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文學流派
從18年底開始,壹些文學作品因為具有相同的基調和風格而被歸類為“哥特小說”。比如,沃波爾的《奧特朗托城堡》,安·拉德克裏夫的《尤多爾佛之謎》,路易斯的《修道士》,當然還有瑪麗·雪萊的。這些作品致力於處理殘酷的激情和超自然的恐怖主題,而小說的背景通常設置在荒涼的城堡或僻靜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年輕的男孩和女孩)被困在不可抗拒的神奇性欲中,施虐者(通常是積極的)開始了壹場以死亡告終的遭遇...這些小說中包含的性/性別關系奇怪地糾結在神聖之中。極端的情色高潮來自於幻滅的瞬間(即儀式的“完成”)。象征父權制的宗教體系和試圖超越它的黑暗(消極)勢力,在某種不可言說的層面上,其實是以壹種酷炫的方式分享著“愛交配死”的快感模式。在當代恐怖小說陣營中,以安妮·賴斯的《吸血鬼編年史》為例,揭示了同性戀情欲與父權機制之間的復雜互動。
這壹時期湧現出許多哥特小說家,他們不僅展現了人類的陰暗面,也挑戰了當時社會的正統思維模式,是恐怖與神秘的混合體。哥特小說中的典型人物都是吸血鬼,比如布萊恩·斯托克筆下的德古拉,埃德加·艾倫詩歌中的描寫。與以往相比,斯托克作品中對吸血鬼化身的描寫進入了壹個相反的角度。(當代作家安妮·賴斯的《吸血鬼訪談》和波比·Z·布裏特的《迷失的靈魂》也是斯托克風格的延續。)20世紀70年代,朋克作為壹種亞文化入侵了主流文化。原始朋克來自暴力和強大的顛覆。原名“華沙”的“快樂的分裂”的出現,無疑將這場充滿了毀滅欲和無政府狀態的朋克運動帶入了後朋克時代。
但以上只是壹種類型,歷史上還有很多更好的作品。
哥特音樂流派
早期的後朋克對生活的解讀往往充滿了挫敗感和絕望感。例如,《歡樂合唱團》的主唱伊恩·柯蒂斯在1980年上吊自殺。那些消耗生命的音符成就了JoyDivision不朽的經典,也見證了整個低調文化。他陰郁孤立的人生觀隱藏著陰郁的遺傳因素,使得整個後朋克文化暗灰色、陰暗。80年代,在迂腐的音樂中建立了壹個悲觀的時代,至少在英國和歐洲的地下文化層面上。在當時的獨立音樂圈裏,湧現出壹大批黑暗、病態、詭異的樂隊,他們的音樂源於對生活無盡的壓抑和詛咒。比如《使命》、《關於夏娃的壹切》、《拿非勒姆的田地》、《邪教》等等。這些被視為絕望、邪惡、頹廢的樂隊/音樂人,從朋克極端的破壞意識中,逃向了相反方向的內斂、黑暗的世界——也就是80年代占據了大部分搖滾樂的低調音樂時空。哥特搖滾在英國地下音樂圈的形態和演變,就像是壹個邪教在來到地球時,伸向巨魔的手掌。它通過難以想象的、富有想象力的邪惡素材來吸引觀眾,這其中既包含了聖靈在音樂領域前所未有的創造力,也包含了視覺造型給人前所未有的刺激視覺體驗。中性的身份建模和濃妝艷抹並不是新浪漫主義者的專利。哥特似乎是新浪漫主義人格的孿生兄弟,是華麗背後黑暗病態的壹面。現在我們來了解壹下哥特音樂的改良風格以及其他相關的音樂流派。EBM(電子身體音樂),起源於比利時,是壹種電子、冷、黑的音樂。受電子樂隊的影響,如德國克勞特洛克運動中的發電廠樂團。
說到這裏,我們還沒有談到德國,也就是現在哥特音樂的重鎮。許多德國樂隊已經習慣了DARKWAVE這個音樂標簽。Pitchfork項目是第壹個涉足哥特音樂領域的德國樂隊。雖然他們的音樂風格變了,但壹直是個受歡迎的組合。第壹張專輯《Dhyani》也是經典之作,典型的黑人音樂和批判性歌詞。戴恩·拉凱恩樂隊的成員有著深厚的音樂功底,他們制作過《愛我到底》這樣的浪漫歌曲。這些作品有壹定程度的中世紀感。德國有大量的團體在演唱時保留母語,比如Goethes Erben,樂隊的名字就說明了壹切。他們的前三張專輯就像壹個三部曲,既獨立又相互關聯。以淚洗面、蒂洛·沃爾夫和其他樂隊不斷嘗試通過加入金屬音樂的元素來表達音樂。當然,我們必須了解這個團體。他們的經典專輯是《Die Prophet》,專輯中的歌曲錯綜復雜,歌詞充滿智慧。Calvay Nada,黑暗電子樂派的代表組合,用德語和西班牙語交替演唱。他們最有特色的是主唱布雷納爾的低音,歌詞多涉及政治和社會話題。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樂隊在哥特音樂王國裏是與眾不同的。
當然,很多樂隊的風格是很難界定的,比如拿意大利的Kirlian Camera來說,20年來每年都在變。而法國情色黑暗電子樂隊Die FORM的音樂主題大多涉及S/M(性虐待),他們的每壹首作品都帶給我們新的驚喜。來自法國的另壹個樂隊Collectiond ' Arnell Andrea的鋼琴聲非常有特色,成為了自己獨特的標誌。擅長作曲管弦樂的《在苗圃樂隊》的作品非常適合作為電影中的伴奏。在北歐的瑞典,品牌冷鮮肉業通過多年的努力,產生了許多獨具特色的音樂作品。其樂隊風格多樣,如血腥實驗樂隊Brighter Death Now和Deutsch Nepal、氛圍音樂組合Raisond 'Etre、新古典主義主角、尹田組合Arcana等。說到海選,如果妳想了解更多關於海選的信息,請聽聽像《愛比死更冷》、《藍色女孩的黑帶子》和《Stoa》這樣的代表性樂隊。
在哥特音樂的文本中,我們可以品味到壹些想象的句子,涉及宗教、性、死亡、絕望、基督甚至是不可想象的。這些都是哥特音樂不可或缺的部分,哥特搖滾,把音樂掩蓋在模糊縹緲的外在軀體之下,壹切都是那麽神秘。哥特搖滾的風格可以說是繼承自Joy Division,尤其是將低音提升到主音位置的愛好,直到今天的後哥特王朝也無法完全擺脫。那些壓抑低沈或失真的聲音,重低音,迷幻的吉他聲,充滿控訴的鼓點,偶爾像鬼哭神號壹樣的尖叫聲,像石磨壹樣沈重或像散架壹樣狂野的音樂形式,搖滾音樂蒼白的面孔:當妳對生活感到無助的時候,妳想到了它背後隱藏著什麽嗎?是靈魂的隔絕嗎?是死亡的陰影嗎?還是人間悲劇?哥特搖滾是壹種基於無意識的抽象表達而非刻意的音樂顛覆。就像面對陰郁的冬季氣候,我們被哥特文化入侵,在非人化的後工業現代社會,我們在追逐壹種生與死的體驗。還有巴裏的音樂遠見,除了搖滾樂,壹直都是本色出演。在那個悲觀的80年代,哥特這種生活在主流文化陰影下的亞文化,早已跨越了音樂的界限,成為哥特信徒追求的壹種生活方式,壹種生活態度,壹個黑國度。在模糊的90年代之後,今天的下壹個世紀的哥特搖滾已經被解構成了碎片和碎屍,而曾經的哥特贊助人慈悲修女會和傳教會也早已拋棄了他們的追隨者。然而,在今天的黑暗浪潮運動中,在死亡民謠、後工業噪音、黑暗環境音樂和新古典主義的形式主義下,我們仍然欣喜地發現,哥特依然是這些地下文化中最有生命力和影響力的遺傳基因。在這場突破和破滅了情欲和性別的革命中,歌德亞文化“雌雄同體”的所謂理想模式成為粉碎禁錮的美麗武器。看到了吧,曾經被視為惡魔的異己,勇敢地擺脫了蒼白的蒼天,磨去了天使的面龐,達到了永恒的無情欲望。
在20世紀下半葉,它侵入了非主流音樂的花園,成為另類音樂的壹個非常不同的分支。如果妳熟悉新音樂的歷史脈絡,妳會知道,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壹些樂隊分別被打上了“後朋克酷”、“新古典”或“新嬉皮士”的烙印,並逐漸融入未來的哥特搖滾派。
不可否認,“死亡”幾乎是哥特搖滾音樂文化層面的壹個關鍵詞。當壹些保守的聲音或反挫敗的力量試圖用這壹點攻擊哥特搖滾音樂和二次元文化時,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回應:比如處理黑暗和痛苦感受的樂隊“基督教死亡”,對他們來說,死亡衍生出的腐敗、末世和毀滅的場景足以讓我們接近“終極高潮”。在壹些專輯裏,比如《只有痛苦的劇場》、《天使的憤怒》、《鐵面人》裏,“基督徒之死”的重點就是這種接近臨界點的痙攣之美。其中壹首《死亡之願》,結尾的歌詞幾乎是狂喜地說出“撒旦是最仁慈的野獸”,配合著刺耳的音樂,無異於對宗教/父權制度在各種事物上粗暴規範的二元對立價值觀的嚴厲嘲諷。
另壹種反應可能是引用Poppy Z.Brite在吸血鬼情色小說選集《靜脈中的愛》的序言中所說的話:“哥特亞文化”不是對死亡的贊美或熱愛,而是對死亡的純粹拒絕恐懼。在探索死亡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接近死亡。這段話正好解釋了為什麽“尼泊爾森林之地”、“還有樹”、“威爾”、“利西亞”、“莫倫多斯”等樂隊沈浸在“與死去的國王做愛”的馬卡布雷意象中。另外,死亡不壹定是生命的缺失。沿著這些創造者的線索,以及在許多異教神話或惡靈中發現的符號和寓言,死亡可能是壹個接近超自然和非人類領域的出口。
90年代中後期,哥特亞文化不僅在文學和音樂創作層面開花結果,還影響了這個“混合族群”(包括女性、基佬和情色邊界元素)的文化生態和身份認同。在情欲和性別的革命中,哥特亞文化對所謂理想模式“雌雄同體”的追求值得深入考察,但這也是壹種有助於強行禁止的美好武器,讓曾經被視為惡魔的異己(他者)擺脫單壹的天堂,品嘗自己的欲望和天使的屍體。
如何識別哥特(樂隊、哥特、風格、建築)
如何識別哥特樂隊?
1,這支樂隊的音樂氛圍怪誕,超現實。
2.這個樂隊的歌詞包含哥特主題。
3.樂隊成員的外貌很哥特。
4.樂隊自稱哥特樂隊,與其他哥特樂隊同臺演出,出現在哥特系列中。
5.來自埃及艷後、Projekt、Tess和Anubis四大歌特式唱片公司的樂隊。
如何識別壹個哥特人?
性格:害羞,不善交際。
藝術傾向:藝術,尤其是音樂、攝影、繪畫。人文學科,尤其是文學、歷史和哲學。
著裝:總是黑色或深色。明顯的宗教飾品,但他們幾乎每天都在改變信仰,從不佩戴黃金首飾。
什麽是哥特式?
在音樂上,darkwave、gott-echno、dark-alternative、ambiente等名詞都是“哥特風格”。
詳細描述壹下:對黑暗的恐懼,對死亡的悲傷,被禁止的愛,完全痛苦帶來的美感,總之是人類精神世界的陰暗面。
那麽,如果歌特式和音樂結婚了,歌特式就是隨意寫的。哥特音樂在字典裏做了另壹種解釋:它是各種樂器的激情混合,秉持悲觀絕望的終極價值觀,揭示天啟般神秘空洞的歌詞。在1800左右的浪漫主義運動中,中世紀文化逐漸成為壹些人眼中的時尚。浪漫主義成為這場文化運動的中心。浪漫主義者希望超越歷史的界限,有人希望回到中世紀,有人從宗教或神秘主義中尋求理想,有人試圖從自然中得到答案。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實現他們的目標。在整個浪漫主義運動中,哥特開始被認為與黑暗、陌生、幽靈聯系在壹起。像拜倫、雪萊、波德萊爾和魏爾倫這樣的浪漫派和哥特派作家熱衷於表現人類的陰暗面。哥特情調在視覺藝術中也有明顯的體現,像CasparDavidFriedrich這樣的畫家表現的是黑暗和蒼涼。
哥特音樂往往是基於被挖掘和放大的人類情感世界,這種自發的感性體驗在創作過程中得以提升。所以當它再次作用於受眾時(借用新聞學的概念,指的是接受群體),往往會引發進壹步的審美感受和思考空間。如果壹種音樂引起的不僅僅是藝術欣賞,還有哲學反思,甚至影響到個人信仰和價值體系的改變,甚至質疑生命的本源和終極意義,那麽它的控制力是無以言表的。
正是基於以上原因,我產生了將哥特音樂歸於壹種宗教的想法。當然,我不是說哥特音樂的核心是宣揚宗教。事實上,它並不比其他音樂形式更具有宗教性。至少大部分樂隊不是為了傳播某種宗教信仰而創建的,甚至有些極端的樂隊也明確主張反宗教。我這裏說的宗教不是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之類的具體實體,而是壹個廣義的概念。
哥特式建築
哥特式建築是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3至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壹種建築風格。主要見於天主教堂,也影響世俗建築。哥特式建築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結構體系由石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它的基本單元是在正方形或長方形平面的四個角的柱子上做壹個雙中心骨架尖券,壹邊壹個,對角線壹個,屋頂石板支撐在券上形成拱頂。這樣可以在不同跨度上制作相同高度的券,拱頂重量輕,相交清晰,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飛垛由側廳外墩發出,以平衡中廳拱腳的側向推力。為了增加穩定性,尖塔往往建在柱式橋墩上。由於尖券、尖拱和飛扶壁的使用,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寬敞、簡潔、統壹。檐篷、壁龕等裝飾細節也以尖券為主題,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有機整體。
歐洲國家的古典哥特式建築
科隆大教堂是德國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壹,建於1248年。它是由建造亞眠大教堂的法國人設計的,具有法國全盛時期哥特式教堂的風格。音樂場景和寺廟類似亞眠大教堂。它的中央大廳高46米,僅次於法國博韋的主教堂。西邊的雙塔高152米,非常壯觀。
德國教會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形態和特點。它的中廳和側廳壹樣高,沒有高高的側窗和飛拱,完全依靠側廳外墻的薄窗采光。拱頂上方加整體陡坡屋頂,內部有多柱廳。馬爾堡的聖伊麗莎白教堂西邊有兩座塔樓,是這類教堂的代表。
德國也有壹座哥特式教堂,只是教堂前面有壹座很高的鐘樓。壹個著名的例子是烏爾姆大教堂。它的鐘樓高達161米,控制著整個建築的構成,可謂中世紀教堂建築中的奇觀。磚砌教堂在北歐很受歡迎,德國北部也有很多磚砌哥特式教堂。
15世紀後,德國的制石技術達到了壹個高峰。石雕窗欞巧奪天工,精美絕倫。有時兩層圖案不同的石雕重疊在壹起,雕刻精美。在建築內部的裝飾草圖中也有許多精美的傑作。
德國哥特式時期,世俗建築多為磚石結構。雙坡屋頂陡峭,有閣樓甚至多層閣樓。屋頂和山墻有層層窗戶,墻上常挑出輕型木窗、陽臺或壁龕,外觀有特色。
哥特式服裝
任何黑色,或其他深色,如海軍藍和深紅色。可滲透(薄尼龍或漁網織物),但不暴露。銀飾。蒼白的皮膚。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壹個活死人的樣子,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想體現維多利亞時代“蒼白的皮膚是高貴的象征”的審美觀,或者是因為他們反對沙灘文化中“古銅色的太陽很美”的健康理論。
黑發、漂白金發、紅發或紫發。黑白妝。白色粉底。黑色口紅,黑色眼影,細眉毛。
自制裝飾與戀物癖服裝。皮革、PVC、橡膠、乳膠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中世紀的束腰也很普遍。壹條寬領帶或壹個釘子領或壹條緊緊系在脖子上的天鵝絨繩子。
t形十字架(古埃及永生的象征)五角星這是關於火、土地、空氣、水和靈魂的異教象征。十字架(基督教的象征)。
歌劇風格的披肩、鬥篷和長手套。哥特壹般沒有朋克那麽極端,他們會講品味。
哥特電影
整個80年代,值得壹提的哥特電影是1983好萊塢出品的《欲望》。這部由托尼·蘇格特執導,凱瑟琳·德納芙和蘇珊·薩蘭登主演的電影也是關於吸血鬼的,但在這部電影中,吸血鬼角色不再是男性的專利,而是女性吸血鬼才是主角。當然,在之前的電影中,也出現過女吸血鬼,但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力。這部電影徹底突破了現有的吸血鬼形象,為我們塑造了壹個優雅、迷人、危險的女性吸血鬼標準形象,也成為後人效仿的標準。後續電影中出現的女性吸血鬼角色,大多離不開《欲望》中塑造的模型。
直到20世紀90年代,哥特電影才真正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在這期間,哥特電影掀起了壹波又壹波的熱潮,不僅在歐美,在全世界都是如此。1990年,壹位名叫蒂姆·伯頓的導演找到了壹位名叫約翰尼·德普的演員,共同為我們貢獻了壹部名為《剪刀手愛德華》的電影——自此,哥特電影復興的大幕在好萊塢徹底拉開。作為當代裏程碑式的哥特電影,《剪刀手愛德華》的意義怎麽估計都不為過。這部電影沒有吸血鬼、巫術或宗教背景,但它也編織了壹幅關於孤獨、死亡和痛苦的美妙的黑色哥特式畫面...才華橫溢的蒂姆·伯頓將古老的哥特文化與當下的背景無縫融合,為哥特主題註入了新的活力,從而從根本上拓展了哥特電影的範圍。蒂姆·伯頓逐漸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哥特電影大師,他和約翰尼·德普這對黃金搭檔也配合得非常完美。斷頭谷(1999)是他們再次合作的結晶。這壹次,伯頓出人意料地開始以巫術為題材,描繪了壹首悲傷、苦澀而又令人難忘的世紀末哥特式挽歌。
《剪刀手愛德華》的成功堅定了好萊塢制片商投資哥特電影的決心。1992年,大名鼎鼎的德古拉伯爵終於再次以黑粉色登場。這壹次,好萊塢教父科波拉執掌魔鏡。科波拉招募了壹大批好萊塢明星,給我們講述了壹個跨越世紀的愛情故事。這就是電影《驚奇四百年》。《驚奇四百年》完全以好萊塢的方式重構了德拉庫拉伯爵的故事,從而賦予流傳了數百年的德拉庫拉傳說全新的意義。影片恢弘的大氣和炫目的特技,加上好萊塢的宣傳攻勢,迅速席卷全球電影市場。
20世紀90年代初的哥特電影浪潮並沒有就此止步。越來越多的電影制作人開始對哥特式主題感興趣。1994年,愛爾蘭導演尼爾·喬丹舉起了手臂,好萊塢三大帥哥齊聚壹堂,為我們奉上了又壹部堪稱史詩的偉大哥特電影——《夜訪吸血鬼》。對於普通影迷來說,《夜訪吸血鬼》最大的看點大概就是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和安東尼奧·班德拉斯的聯袂演出了,但影片本身並不遜色,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吸血鬼題材的集大成者。影片時間跨度長達數百年,地域也橫跨歐美,全景式地向我們展示了壹個與人類社會共存的吸血鬼世界,以吸血鬼的視角描述了他們自己的心路歷程。《夜訪吸血鬼》如此成功,我們甚至可以斷言,吸血鬼的故事可以告壹段落了,未來20年、30年甚至更長時間都不會再有比他們更同類型的電影了。
在吸血鬼電影大獲成功的同時,另壹部名為《烏鴉》的電影闖入了哥特迷的視野。與好萊塢主流電影相比,《烏鴉》更獨立、與眾不同、更受崇拜。這是壹個愛倫·坡式的哥特式故事,講述的是靈魂的輪回和復仇。詭異的巫術氣質貫穿全片,攝影、化妝等電影細節都滲透著哥特氣息,比如從頭到尾的黑暗場景,比如演員臉上塗的白色顏料...《烏鴉》對哥特文化的精辟詮釋甚至為其贏得了“哥特教科書”的美譽。對於壹個死忠的哥特迷來說,只有烏鴉。當然,渡鴉的成功也讓其續作的拍攝很快提上日程,但其三部續作只有《渡鴉2:天使之城》(1996)算是成功的。後兩部《渡鴉3:渡鴉戰士》和《渡鴉4:邪惡祈禱》可以說是差強人意,壹部不如壹部。
對於哥特電影來說,1994確實是壹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除了《夜訪吸血鬼》和《烏鴉》之外,另壹部哥特電影《金盧:狼旅》中的生死之戀也於今年首次登上大銀幕。本片講述的是另壹個哥特題材的經典形象——《金盧:狼旅》。就影響力和藝術成就而言,《金路:狼旅生死戀》超越了以往所有同類題材的電影。可以說,《金路:狼旅》的生死情緣的成功,讓金路:狼旅的形象真正成為人類電影藝術畫廊中的典型形象——但顯然,與他的另壹部《哥特兄弟》吸血鬼相比,《金路:狼旅》在電影界的成功,確實有些姍姍來遲。
除了好萊塢,1994的意大利電影《魔鬼戒律墓地》也是哥特電影的傑出代表。這部電影令人耳目壹新,因為它將意大利人特有的幽默感融入了哥特文化。
時至今日,哥特電影的史詩浪潮已經過去,但哥特電影的題材卻越來越廣泛。與此同時,哥特電影也開始向傳統類型電影靠攏,逐漸融合了其他傳統類型電影的特點,更容易被觀眾接受。2003年的美國電影《吸血鬼女王》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這是壹部經典的吸血鬼題材電影,但在這部電影中,融合了街頭文化和黑人文化的特點,吸血鬼擺脫了以往白人男性貴族的身份設定,而是以黑人女性的身份示人。整部電影節奏明快,音樂性強。可以說這是壹個黑大街版的吸血鬼故事。此外,2003年的《夜的傳說》和2004年的《範海辛》反映了哥特電影的最新發展趨勢。這兩部電影都結合了好萊塢慣用動作片的特點,在動作和打鬥上做到了極致。如果去掉哥特背景,它們就是不折不扣的動作片。而且兩部電影都是以吸血鬼和金盧:狼旅這兩個哥特文化中最經典的傳統形象為主角,讓他們在銀幕上互相廝殺。《暗夜傳說》講述的是金盧:狼旅哥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愛上吸血鬼的故事,而範海辛以傳統的德古拉故事為母題,直接把吸血鬼的克星範海辛博士變成了金盧:狼旅,也很有趣。
哥特之所以存在。
無數個漆黑的夜晚,月光冷冷地包圍著壹切。空氣中劃過的銳利線條似乎在探索世界上最深的邪惡。生與死緊緊相連,渲染黑暗與絕望。哥特是以入侵意大利並推翻羅馬帝國的德國哥特部落命名的。15世紀,人們普遍有文藝復興的想法,希望回到古典時代。古典時代和文藝復興之間的時期被稱為中世紀。因為意大利痛恨哥特人摧毀了他們的羅馬帝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對中世紀壹直有壹個負面的稱呼,他們把這個時期稱為“哥特”。它意味著野蠻和粗魯。當然,我們應該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中世紀給世界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和優秀的藝術作品。在這壹時期,建築技術有了突破,出現了像PAME聖母院這樣的哥特式大教堂。哥特式藝術不僅僅體現在建築上。從12世紀到16世紀早期,雕塑、玻璃制品、裝飾品都被貼上了哥特藝術的標簽,宗教在哥特藝術作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畫家和雕塑家更多地使用宗教感情而不是現實主義的方法來表達他們的主題。無論如何,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顯然是含蓄地否定了“哥特”這個詞。
哥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不是種族,也不是性別。大多數哥特式樂隊是非宗教的,甚至是積極反宗教的樂隊。吸血鬼、天主教、古埃及、異教的視覺信號,只是在傳遞“黑暗的力量”來連接哥特音樂的感覺。
哥特人和同齡的其他社會群體有著相同的社會傾向。妳會發現,哥特人中最大的傾向其實是對政治的極度冷漠,因為幾乎所有黨派的觀點聽起來都壹樣,毫無用處。
很多人被壹種沒有幸福感和成就感的生活所支配,這是不幸的。但是哥特把這種壓抑的感覺變成了壹種生活方式,換句話說:痛苦是我的人生選擇——這是壹門藝術。
哥特也可能是壹種心理治療。如果妳跟壹個屬於主流社會的白領說起妳上次自殺未遂的事,他可能會投以異樣的眼光,離妳遠遠的。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裏,妳可能會得到廉價的同伴,永遠不會為妳感到難過。妳手腕上的傷疤會受到嚴肅的尊重。“妳真酷!”所有在社會中感到格格不入的人都會在哥特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為這裏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後哥特時代是80年代朋克分裂出來的壹個分支。
後來又分別和民謠、工業結合,出了硬核、死金、黑金。
更主流的哥特式樂隊包括搖籃的汙垢,夜願,國王和SOPOR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