部的增厚部分,呈環狀圍於晶狀體周圍,形成睫狀環,其表面有許多向內面突出並呈放射狀排列的皺褶,稱睫狀突。睫狀突與晶狀體之間由纖細的晶狀體韌帶連接。在睫狀體的外部有平滑肌構成的睫狀肌,肌纖維起於角膜與鞏膜連接處,向後止於睫狀環。睫狀肌受副交感神經支配,收縮時可向前拉睫狀體,使晶狀體韌帶松弛,有調節視力的作用。

虹膜(Iris):是血管膜的最前部,呈環狀。位於晶狀體的前方,將眼房分為前房和後房。虹膜的周緣連於睫狀體,其中央有壹孔以透過光線,稱瞳孔(Pupilla)。虹膜內分布有色素細胞、血管和肌肉。虹膜肌有兩種:壹種......>>

問題四:有哪些成語是由眼組成 眼的成語(211個):

開眉笑眼、

眼花耳熱、

眼空四海、

眼尖手快、

鋪眉蒙眼、

肉眼惠眉、

眼開眉展、

愁眉淚眼、

小眼薄皮、

鮮眉亮眼、

安眉帶眼、

肉眼凡夫、

直眉楞眼、

眼想心思、

飛眼傳情、

點胸洗眼、

眼跳耳熱、

眼明手捷、

肉眼愚眉、

眼意心期、

眼穿心死、

張眉努眼、

眼不著砂、

遲眉鈍眼、

眼捷手快、張眉張眼、

瞪眼咋舌、

焦眉愁眼、

眼語頤指

龍睜虎眼、

焦眉皺眼、

涎眉鄧眼、

愁眉苦眼、

眼餳耳熱、

眼不回睛、

迷人眼目、

嵬眼耳、

慈眉善眼、

掩眼捕雀、

另眼看覷、

另眼看戲、

眼空壹世、

目知眼見、

擠眉溜眼、

涎臉餳眼、

別出手眼、

眉高眼下、

眼花歷亂、

白眼相看、

觀眉說眼、

眼淚洗面、

鼻青眼烏、

張眼露睛、

眼花心亂、

開眉展眼、

眼不交睫、

眼不轉睛、

橫眉立眼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眼不見心不煩、

立眉豎眼、

鼻青眼紫、

活眼現報、

瞪眉瞠眼、

眉頭眼腦、

遮人眼目、

避人眼目、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神眉鬼眼、

看人眉眼、

眼底無人、

善眉善眼、

眼穿腸斷、

死眉瞪眼、

桃腮柳眼、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壹眨巴眼、

有眼無瞳、

眼中有鐵、

眉尖眼尾、

鼓睛暴眼、

眼迷心蕩、

楞眉橫眼、

仇人相見分外眼明、

眼約心期、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鼓眼努睛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眉頭眼尾、

眼瞎耳聾、

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金剛眼睛、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眼跳心驚、

眼觀鼻鼻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