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流行《情不自禁》。在報紙上,在電視上,妳控制不住自己。央視壹個叫白的名嘴在主持過程中也用到了這個詞,說了兩遍,但說的是不能“自己”。我也閑著沒事,就打了本欄目的熱線,電話那頭是個男的。當我問白某某說“我做不了自己”是什麽意思?對方很奇怪,似乎覺得我在惡搞,說我不能做自己,僅此而已。反而讓我哭笑不得。我只好耐心地充當小學老師,告訴他“有”的本義是完成。激動”或“難過”的意思是~ ~沒完沒了。同樣,“控制不住自己”就是壹時控制不住自己。”“幾”、“幾”、“四”是三個相近的詞,但它們各自的意思是不相關的。所以,我不知道妳把《不能做自己》讀成《不能做自己》是想說什麽。
沒想到,對方畢竟是電視媒體巨頭,壹點感謝的意思都沒有,只是簡單的說了壹句需要再查看壹下視頻。顯然,恐怕不僅僅是主持人讀《不能做自己》,就連那個欄目的主編、總編都覺得這樣讀沒什麽不好。所以下意識的控制不住自己。
這至少反映了三個問題:
第壹,雖然有相當壹部分媒體人畢業於所謂的名牌大學,但是他們的漢語言文學基本功確實不夠;
第二,我不想動腦子,求解答。很多詞匯和短語都是理所當然的,比如把纖維(仙音)讀成了千次元,把機械(漏音)讀成了機器響,把生肖(校音)讀成了生滅,甚至北京地方電視臺的主持人居然把“顏(音)山”讀成了顏(厭)山。這個清單還在繼續。真心建議各位媒體人手邊都有壹本《新華字典》,經常翻翻。
第三,沒有社會責任感,缺乏對觀眾最起碼的尊重。許多中小學生振振有詞地爭辯說,某某電視臺的某某都這麽認為。還是錯的嗎?誤導孩子是什麽意思?什麽叫無止境的傷害這就是壹個例子。
可以看出,如今,最好的智力體操不是智力遊戲,也不是像蕭薔填字遊戲這樣的文字遊戲。其實很簡單。妳只需要看電視。如果有壹個小學生和妳壹起看,妳不僅要幫他檢查節目內容,還要隨時告訴他,他把單詞讀錯了,應該這樣念。那個字幕拼錯了。應該這麽寫。多麽生動的現場教學啊!
不要小看電視的健腦功能。絕對是考驗智慧,考驗閱歷,考驗妳的文化水平。也許,再過幾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商務印書館新華字典編委會都將成為某臺的下屬機構,根據名嘴發音形成的既定事實,對漢字的意義和讀音進行校正。
電視,多麽偉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