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幼兒園區的禮儀有哪些內容?

幼兒園區的禮儀有哪些內容?

幼兒園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園圍繞國家少兒“禮儀教育”項目,開展了壹系列禮儀教育活動。

關鍵詞:禮儀教育目標家庭

《禮》字典解釋說,它是由壹定的社會道德和習俗形成的,大家都遵守的禮儀;“儀表”指的是儀容儀表。“禮儀”是人類社會交往中應有的禮儀。

禮儀是壹個人,乃至壹個民族,壹個國家的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自古崇尚禮儀,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湧現出壹批至今仍廣為傳頌的禮儀典範:發生在東漢時期的孔融李讓的故事,體現了兄弟姐妹之間相互禮讓、團結友愛的優秀品質;宋代“程門雪梨”的故事揭示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讓人們明白,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從而成就事業?這些故事都涵蓋了文明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重要性。

孔子曾說:“不學禮儀,不能立”,可見壹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從學禮儀做起。幼兒園禮儀教育是幼兒園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禮儀教育活動的指導,使幼兒認識和了解禮儀,從而提高幼兒的文明禮儀素養,為幼兒良好性格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綱要指出,對幼兒進行道德教育,就是要培養其團結友愛、誠實勇敢、禮貌守紀律等優秀品德、文明行為和可愛性格。為此,我園圍繞少兒“禮儀教育”國家項目,開展了壹系列禮儀教育活動。

壹、確立兒童禮儀教育的目標,註意禮儀教育的階段和方向。

《綱要》明確規定,德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註重潛移默化,貫穿兒童的生活和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園思想道德教育,不僅能促進幼兒形成優秀的道德修養,倡導文明行為,還能塑造幼兒良好的性格。

我們園是* * *和中國同齡的老幼兒園。尊老愛幼,服從安排,是我們壹貫堅持的優良傳統。成立50多年來,歷經多次轉型:從服務政府機關後勤,到服務社會各階層;從關門進政府大院,到主動走出去,展現幼兒園的精神;從壹流幼兒園到創建省級示範園區;這不僅需要大膽創新的勇氣,更需要新的思路和理念,用科學的發展觀來規劃和管理幼兒園。

自國家項目《幼兒園禮儀教育》驗收以來,幼兒園成立了以校長-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班主任為骨幹的研究項目組。大家齊心協力,根據幼兒園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建立了壹套切實可行的階段性禮儀教育計劃和目標,由學科帶頭人帶領的年級組長在幼兒園的大、中、小班分別開設了禮儀實驗班。

第二,註重禮儀教育活動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包括教育性和遊戲性。

幼兒禮儀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的綜合性活動。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選擇壹些自己喜歡的詩歌、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通過老師的示範和講解,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理解什麽是禮儀。禮儀有哪些行為內涵?禮儀會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什麽好處等等?

這是我們中班禮儀實驗班的壹位老師,在禮儀教學活動中演示的:“借用他人物品時的禮儀需要”。老師把“先征得他人同意,用後及時歸還,感謝”的禮儀內容,用三字童謠的形式表現出來。教學活動分為三個部分。

第壹個環節:教兒歌。老師在教兒歌的同時,讓孩子了解並掌握向別人借東西的方法:“借人的時候需要問清楚嗎?”

第二個環節:借筆。在掌握了詩歌之後,老師會引導孩子把自己理解的東西以繪畫的形式畫出來。在這個環節中,老師設計了壹個非常巧妙的教學方法:孩子們的畫畫桌上只有白紙,沒有畫筆,必須向旁邊正在聽課的老師借。所以只要學習和理解內容,然後孩子就會去體驗。

第三個環節:兒童畫。當孩子借了畫筆開始畫畫時,老師放著輕音樂,輕誦三字經:“借字需要問清楚嗎?”同時引導孩子畫畫,真的很巧妙。

這樣壹堂經典的課,獲得了全園老師的壹致好評。而這節課也在我市舉辦的禮儀教育研討會上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尤其是這節課的第三個環節,也是本次教學活動的成功之處——因為老師反復朗讀了壹遍,自然鞏固了孩子們剛剛形成的基本禮儀觀念。而這精彩的壹筆,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導演帶動的課題組全體成員反復思考和推敲的結果。

三、潤物細無聲——在幼兒園壹日活動中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

兒童禮儀教育的目標源於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體現在同伴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親子之間的互動。同時也反映出不同的社會環境會對孩子禮儀素養的形成產生不同的影響。鑒於這壹特點,我園禮儀課題組成員決定,對幼兒的禮儀教育應從幼兒日常活動的各個方面入手。

來園和離園:要求孩子每天來園和離園都要主動和老師打招呼,打招呼,說再見;

上課:要求孩子認真聽講,回答問題時先舉手再發言;同行在回答問題時,要學會靜靜聆聽,明白這是對他人的尊重;

遊戲活動:在孩子的日常活動中,遊戲占有很大比重,這是基本的禮儀要求。

也說明了更多。(1)學會與同伴友好相處:孩子忘記帶文具,可以用禮貌的語言請求他人允許,可以借用,歸還時懂得使用“謝謝”等禮貌用語;⑵如果在比賽過程中不小心撞倒了同伴,要主動扶起同伴,向對方道歉,說“對不起”等禮貌用語;(3)遊戲結束後,要學會收拾玩具道具,收拾環境,為下壹場遊戲做準備。

做操,升國旗:這是驗證各班孩子禮儀的最好時機。孩子們立正屏息,看著國歌聲中冉冉升起國旗,愛國思想油然而生;伴隨著悠揚的早操旋律,孩子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在幼兒園操場上行進,集體和團隊的概念逐漸形成。

吃飯和午睡:要求孩子吃飯和午睡時保持安靜,不要影響他人。

衛生間:衛生間是孩子洗手漱口的地方。要求幼兒清洗水池中的水滴,然後洗手後用毛巾擦手;把漱口水輕輕吐到水池裏,不要濺到別人身上?

在幼兒園壹日活動中開展幼兒禮儀教育活動,需要教師耐心細致的培養和指導。“壹分耕耘,壹分收獲”,當這壹切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習慣中,孩子的禮儀教育也初見成效。

第四,註重家庭聯系,讓家長成為孩子禮儀教育的積極引導者。

在兒童社會認知發展的研究中,我園形成了園本化發展的特點:家長乃至整個家庭的參與,壹體化家庭教育的實現,小手牽著手的快樂,等等,對兒童社會情感和社會能力的發展,滿足兒童社會認知和交往的需要有壹定的促進作用。

鑒於社會認知活動的成功開展,兒童的禮儀教育活動也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引導和監督。

首先,在家長學校的講座中,向家長宣傳幼兒禮儀教育的內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和內容。

當禮儀教育進行到第二階段,即幼兒家長開始融入引導和監督的行列時,將組織禮儀教育實驗班各班教師和家長代表參加的座談會,交流禮儀教育經驗。老師們根據自己班級孩子的特點,分析總結了禮儀教育實施前後班級孩子禮儀的變化,如:同齡人之間爭搶玩具的現象消失了,更多的孩子互相幫助;聽不到罵人罵人的話,但是有禮貌的孩子比較多?;家長們的發言成為座談會的重頭戲:“兒子以前對我沒大沒小,現在連爸爸都叫我了”;“以前我給小孫子端茶送水,現在他甚至給我端菜,給我按摩”;“以前不太關註生活細節,現在兒子是我的老師。謝謝各位幼師!”?

人是平凡的,但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種樹十年,育人百年”。幼兒時期的禮儀教育,為他日後的成功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五,註重榜樣的力量,以點帶面,提升全園幼兒的道德素質。

在禮儀教育的影響下,我園小學、中學、大實驗班的孩子們在文明禮儀表現方面,深深影響了其他班級的孩子們。記得有個禮儀班的小朋友早上來園裏,大聲鞠躬,跟負責晨考的老師打招呼,老師當場表揚了她。後來來的孩子看到後,也爭相效仿。就這樣,孩子的行為在鼓勵下壹天天改變。

壹個大班的孩子去辦公室拿畫紙,門是關著的。像紳士壹樣輕輕敲門後,他用禮貌的語言向老師解釋了自己的目的。我拿到了卷子,走的時候孩子還不忘說壹句“謝謝老師!”“多可愛的孩子啊!老師在晨會上表揚了他。在榜樣的力量的帶動下,公園裏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如此講禮貌,用文明的方式。周末各班的小評比中,壹批批被推選為“小紳士”“小淑女”的文明寶寶湧現出來。

“教育是壹棵樹搖動另壹棵樹,壹朵雲推動另壹朵雲,壹個靈魂喚醒另壹個靈魂”。在幼兒園推廣禮儀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會接觸更多的社會力量,啟新將共同努力,打造更多懂禮貌、懂禮儀的“小紳士”“小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