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什麽是底層思維能力?

什麽是底層思維能力?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提出了壹個公式:

生活/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在稻盛和夫看來,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比擁有智商、體質等能力更重要。

有句話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候比人與狗之間的差距還要大。

不同思維模式的人看待同壹件事,得出的結論往往與產生的行為大相徑庭。

很多時候,正確的思維方式比努力更重要。掌握正確的“底層思維”方式是逆襲人生的關鍵。

做人最忌諱的就是有這三種底線思維。

1

不能獨立思考,人跟風。

《伊索寓言》中有“父子馱驢”的典故。據說壹對父子趕著壹頭驢去市場賣。他們走在路上的時候,被幾個小女孩看到了,嘲笑她們傻。他們甚至不知道如何騎驢,但他們必須走路。父親壹聽真相,就讓兒子騎著驢自己走。

沒過多久,壹位老人看到了,感嘆兒子在世風日下的時候讓父親走,太不孝了。父親只好讓兒子走下來,自己騎在驢背上。

開了壹會兒車,遇到壹個女的,嘲諷父親殘忍。他自己騎驢,卻讓兒子走路。父親壹聽,趕緊把兒子放在驢背上,心想,沒人感興趣。

誰知道,走了壹段路,有人說兩個人騎瘦驢不怕累死它。

父子倆壹聽,趕緊從驢背上下來,用繩子捆住驢的四條腿,用棍子擡走。當他們經過壹座橋時,驢子掙紮著掉進河裏淹死了。

雖然只是天方夜譚,但卻揭示了壹個非常深刻的道理:不會獨立思考,沒有自己主見的人,會被別人的觀點和看法所左右,導致迷茫。

關於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孔子在兩千多年前的《論語》中就強調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在談到君子時,用了“思”的九個字,再次強調了思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思之有智,聽之有智,思之有溫,望之有敬,言之有忠,思之有敬,疑之有問,感之有怨,難之有難,正如其所見。”

可見,在孔子眼裏,壹個人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沒有資格被稱為“君子”的。

只有擺脫盲目從眾的底層思維,學會獨立思考,才能闖出壹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點擊上圖。

進入《論語》中學者之路的學習歷程。

2

不懂得分享利潤,壟斷利益。

壹個人要成就大事: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見運氣,只有人和才能自己把握。

富貴散,富貴散。

要想團結能力高的人,朝著壹個目標努力,就要懂得如何分散財富。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曾國藩,是壹個懂得謀利和分贓的智者。

湘軍攻克南京之前,打下的最後壹個重要城市是安慶。曾國藩辛辛苦苦策劃了這場血戰。

但曾國藩在給朝廷的信中,把這次勝利的策劃和統籌的功勞都給了胡林翼,把前線血戰的功勞都給了多隆。

為官幾十年,總是懂得讓利,分享利潤,幫助別人,支持別人。

所以湘軍麾下人才濟濟,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功不可沒。

利益應該是享受* * *而不是中飽私囊,壹心壹意的利益註定要失敗。正因為如此,曾國藩是壹個傳奇,他的家族也同樣傳奇。兩百年來,曾的200多位後人有所建樹,其中大部分成為學術、科學、文化領域的精英。

曾國藩曾說:“利可* *而不可獨,唯利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