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森林傳承中有壹位老師叫“阿江·瑪哈布瓦”,是很多人公認的阿羅漢大圓滿。他在關於修行的論述中提到,在他的前半生中,他有很長壹段時間錯誤地認為人類的覺知是真實的、靜止的,這是我們的終極依據。當妳體會到所謂的真心,那就叫開悟。直到修行後期,他才恍然大悟,按照自己的教導,即使這樣也是“無明”的表現。
其實他的說法是符合原著經典的。原經典說:有意識的心是無常的,因為它的無常非常微妙,很難觀察到。所以普通修行者很容易看出現象在變,覺察到的現象是無常的。但認為背後有壹種可觀察到的覺知,是“無常”和“誠”的。大乘佛教有壹些經典,受印度教“真善美恒心”觀念的影響,認為它有這樣壹種“非無常”的覺知功能。因此,許多新的經典被開發出來以呼應這種說法。例如,中國人寫的《楞嚴經》中有壹句著名的“七誌”:
佛陀帶著他的父親凈飯王來到橫河,告訴他佛法。
佛陀:“妳年輕的時候,來到橫河,看到了這條恒河,是嗎?”」
凈飯王:“是的。」
佛說:“妳現在這麽大了,到了橫河,還看到這條恒河吧?”」
凈飯王:“是!」
佛曰:“請問這恒河是同壹條河還是變了?”?」
凈飯王:“當然,恒河壹直在變,水壹直在流!」
《楞嚴經》上說,佛陀說:恒河雖動,所見之“澄明”未變,不因妳老而變。
《楞嚴經》也表達了“誠”的概念。也就是說,現象是無常的,但有壹個本體是可以感知的,是不變的。按照它的說法,修行的目的就是用這樣的真誠去發現和認同。另外,中國的禪宗,尤其是晚唐兩宋以後發展起來的禪宗,受六祖《壇經》影響很大,都接受了這種思想。有句話叫“六識辨六門,心不能總染”;“主人”;有《六祖壇經》中提到的“佛日今前”、“慧日生”等概念。它意味著在我們的內心和身體裏有這樣壹種不朽的感覺。
另壹方面,在原始經典中,佛陀時代其實有很多異端,覺悟和覺知被視為誠意。某些外道修煉的最高成就是“知識無界”的修煉,也就是把心從被感知的對象中抽離出來,然後回到那種感覺像是光明的、靜止不動的意識中。不斷伴隨著這種覺知,以此為本體,以此為誠。當時因為心執著於它,依賴於覺知的功能,所以把這裏當成了家,進入了某種程度的定居和意境,進入了所謂的對現實的認識,也就是所謂的“知無界”。
但按照佛陀的解釋和理解,其實“知無量之地”並不等同於解脫。簡單來說,覺知的作用是無常的。很多外道人是看不到無常的,因為它的無常非常微妙,不容易覺察。當我們的心依戀的功能是無常的時候,那麽無常讓我們痛苦,而痛苦不是我,所以這不是壹個安全的家。當妳的心依賴這個地方的時候,妳會發現,它終究是不可靠的!
為什麽「知無涯」或「覺知」不是「誠意」?原來經典的壹句話是:因為覺知是壹種“有為法”。為什麽覺知的作用被稱為「有為法」?因為意識和覺察必須通過動態的思維和動機產生,註意力要轉移到壹個對象上。只有通過這些努力和活動,意識的功能才能產生。意識的作用和境界會隨著活動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緣起法中,佛陀說:“不知故,方知故。”。“心靈感應”的含義是意識的功能受到其他心理活動的制約。
此外,在中央97經或其他經中,佛陀也說有些人把“心安”誤認為“誠心”。“心安”是壹種感覺好像靜止不動的意境。心能覺苦,但不以苦為痛;頭腦可以意識到幸福,但它不會產生幸福和對幸福的貪婪。心能如實地聽聲音、看事物、聞事物,但不容易受境界的影響。這種作用、功夫、技巧,佛教術語叫“upekkhā”。在佛陀的解釋裏,也是無常法,是建築法。所以在佛陀的解脫秩序中,他從來沒有以心安為心。最終,我們必須用離開的喜悅取代平攝的快樂,這樣我們才能融入這個世界。
被誤解的佛陀
很多提出“誠”的理論,比如後世的壹些佛經或論著,認為他們的“真、唯心”概念具有特定的、不可移動的、可靠的覺知功能。他們爭辯說,即使是最初的佛經也有他們自己的觀點。他們的證據往往來自對以下原始經文的誤解。
經文僧!心是純凈的極光,卻摻雜了客人的煩惱,沒有沒有氣味的奇生,所以我說,沒有氣味的奇生,是沒有培養心的。和尚們!有心者,是極光中清凈者,能除客之煩惱,而聞聖徒者,能如實解決,所以我說聞聖徒者修心。
——增支經1.49-51傳到南方。
如果不理解這段話的語境和它所使用的術語的特殊含義,很容易把它和後世的壹些,比如禪宗,後期的“真唯心主義”的經典結合起來。比如印度晚期有壹部佛經《Tathāgatagarbha Sutra》(如來經),裏面說:心如金礦,修行如在陶器中提煉金礦,去除雜草,保存寶石,修行的最終結果是純金。它還提出了其他的例子,包括我們像心壹樣真實,像太陽壹樣;煩惱就像雲霧,遮住了太陽。修行就是把雲煙撥開,讓太陽原本的光芒重新顯露出來。這種觀念,尤其是東亞佛教和漢傳佛教的影響,是深刻而深遠的!即使在今天,許多在臺灣省推廣原始佛教的中文老師,仍然無法避免這種想法。這段話到底是什麽意思?
第壹,後人對這段經文的解釋,和“上座”說壹樣,指的是“bhava ga”,類似於現代人所說的“潛意識”。有壹顆持續不斷的心,潛伏在浮面的作用下。當然,經典中找不到“走神”這種表達。純粹是佛教新發明的概念和詞匯。其實部委派的解釋很有問題。因為按照部裏的說法,“走神”應該是中性或者混合,甚至是我慢的根源。說這樣的分神是“極光網”沒有意義~很幹凈!
再者,這段話裏提到了“修心”這個詞。巴利文的用法是“bhavati”,名詞是“bhavana”。意思是:四心之三命~“心命”。內容是:如何讓心超越煩惱,超越清凈狀態?不斷地把心靈從汙穢煩惱中釋放出來,就能越來越明白“苦、定、滅、道”的“道”。所以這裏的“修心”指的是“養心”。也包括如何在色界修行禪,如何解脫。如果繼續往下看,妳會發現意義會更明顯。
這本書使用了另壹個術語:“upak kilesa”。《中原七經》、《二十四經》明確解釋“客憂與人”是指在色界修持禪意時,可能會遇到心中的“五蓋”,如貪、懼、無條理、嗜睡、優柔寡斷,會削弱智慧,阻礙四心修行。這些障礙(汙染)會阻止心靈進入高穩定、高觀察、極大舒適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顧客追隨煩惱”。如果妳明白了這壹點,妳就會知道這段話根本不是在討論形而上和本體論的心。我們說的不是心的本體,而是極光到底幹凈不幹凈。同樣,也不是現在臺灣省的禪宗、後世真正的唯心主義者、最原始的佛教老師所說的“誠”。
不是說“心的本性”,而是因為通過心的修煉,心不再被“顧客的煩惱”所汙染,心變得很幹凈。這裏的“幹凈”不是指赤子之心或者本色。指的是下面這種相對清凈的狀態:進入第四禪定,心沒有了五蓋的負擔,心變得很有用,很適合修行。
所以,從這段話的上下文可以看出,這裏的“清凈心”並不等同於“涅槃解脫”。妳不會得到涅槃解脫,因為妳達到了這種純粹的程度。要達到這種程度的清凈,也不過是做到了四念,有了非常好的底子,做到了禪,僅此而已。
華中七經和二十四經也用這個詞匯,詞匯的內容理解得很清楚。比如《中原七經》中提到的,當心不被障礙汙染時,就進入了第壹禪,甚至第四禪,這是壹種無極光的心。《中原二十四經·七車經》講的是“清凈心知”,意思是通過修行,心變得非常平和,沒有雜質和障礙,不是純粹的佛性。但是,這只是七車經的壹個階段,離涅槃還有壹段距離。
佛陀從來不談“本體”,也不談人性是善是惡。但從“行為主義”的角度來看,所謂善或惡,是壹種通過制約和動機的構造方法。佛陀關心的是:什麽是真正的善?什麽是真正的邪惡?如何行善除惡?什麽樣的善能帶來更長久更可靠的幸福?如何高效徹底地消除罪惡的根源?所以後世的佛教徒說,修行就是要恢復我們的本心,我們的本心。這種說法可能是對佛祖的極大誤解!
朱北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