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藝文誌·尚書類序》:“古文尚書,發源於孔壁。漢武帝末年,魯公王毀了孔子的府邸,想擴建他的宮殿,但他得到的《尚書》、《禮記》、《論語》、《孝經》等幾十部古文,都是古文。“因出自孔府之墻,故稱‘墻中書’。因為漆寫的筆畫頭粗尾細,形似蝌蚪,所以又叫“蝌蚪”。
這些古文字包括董希和的《龍書》、神農的《八耳書》、黃帝的和邵的《夫妻書》、帝嚳的《神仙書》、倉頡時代的石刻(28個字)、唐虞時代的字形(6個字)和夏朝的書。此外,還有壹種所謂的“奇怪的人物”。異體字是古漢語中比較奇怪的字,或者說是墻內古漢語的變體。
上面說的各種古文字,都只是史書上有記載,已經失傳很久了,無從考證。即使有記號,也全是六國的神秘文字,篆文極其奇特,難以辨認。
骨雕紙
甲骨文是指刻在動物骨頭上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見於山東(赤峰、關中等地),是中國最早可識別的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原稱“東夷文字”,後稱“骨雕”,並確定雕刻工具為瑪瑙等銳寶石,形成於距今4600年至3300年間,是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結束以來,著名東夷文化學者、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丁在賢成功地對甲骨文進行了系統破譯,從文字的起源、結構等方面全面論述了與甲骨文、現代漢字的傳承關系,證明了義理是漢字的源頭。
早期甲骨文的特點是骨片上的字很少,很難有超過10字的骨片。字的形狀很有圖案,有些字很復雜,接近繪畫。如果按照文字的六書來劃分,應該只有能指和象形字,處於文字出現的初始時期。
較晚的甲骨文距今約3300-3700年,為嶽石文化時期,商代早中期。後來甲骨文逐漸增多,壹塊骨頭上常見十幾個字,50-60多個字,形成文章。這個時期可能會有壹個認識的詞。字體的象形性逐漸減弱,而象征性增強,與甲骨文相似,證明了後來的甲骨文已經發展為更成熟的文字。其使用壽命的下限與甲骨文直接相關。甲骨文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見到的最早、最系統、最成熟的文字。它形成於殷商時期。早期的陶文因刻在甲骨上而得名。因最早發現於河南安陽小屯殷墟,故又稱“殷墟字”。它最早是由晚清碑刻家王發現,作為中醫的“龍骨”,確定為漢字。又叫甲骨文,因為上面刻的內容大多是占蔔、祭祀儀式等。甲骨文是用比較好的工具刻在堅硬的龜甲和獸骨上的,所以它的特點突出,他的筆畫以直斜為主,中間有彎線。筆畫細而直,刀刃外露。對稱是甲骨文的特點,比如中國人和羊。同時,其形制不夠固定,筆畫較多,書寫方法也有正、反之分,如:足尖書寫或,字雖方正工整,但其書寫程序不壹,有時依刻線而定,筆畫直硬,多見於方筆。
這片甲骨文是商代(約公元前12-11世紀)的遺物,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用刀直接刻在甲骨文上的。字體大小不壹,分支自然白,間距適中,布局合理,整齊。方圓的胖瘦刀法也有區別,每壹個字都是隨物而形,簡單和諧。文淑,又名石鼓文,因周宣王太史書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因刻在石鼓上而得名。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石雕文字,是石雕的始祖。歷經滄桑,石鼓由南向北遷移,幾經波折,大部分文字剝落,只留下幾個清晰的字,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其書法特點是:書法蒼勁自然,筆法蒼勁,結構方正,規範嚴謹,形式較為完整。它繼承了青銅器上的銘文,打開了它下面的篆書。它是金文向篆書過渡的文體。《石鼓文》和《詛咒朱文》是這類散文的代表。
石鼓文,戰國時期秦國的石雕,因其鼓狀而得名。因文字內容又叫獵團,因地名又叫永義刻石。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石刻文字。
石鼓出土於唐代天興三醜院(陜西省寶雞市鳳翔三醜院),歷經滄桑,至今保存完好。為了更好地保護原始鼓,清朝高宗皇帝雕刻了10個鼓,放置在國子監。現在認為鼓在國子監。
石鼓***10,高90厘米,直徑約60厘米,花崗巖,圓頂,平底。每面鼓上都刻有壹首四言詩。由於歷史久遠,壹波三折,石鼓上的字大部分已經剝落,有的石鼓已經消失。
石鼓自出土以來,受到歷代帝王、史家、書法家的青睞,考證、拓片多。自唐代貞觀以來,所有的書法家都以石鼓為手跡。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的“對土地的細致呵護,對草木的細致呵護,對整體的剪裁不勞神,自有其獨到之處”(康不為言)。從字跡來看,筆畫基本渾厚渾圓奔放,結構嚴謹,古樸典雅,是古文向小篆過渡的典範之作,被後世篆書學習者視為真跡。
戰國初期在秦國刻石詛咒楚文。是秦王咒楚文的文章。詳細年代、書刻、人物尚無定論。據說楚文* * *有三塊石頭,其中壹塊是“吳現文”,是余鳳翔最先得到的,有326個字。第二部是《審絕錄文》,首次獲得於甘肅平涼,318字。三是劉在洛陽收藏的《阿佗文》。
《咒楚三篇》不是原石,是後人編抄的。三篇文章風格相近,以“五仙”為主,字跡高超細致,堪比石鼓文。青銅器銘文是指鑄造或雕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稱為鐘鼎文。文字可分凹、凸兩種,凹的用刀刻,呈負字,凸的先用刀刻,再鑄正字。起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金文上的銘文大多是儀式、征服、契約等的記錄。這是壹種繼承甲骨文風格又有新發展的文字。其特點是筆畫簡潔自然,用字瑰麗多彩,字體逐漸工整、雄壯、古樸。但由於字體筆畫不是完全固定的,所以往往會有不同的字、筆畫和書寫風格。目前,刻有銘文的青銅器很多,如潘、毛、潘等。
達丁羽是西周康王時期(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10世紀)的青銅器銘文。清代道光早年出土於陜西省鄢縣李村溝岸,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此鼎高101.9厘米,直徑77.8厘米,重153.5公斤,是迄今為止出土的西周時期最大的知名鼎,耳直而對稱,底圓而柱滿。內壁刻有9行291字,記錄了周康王的23年。在時,他講述了文、吳、成三王的開國經歷和殷亡國的教訓,告誡禹要以先人為榜樣,忠實輔佐皇室。禹謝王之命,鑄此鼎以記之。
大丁羽是西周最重要的青銅器,銘文數量多,字大,筆法方圓。粗細不壹,起止尖圓視情而異,體態嚴謹,瑰麗,精神流暢,造型工整,縱橫疏密相等。它實際上是西周早期青銅器銘文的模型。三維圓盤,也被稱為人馬座圓盤,是西周厲王(公元前857-842年)的壹種時計。它出土於清朝乾隆年間,現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
圓盤高20.6厘米,直徑54.6厘米,銘文19行,357字。季亞仁把土地給了三氏承包,故名。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資料。大字題字,筆法,結字,構圖,隨心所欲,妙趣橫生。大部分的文字都是橫的,這和大部分的銘文都是豎的是不壹樣的。字的重心從左向右突出,給人跳躍感。因此,它的構圖也出現了多種多樣的現象,給人壹種自由優雅的感覺。是西周晚期重要的銘文材料。毛丁公是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的金文鼎。道光於清末出土於陜西岐山縣,現藏於臺灣故宮博物院。丁童高53.8厘米,直徑47.9厘米,腹部呈圓形,腳呈蹄狀。腹部銘文32行497字,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長的青銅器。碑文記著天下四面八方的動亂。周的命令毛協助皇室,給他們食物,酒,衣服,汽車和武器,禮儀用品等。它們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文獻和實物。
碑文筆法嚴謹,結構剛勁單薄,姿態垂直,動作流暢雄壯,構圖自由,真是青銅器銘文中的瑰寶。辣蓼的白蟠是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 782年)的器皿。它出土於陜西省寶雞市郭川區,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盤子呈長方形,長137.2厘米,高39.5厘米,寬86.2厘米,重215.3千克。這是虎杖的沐浴器具,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銅盤。碑文描述郭繼子白受周王之命,征服洛水以東強大的西北部落(匈奴),並因其有功而受到獎賞。題詞是壹首四字韻詩。人物雖大小不壹,但都雍容精致,線條工整,布面飄逸。在書寫用筆上,明顯地把筆放下了壹點,開啟了石鼓文書法風格的先河,在今天的書史上稱為隨筆。《小篆》又名《秦篆》,是秦統壹後宰相李斯編撰的壹部膾炙人口的文字。秦統壹前,由於長期的地區割據,“異音異字”,文字形式很不壹致,壹字多號現象十分嚴重。比如“羊”的寫法就有二十多種,給經濟文化交流的發展帶來很大不便。因此,在統壹錢、軌、度量衡制度的同時,也努力實行“書同行”的政策。《說文解字序》記載“丞相李斯玩弄之,不與合作。司寫《天與天》,車輻命趙高寫《愛歷》,太師命胡武寫《博雪》,都是以史為大璽,或頗存,所謂小璽也。”可見小篆的體系是由大篆演變而來的。李斯在散文寫作的基礎上,化繁為簡,廢除異體字,創造了統壹全國文字的《秦篆》。這種書比較簡化,橫線豎字。這是漢字的壹大進步,是漢字發展史上的壹個重要裏程碑。為後來的楷、李、興、曹等書的變化開辟了廣闊的道路。小篆有的鑄在鐵器上,有的刻在石碑、石碑上。從目前我們看到的實物資料來看,秦篆壹般是鑄刻在鐵器、度量衡、印章、錢幣、詔令上的。有大有小,有自然規律,有凝重的文字,有整齊的枝幹,這是小篆的精髓和代表。他的傳世之作是秦山刻石殘跡,僅存10字。此外,泰山、瑯琊臺拓本存世,惠濟、義山後人代代相傳。據說上面的刻石都是李四寫的。
泰山記得那塊石頭也叫泰山碑。秦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皇帝東遊泰山,丞相李斯所撰。石高4尺,四周鐫刻大字,先帝三詔,二帝壹詔。主要內容是《秦德頌》。字體篆書,原現存戴寺殘石。流傳下來的拓片很多,特點是筆畫圓潤,筆畫流暢,線條鐵;結構端莊嚴謹;字體略長,造型健美;枝子衣著整齊,是小篆的代表。唐李四珍曰:“李四篆書之精,妙在古今。秦王的山和皇帝的法令,富友的千強弩,石灣的洪鐘,都是學者的傑作。也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嶧山石刻,俗稱嶧山碑,立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嶧山(山東省鄒縣)上,丞相李斯傳世為小篆。內容前為始皇帝聖旨,144字,“嶽皇帝”後為二皇帝聖旨,共79字,字略小。第二個聖旨刻於公元前209年。它的石頭早已遺失。目前我們看到的是後模仿。秦篆的古拙筆法雖失,但其筆觸清晰蒼勁,對研究篆書藝術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秦詔》成書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記載了秦始皇頒布的詔書內容。他的筆畫蒼勁,文風自由,大小壹致,隨遇而安;字裏行間,時而疏時而密,雖不工整,前後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