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徒四壁[ jiā tú sì bì ]家裏只有四面的墻壁。形容十分貧困,壹無所有。
2. 卑宮菲食[ bēi gōng fěi shí ]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儉的功德。
3. 蓽門百蓬戶[ bì mén péng hù ]用柴草、樹枝等做成的門戶。形容居處簡度陋,生活困苦。
4. 插燭板床[ chā zhú bǎn chuáng ]指用木頭做成的極簡陋的蠟燭插架。
5. 掛席為門[ guà xí wéi mén ]指隱士居處。亦形容貧窮或居處簡陋。
造句:
1. 從京城返回成都時,他已經家徒四壁了。
2. 卑宮菲食,以豐功臣之賞;披懷虛己,以納謨內士之算。
3. 既相招***處同居,暫離這蓽門蓬戶。
4. 傅昭為中書通事舍人時,居此職者皆權權傾天下,昭獨廉靜,無所幹豫,器服率陋,身安粗糲,常插燭板床,明帝聞之容,賜漆盒燭盤。
5. 漢初丞相陳平,好讀書,在未發跡時,家裏很窮,掛席為門。
2. 形容環境簡陋的成語[燕雀之居] 比喻簡陋的廬舍。
[蝸舍荊扉] 象蝸牛殼似的房子,用荊條編的門戶。形容極簡陋狹小的房屋。扉:門戶。
[土階茅屋] 泥土的臺階,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簡陋。
[織楚成門] 形容房屋簡陋。
[桑戶棬樞] 以桑枝為門,木條為樞。形容居處簡陋,家境貧寒。
[桑戶棬樞] 以桑枝為門,木條為樞。形容居處簡陋,家境貧寒。
[蓬戶柴門] 用柴草、樹枝等做成的門戶。形容居處簡陋,生活困苦。
[茅茨土階] 茅草蓋的屋頂,泥土砌的臺階。形容房屋簡陋,或生活儉樸。
[土階茅茨] 比喻住房簡陋。同“土階茅屋”。
[茅室蓬戶] 茅:茅草;蓬:飛蓬,草名。茅草房子。形容住房極其簡陋。
[掛席為門] 指隱士居處。亦形容貧窮或居處簡陋。
[累塊積蘇] 重叠的土塊和堆積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簡陋。
[席門蓬巷] 形容所居之處窮僻簡陋。同“席門窮巷”。
[累蘇積塊] 重叠的土塊和堆積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簡陋。同“累塊積蘇”。
[席門窮巷] 形容所居之處窮僻簡陋。亦作“席門蓬巷”。
[繩樞甕牖] 繩樞:用繩子系門,來代替轉軸。形容住房條件十分簡陋。多指貧窮人家。亦作“甕牖繩樞”。
[蓬門篳戶] 形容窮苦人家所住的簡陋的房屋。
[蓬門蓽戶] 用樹枝、草等做成的房子。形容窮苦人家所住的簡陋的房屋。
[根椽片瓦] ①壹根椽,壹片瓦。②指簡陋的房舍。
[衡門深巷] 衡門;將木頭橫放作為門,指簡陋的地方。深巷:指冷冷清清的巷子。簡陋、偏僻、冷清的地方。
[茅屋采椽] 指住宿簡陋。
[卑宮菲食] 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儉的功德。
[因陋就簡] 陋:簡陋;就:將就。原意是因循原來的的簡陋,不求改進。後指就著原來簡陋的條件辦事。
[仍陋襲簡] 因陋就簡。指憑借原有的簡陋條件辦事。
[桑樞甕牖] 樞:門上的轉軸;甕牖:簡陋的窗戶。用桑樹做門軸,用瓦罐做窗戶,比喻貧苦之家。
[篳路藍縷]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陋巷簞瓢] 陋:簡陋,窄小;簞: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住在陋巷裏,用簞吃飯,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極為窮苦。
3. 形容樸素的四字詞語抱樸含真:抱:保;樸:樸素;真:純真、自然。道家主張人應保持並蘊含樸素、純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虛偽、狡詐而玷汙、損傷人的天性。
插燭板床:指用木頭做成的極簡陋的蠟燭插架。形容生活作風廉潔樸素。
釵荊裙布:荊枝作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裝束樸素。
呼吸相通:呼氣與吸氣,樸素貫通。比喻認識壹致,利害相關。
荊釵布裙:荊枝作釵,粗布為裙。形容婦女裝束樸素。
芒屩布衣:屩:麻草鞋。穿著草鞋和粗布衣服。形容衣著樸素。
食淡衣粗: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樸素。
衣褐懷寶:衣:穿;褐:粗布衣服。外面穿著粗布衣,內心藏有珍寶。比喻人外表樸素而內藏真才。
衣不兼采: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衣不兼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衣不完采: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衣不曳地:曳:拖。衣衫短小,不拖在地上。比喻衣著樸素。
衣不擇采:衣服不選擇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衣不重采:重:重疊;彩:通“彩”。 *** 多件色彩鮮艷的衣服。形容衣著樸素。
衣不重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著樸素。
衣無二彩:身上沒有第二件彩衣。形容衣著樸素。
椎髻布衣:椎形發髻,布制衣服。指婦女樸素的服飾。
4. 簡單的簡的四字成語精兵簡政、
言簡意賅、
深居簡出、
簡明扼要、
辭簡意足、
政簡刑清、
象簡烏紗、
殘編斷簡、
刪蕪就簡、
從俗就簡、
棲沖業簡、
優優簡簡、
以簡馭繁、
簡要清通、
深藏簡出、
將陋就簡、
簡傲絕俗、
簡能而任、
簡墨尊俎、
簡落狐貍、
積簡充棟、
簡斷編殘、
因陋就簡、
辭簡理博、
簡要不煩、
書缺簡脫、
真獨簡貴、
清簡寡欲、
簡約詳核、
言簡義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