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妳說加倍是什麽意思?

妳說加倍是什麽意思?

如今,隨著4月5日清明節的臨近,花卉市場上菊花的價格可謂突然上漲,幾乎比情人節前的玫瑰價格高出壹倍;這正是因為人們在掃墓時喜歡帶菊花來祭奠他們的老朋友。然而,將攜帶菊花掃墓稱為壹種“習慣”並不準確。追根溯源,這個“習慣”的起源並不久遠。菊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起源菊花在中國花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東周時期就有“九月菊”的記載,屈原是第壹個把自己比作菊花的人。他在《離騷》中揮毫潑墨,形容自己是“秋菊在黃昏中雕零”,“寧抱香枝老去,不與黃葉共舞”。真正菊花文化的創始人是晉代的陶淵明。這位“菊友”更是與菊花日夜相伴,以至於他的住所也是“秋菊園”。他喜歡菊花的深度,這是歷代無與倫比的。唐代孟浩然描繪了“等到山中度假,我在菊花時間再來”的賞菊之鄉。與此同時,黃巢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也成為現代人的談資。在宋代,這是重陽的盛大場景,餐館都用菊花紮成洞穴。明代詩人李夢陽的“只在此秋,忍為菊”和乾隆皇帝的“楓葉落綠,霜花堆白菊花”都表明菊花在明清時期是繁榮的。《紅樓夢》中的許多菊花詩更為重要。在這些菊花篇章中,沒有與哀悼有關的筆墨。菊花的哀悼意義來自於在國外很少有人意識到用菊花掃墓,就像用玫瑰表達愛意壹樣,實際上主要是“西俗東傳”的結果;而更少有人知道,菊花是從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菊花”壹詞出現在歐洲的字典中,它是在17年底由荷蘭人從中國引入的,在18年引入法國,然後在19年中期引入拉丁美洲……從而遍布世界各地。在歐洲,種植菊花最多的地方是墓地,因為歐洲的傳統文化認為菊花是墓地的花。如果妳是客人或送人,這朵花是絕對不能攜帶的。在拉丁美洲,菊花也被稱為“惡魔之花”。由此可見其在西方的地位。另壹則新聞報道說,中國的菊花出口到東方的日本,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海洋相隔遙遠,這些保存和運輸的高成本實際上可以獲得大量利潤;這是因為日本對菊花的需求非常大,以至於日本的需求供不應求。在日本,即使壹個普通人去世,也往往需要2萬到3萬朵菊花;更何況壹個墓地每年對菊花的需求量。國外是這樣的;在菊花的故鄉中國,為什麽它有著如此完全不同的含義?“儒家文化”和“重陽節”的內涵與國外大相徑庭。菊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兩層含義,壹是高潔正直;第二是好運和長壽。與道家的“師法自然”相反,儒家文化註重“德性”,主觀上將人的品行與自然景觀相對應。菊花隨霜放,西風的傲骨和“此花更無花”的氣度被賦予了不屈的高尚情操。此外,菊花在9月開花,“九”是單位數中最大的數字,稱為“枝數”和“陽數”。因此,菊花與九月重陽重疊的重陽壹樣,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寓意。“采菊東籬下”是為了吃菊花的保健功效,“悠然見南山”也照顧了“壽比南山”的寓意。可見,在古代,菊花祝福或贊賞活人;現在它被用來悼念老朋友。其實菊花乃至任何花木的意義都是人們賦予的,文化習慣也在不斷變化;在這個尊重個性的時代,我們需要獨立思考和自主選擇。如果妳喜歡菊花,為什麽不像古人那樣把它們收集在妳的辦公桌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