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美術高考中彩色水粉靜物寫生的方法和要點

美術高考中彩色水粉靜物寫生的方法和要點

2017美術高考色彩(水粉)靜物寫生方法及要點

色彩是壹種用顏色來塑造形狀和空間的繪畫。它語言豐富,色彩感強,視覺沖擊力強,能起到很好的感染和宣傳作用,達到壹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服務於社會。最重要的是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這非常重要,可以為今後藝術創作中的色彩造型奠定堅實的基礎。更多關於2017美術高考色彩(水粉)靜物畫的方法和要點都在下面介紹了,壹起來看看吧。

1.認識顏色

如果妳想畫壹個好顏色,妳必須先了解顏色。眾所周知,沒有陽光妳什麽也看不見,所有的形狀、色調和顏色都是不可能的。只要妳有光,壹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就會出現在妳的面前,使妳眼花繚亂,所以光源是產生顏色的根本原因。

17世紀,英國科學家牛頓發現了太陽的光譜,包括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和紫色。科學實踐證明,沒有光就沒有顏色,物體的顏色是由光的反射和吸收形成的。嚴格來說,物體本身沒有固有的顏色,只是因為不同的物質會反射和吸收不同顏色的光。當物體反射紅光並吸收其他顏色的光時,我們可以看到紅色的物體,等等。

光源顏色、固有顏色和環境顏色是影響顏色的主要因素。寫生時必須認識和了解物體色彩的相互影響,弄清楚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色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畫出色彩豐富、和諧的作品。例如藍色襯布上的白色陶罐是橙色的,受視覺環境顏色的影響,高光部分的紫灰色受光源顏色的影響,中間的灰色表面受固有顏色的影響,反射部分的藍灰色受周圍環境顏色的影響。

色彩比素描具有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因為它不僅有自己的情感存在,而且具有最基本的冷暖屬性。傳統上,人們把紅色和黃色稱為暖色,這給人壹種溫暖、陽光、溫暖和溫暖的感覺,而藍色、綠色和紫色被稱為冷色,這給人壹種寒冷和涼爽的感覺。在視覺功能上,暖色向前沖,冷色後退,純色向前跑,灰色向後縮。所以我們總結了色彩空間的規律:近暖遠冷,近純遠灰。其次,物體的受光面是冷的,背光面是暖的(指室內),這是色彩冷暖規律,是色彩表現物體體積的法寶。每種顏色都有自己的明度、色調和純度,這是顏色的三要素。明度關系是素描的黑白灰關系,它構成了色彩與冷暖的最基本關系,即與色彩的冷暖關系和素描的黑白灰關系相結合,它是壹幅完整的色彩靜物素描。

第二步:觀察顏色

觀察顏色的唯壹正確方法是將它們作為壹個整體進行觀察和比較,如下所示:

1.感性觀察

當布置壹組靜物時,妳要從整體上感受壹下,看看這組靜物給人留下的整體印象是什麽,也就是第壹感覺。緊緊抓住這種印象,把這種感覺記在心裏,就完成了初步的感性觀察,這種意識應該貫穿整個繪畫過程。

2.理性觀察

理性觀察是在色彩理論知識指導下的觀察。例如,我們知道在室內寫生壹般是冷光源,所以物體的發光面必須是冷的,背光面必須是暖的,前面的顏色必須是亮的,後面的顏色將變成灰色。紅色內襯上的黑色罐子是綠色和灰色的,黃色內襯上的黑色罐子是紫色和灰色的,藍色內襯上的黑色罐子聞起來是橙色的。肯定是這樣的,沒必要反復琢磨。

3.比較觀察

(1)色度色調

每組靜物的顏色都會不壹樣,需要仔細觀察對比。就溫暖程度而言是冷還是暖,就明度而言是亮、灰還是重,就顏色而言是高調還是低調等。,畫面的其他因素只能在設定好色調後才能安排。

②亮度

亮度是顏色的明暗差別,在素描中稱為黑白灰關系。首先,我們應該找到畫面的最低(最重)點和最高(最亮)點,然後將亮度從高到低依次排列,這樣畫面就會建立壹個亮度順序,畫面就不會被塗成灰色。

⑶特定純度

觀察和比較這組靜物最純凈的點,然後其他物體的純度不能超過它,使畫面具有純灰色的空間秩序和強烈的空間感。

⑷特定色調

色調是顏色的外觀。壹幅畫必須有清晰的色調,這意味著沒有清晰的色調,這幅畫將是灰色和骯臟的。

⑤與寒冷和溫暖相比

觀察這組靜物的距離之間的冷暖關系、平面立面之間的冷暖關系、物體之間的冷暖關系、同色之間的冷暖關系、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冷暖關系等。,從而在清晰的頭腦中畫出豐富的色彩變化。

3.顏色的表達

1.技術的應用

(1).先深後淺,先暗後明。

先畫物體暗部的投影和重色,再畫物體的灰面,再畫亮部的淺色。這實際上是壹個繪畫程序。它的優點是有利於表現畫面的主次、虛實和空間層次,而且不容易把畫面塗成灰色。非常適合培養高考學生。

(2)先濕後幹,先薄後厚。

先用濕畫法畫背景,把握大的關系。筆觸和色塊相互融合,可以產生清新、透氣、自然的畫面效果。壹般第壹遍顏色要淡。在此基礎上,用幹畫法豐富畫面,用筆肯定、果斷、紮實。常用來表現主要對象和前面的環境,給人以形象突出、量感強、空間感強、虛實效果好的感覺。

(3).先遠後近。

先畫遠處的事物,如天空、遠山、背後的空間或襯布,再畫近處,這樣近處的物體會自然地壓制遠處的空間和物體,層次清晰,主題突出。

2.筆觸的使用

(1)大筆畫先於小筆畫

第壹,用大筆觸鋪展大的色彩關系,即背景襯布等。,可以快速捕捉圖片的色彩關系。筆觸大膽有力,畫面效果輕松自然。然後,用小筆觸塑造物體,具有細膩和深入的優勢,可以表達豐富的細節。小筆觸常用來表現主要對象和前面的襯布,大小筆觸的結合可以增強畫面的豐富性和表現力。

(2)筆法合成的直線度、長短和不同方向。

彎曲的筆畫靈活、生動、自然、客觀,常用於在物體的外輪廓和襯布上打褶。直線筆觸堅定流暢,適合結構塊的表現,具有很強的肯定和表現力;長筆畫流暢、誇張、概括,常用於繪制和調整物體的形狀;短筆畫靈活多變,適合塑造細節,並能豐富色彩關系。

形體結構的塑造和畫面效果與筆觸的運用密切相關。沒有固定方向的隨意流暢的筆觸可以使畫面生動、自然、輕松、友好。直線筆法堅定、穩健、肯定、概括、整體、統壹;圓點的筆觸清新、透氣、明亮;但更多的是多種筆觸的綜合運用,我們要根據不同的需要創造筆觸,使畫面更豐富、更有表現力和更具視覺沖擊力。

4.訓練顏色

訓練色彩要講究方法和步驟。

1.整體培訓

初學者不註意整體觀察和整體繪畫。為了培養這種良好的習慣,教師必須嚴格控制繪畫的步驟和方法,並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教學。當妳開始勾畫色彩時,妳不需要精細的繪畫。而是需要擴散大色,把握大色,進行色塊訓練,反復比較幾個大色塊之間的關系。必須準確。剛開始可以用16K紙畫小色的草稿。小色的草稿基本準確後,說明觀察方法有壹定的順序。當妳開始畫大彩稿時,妳不僅需要準確的顏色,而且要註意用筆。妳應該把它放在那裏,妳必須擦拭那裏,還有那裏。

2.局部成形

在鋪設大塊色彩後,需要轉移到局部訓練,即深入塑造物體的量感、空間感和質感。這時候就要研究單壹的東西,比如畫壹個陶罐,畫得又圓又粗,敲壹敲。要用素描的三面五音關系把它畫牢。壹個東西必須有三個面(淺色、灰色和深色)才會顯得笨重。壹個東西必須有五種色調(高光、灰面、明暗邊界、反射和投影)才能圓,表現在顏色中缺少壹種色調。首先,它分為兩部分,光接收部分和背光部分。淺色和灰色表面是受光部分,深色部分和明暗交界線後的投影是背光部分。顏色有冷有暖。如果光接收表面是冷的,背光表面是暖的,這通常是在室內。煲上最鼓的地方是高光,而高光是最冷的。其次,離光源越近的灰色表面越冷,離光源越遠的灰色表面越暖。除了畫壺口前後的冷暖關系外,透視關系也必須準確。兩側最寬,前寬後窄(近寬遠窄)。亮點在壺口的棱角上,所以壹定不要偷懶塗亮白色,這樣會失去很多結構和關系。另外,高光也有主次之分,這是相對的。物體受光部分的顏色壹般是本征色加光源色,明暗界限是本征色加其補色,反射是本征色加周圍環境色,投影是補色加光源色的環境色。這是壹些簡單的配色規則,但它們當然不是壹成不變的。,要靈活。

3、色彩對比與和諧

其實色彩關系是很復雜的,它往往是光源色、固有色和環境色的綜合反映,而大環境更重要,它決定了色調關系,即大和諧統壹,所以色彩主要以色調為主,例如暖色調中的冷色不容易太冷,否則會硬而不協調, 而冷色調中的暖色不容易太暖,所以它們必須統壹在壹個色調中,色調的和諧就像舞臺上的燈光壹樣。 當壹束紅光照射下來時,所有物體都被紅光覆蓋,當壹束藍光照射下來時,所有物體都被藍色覆蓋,但它們仍然可以轉變為其他顏色的色調,這就是色調的和諧。但要註意變化不足,畫面不夠豐富,需要進行壹些對比和變化,但對比對象的面積不會太大否則會影響色調。要把握好度,使畫面和諧統壹、豐富響亮。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同小異,先團結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