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孩子在學英語的時候,家長應該註意什麽?

孩子在學英語的時候,家長應該註意什麽?

家長關註和重點關註的三件事是:讓孩子愛學英語,會學英語,會學英語。1.重視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人們耳熟能詳,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常常被家長忽略。壹些家長經常進行的教育內容是“英語的重要性”:給孩子講國家建設、個人前途,甚至未來收入;還有,說說妳過去是怎麽死記硬背的——“頭懸梁,錐咬”;或者說說當年怎麽學不會,後悔生不逢時。不知道嗎,因為孩子還小,想不到那麽遠,也不想被“吊著,咬著”;此外,壹些家長還經常采取“說教”和嘮叨的方式。如果他們每天說得太多,他們的孩子會感到厭煩。久而久之,他們甚至產生了“逆反心理”。他們說:“妳要我學,妳壹直嘮叨,我不學,也不為妳學。”父母所有的心血都白費了。

對於孩子來說,首先是要讓他們覺得學英語好玩有趣,用英語交流很有用。他們只有被學習的樂趣牢牢吸引,才能堅持學習,才能學得更好。

2.配合教學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支持和幫助孩子準備教具,和老師壹起制作學習工具。例如,動物玩具、車船模型和圖片都是有用的教具。另壹個例子是這樣的,當孩子學習“地點”和“方位”等相關單詞或句子時,壹些父母會更有效地幫助他們制作兩套學習工具,如“這個”、“那個”和“這裏/那裏”。如果把兩個相同的教具放在不同的距離,“可以更形象地表達出來。特別值得註意的是,在準備這些教具和學習工具的過程中,孩子們是主動參與學習的,也就是進行有效的學習和復習。

(2)鼓勵孩子大膽地和他們壹起做動作。如打招呼、禮貌的語言回應、玩玩偶之家等遊戲、畫畫、塗色、切割、拼寫,不僅是有效的學習,也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切交流。

(3)鼓勵孩子聯系實際生活學習。如果在家居用品上貼上英文標簽,全家壹起學;去公園和商店時,復習相關單詞和句子;主動與外賓交談。

(4)珍惜孩子得到的小獎品、小制作。在孩子的“學習角”展示孩子上課得到的小紅花、紅旗;展示他們的證書和獎品,適當邀請親朋好友去看望,會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家長還可以按照承諾,在孩子積累到壹定數量的“小獎”後,給孩子玩具等“大獎”,鼓勵孩子繼續努力。

(5)堅持鼓勵,不加也不批評,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正因如此,家長千萬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其他孩子比較,說“妳看人家總是拿前幾,妳呢”...要知道,每個孩子的基礎、身體、愛好,尤其是語言能力都不壹樣,甚至差別很大,隨便比較只會降低他的學習興趣;此外,無論是課本還是磁帶,都有“談說唱唱”的部分,這是孩子們喜歡的內容和形式,也容易學習和記憶。它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們經常放學後唱歌。可以說,這是上課的延續,應該得到家長的表揚,但很多家長對此視而不見,往往急於問“今天學了什麽”“學了沒有”,這樣會立刻遏制孩子的積極性。另壹方面,如果父母喜歡聽孩子唱歌,並開心地誇獎孩子,會進壹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且大部分孩子在課堂上“口若懸河”,跟父母說會,但在家裏往往“不會”。這是因為課堂有特定的語言環境,他們剛剛學過,練過。離開老師和教室當然會不壹樣。家長要理解他們,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多聽錄音,不要批評他們,更不要責備他們。

(6)學校更換老師時,要及時配合孩子的工作。孩子,尤其是幼兒,往往對先教的老師特別喜歡和支持,對後來接手的老師也比較難以接受,業余學校換老師的情況也經常發生。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壹定要及時說明改變的原因,尤其是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每個人都會遇到這種不如自己所願的事情。他們要很快適應自己,不要太在意,等等。如果任其發展,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情緒。

(7)向孩子學習,拜其為師,也會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認真學習的程度。和爸爸媽媽壹起學習,教奶奶英語,會讓孩子開心,但是家長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最好是每天壹刻鐘,以示認真和誠意。實踐證明,輕松愉快的學習可以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興趣、積極性和潛力,從而增強記憶效果,掌握運用外語的能力;相反,枯燥、乏味、緊張的學習只能抑制思維活動,降低學習效果。我們提出以上的壹些方法,是為了幫助家長在課後給孩子創造壹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讓孩子喜歡上學習英語。可以說,孩子要想學好,首先要讓孩子“熱愛學習”,“享受學習”,這是現代教育反復強調的。

3.養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

(1)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聽錄音。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繪制的第壹條“遺忘曲線”表明,人最初的遺忘曲線對於所學過的材料是“急劇下降”的,但隨著時間的進展逐漸變慢,也就是說,遺忘是“先快後慢”的,這提醒人們要把握“及時復習”。心理學家還告訴人們,如果我們對不相關的材料采取“部分記憶”,如外語中的單詞、短語和句子,最好先記住壹部分,然後再記住另壹部分。由此,家長最好在孩子放學回家後,給孩子播放壹段錄音。以劍橋少兒英語教材為例。可以先放對話部分,重復幾遍,讓孩子反復聽,反復說。然後把關鍵詞或者句子放幾遍,再放“邊說邊唱”部分把十分鐘分成三部分;及時復習剛學過的課本,讓孩子聽、說、唱,時間不長但很有趣,比兩天後剛上課前復習,或者壹放錄音就不理要好得多。當然,早起後和睡覺前,在孩子洗漱時播放壹段錄音,如果長期堅持,會有可喜的效果。這樣做,也是為了從小培養孩子掌握科學學習方法的意識和能力。關於如何提高理解、記憶和應用知識的效果,教育心理學家有很多研究和成果。可以參考相關書籍。

還有,對於初學者和孩子來說,學習英語不強調讀、拼、寫,主要是加強“聽”和“說”的訓練。就像嬰兒不會說話壹樣,先學會聽是先進行潛在語言發展的過程,所以他們可以先理解並做出簡單的反應,比如辨認某人、某物或某物,或者副業。畫畫等。,或者用肢體動作來回應,也就是進行初步的交流。如果他們能理解並回應,他們會感興趣,會有成功感;讀寫字母也相應落後,寫句子更是落後。所以在少兒英語教學中,首先是加強聽力訓練和口語訓練,然後才是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英語聽說能力差,交際能力差,這是過去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現代少兒英語教學中應該加以改善。為此,家長壹定要配合學校要求孩子,不要操之過急,不要要求“四項技能”,即同時註重聽、說、讀、寫,不要告訴孩子語法知識,而是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聽,多聽純正的英語,習慣聽配樂,註意語音、語調、聲調的正確,多聽幾遍,聽清楚後,跟進,照做。多聽多說能讓孩子盡快“脫口而出”。“出口成句”(哪怕是壹兩個詞代表的句子),因為句子是語言的最小單位。

另外,由於漢語有四個聲調,所以英語有不同的發音要求,比如“長音”、“短音”、“雙元音”。要註意學習,發音要正確,否則學不到地道的英語。

(2)培養孩子上課註意聽課,尤其是老師的嘴型、動作、姿勢。

我們做過的調查顯示,大部分家長在家裏都會問孩子“妳今天考了幾分”或者“妳聽話嗎”,卻不知這樣的關心只能讓孩子認為學習是為了成績,只是給家長解釋壹個分數,或者只是隨意回答“聽話”。如果家長問“妳今天學什麽新課”“老師問什麽問題”“妳能教我說話嗎”等既具體又有啟發性的問題,經常這樣做可以督促孩子上課專心聽講,養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學英語,有壹個正確的口型和發音位置很重要,上課註意老師的口型很重要。

另外,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和進行交流的,所以常常伴隨著語氣、動作和姿勢,特別是在表達人、主客體、方位和情感時。研究表明,人們在交流時,肢體語言占55%,語音語言占45%,這也是為什麽聽錄音報告的效果遠不如現場聽說話者本人的效果。這也說明了學習英語時註意老師的姿勢、動作、體態是非常重要的。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壹種巨大而持久的力量。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是靠習慣的力量完成的,好習慣是可以培養的。所以,“養成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環節,也應該是每壹個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重視和掌握的重要內容和環節。國內外壹些研究者指出,三到八歲是學習壹門外語的關鍵期,人們壹致認為嬰兒期和兒童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因此,可以說,在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家長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或取得好成績要重要得多(4)聯系實際。

4.培養孩子學好英語的良好內部因素,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父母要善於培養和保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家長不要期望過高,要正確對待考試成績和證書。

(2)要“縱向比較”,看孩子自己的進步,不要和“優等生”比。

(3)要鼓勵、關心甚至參與孩子的學習,最好不要在學習問題上批評孩子,更不能冷嘲熱諷、謾罵。

心理學家還做過另壹個實驗:他們把壹個高智商的學生班交給壹個高智商的老師,但這個老師的性格冷漠粗暴。壹年後,這個班學生的平均智商下降了20;同時把壹個中等智商的學生給了壹個中等智商的老師,但是老師的性格是既熱情又有耐心。壹年後,這個班的學生智商提高了20。這個實驗也證實了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尊重和鼓勵,可以激活和促進孩子腦細胞的積極活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這再壹次提醒家長要鼓勵孩子學習英語,多鼓勵孩子多聽、多說話、多舉手、多表演,而不是對孩子吹毛求疵、嘮嘮叨叨、冷嘲熱諷,或者冷漠、無動於衷。

(4)培養孩子的堅持、毅力和承受困難、挫折的能力。

雖然目前的英語教學活動生動有趣,但小學生很難占用課余時間長時間玩耍,也很難在晚上或周末甚至假期上英語課。家長鼓勵他們不要隨便請假或缺課,這不僅有利於學好英語,還可以培養孩子堅持做事的良好性格。5.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1)物質條件好

這在普通家庭並不難做到。也就是讓孩子有自己的學習場所。如果沒有單獨的房間,應該給他們壹個“學習角”,裏面有書架、錄音機和其他設備。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這比物質條件更重要,直接影響孩子情緒智商的發展。主要包括這些方面:

首先,和諧的夫妻家庭關系,和諧的親子關系。這是基於相互關心和尊重。它讓孩子有安全感,可以安心學習;能讓孩子覺得對家庭有責任,有擔當。據國內外多項調查顯示,父母經常吵架,尤其是父母離婚後,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孩子表現出自卑、膽怯、偏執、不合群等心理障礙,極大地影響和幹擾了他們的學習和成長。我們呼籲為孩子創造壹個和諧的家庭!

其次,鼓勵孩子好好學習,多提問,鼓勵大家互相學習。當有不懂也看不懂的問題時,家長和孩子可以壹起查字典,查資料。這樣做只會提升父母的威信,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給家庭增加很多樂趣。

第三,父母的好榜樣。我們知道,兒童期的孩子壹般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這個時候,父母對學習的態度,尤其是行為,會極大地影響孩子。父母喜歡讀書看報,尤其是學習新事物、緊跟新時代的觀念和行為,對沒有受過教育的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最長久的、影響最深遠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