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李可曾說過:各種所謂“過敏性”疾病都是因為自身先天不足,即自身免疫力低下。從腎論治可謂治本之道。補氣固表、脫敏止癢、止癢。
肺主皮毛,肺主呼氣,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肺脾氣虛,痰不固,外防不固,陽虛水溫不足,冷水不醒。所以會經常打噴嚏,鼻涕長,感冒加重,晚上還會有鼻塞的癥狀。這被西醫認為是過敏性鼻炎。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有三個原因:
(1)肺脾虛
就是說鼻竅得不到滋養,容易受到風寒侵襲,邪氣相爭,所以鼻子和眼睛發癢,經常打噴嚏,風壹吹就會發生。氣虛不能運化津液,所以會造成鼻塞,津液外溢。所以清淚量大。
治療原則:健脾益肺,疏風開竅。
方藥:補中益氣丸。
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防風:用於補氣健脾。升麻和柴胡:用於提升楊琪並到達鼻竅。辛夷、阿莎麗:用於暖胃祛風、散寒通竅;五味子、訶子:用於補肺、斂氣、吸津;當歸用於理氣養血。全方補益脾肺,斂氣升陽,疏風通竅。
②肺腎虛弱
治療原則:溫補脾腎,散寒通竅。
處方:貴由丸。
大懷熟地、山藥(炒)、山萸肉(略炒)、枸杞子(略炒)、鹿角膠(炒珠子)、菟絲子(制)、杜仲(姜湯炒)、當歸(便溏時不用)、肉桂(漸增至四兩)、附子(漸增至五兩)。
上桌後,將熟地黃蒸熟搗碎,加蜂蜜制成藥丸,大如梧桐樹。每次服用100多粒,食用前用煮沸的湯或淡鹽湯送服。或者像彈珠那麽大的藥丸,每次吃兩三粒。煮白湯送。
③肺經郁熱
這通常很容易治療,表現為鼻粘膜充血和幹燥,伴有黃色或黃綠色分泌物。
治療原則以清熱為主,並有中成藥,如秦心顆粒、方鑫鼻炎膠囊、鼻淵通竅顆粒、白前鼻炎片、鼻炎康和博科噴鼻劑。
它們的基本成分是:蒲公英、黃芩、麻黃、蒼耳、辛夷、白芷、細辛和香蒲。
中醫理論認為,肺主呼氣,腎主納氣,肺主氣,腎為氣之根。雖然過敏性鼻炎的病竈在肺部,但根源其實在腎臟。調理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的關鍵是補腎氣以強壯五臟。
另壹個重點是健脾,脾為土,土為金,肺為金。脾胃正常,肺功能好。中醫稱為“培土生金之法”。
但現在人們治療過敏性鼻炎,治頭痛治頭,這正是老中醫李可所說的:補氣固表,脫敏止癢,抓破靴子。不僅沒有治好病,還耽誤了病情,不僅要花錢,而且越治越不行。有些人已經接受了20年的過敏性鼻炎治療。
最後說說哮喘。患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如果不及時治療,將在0到3年內患哮喘。
中醫說:“哮喘主要是由痰引起的”,痰是體液不正常的病理產物,可以由疾病或停滯引起。痰的產生在於肺不能發散津液,脾不能運化精微津液,腎不能蒸發水液,故津液凝結成痰。藏在肺裏,久了就成了哮喘。
其實古人有壹句精辟的總結:腎為痰之源,脾為痰之源,肺為痰之容器,形象地說明了肺、脾、腎三者之間的關系。脾腎陽虛,尤其是腎陽虛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雖在肺中,但在脾腎中”是治療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的根本。健脾化痰,溫養腎氣,腎氣充足,健脾胃,過敏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