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可以提供壹些漢服的資料嗎?

可以提供壹些漢服的資料嗎?

漢服簡考-作者:張漢服簡考張*

2004年6月5438+10月初,《聯合早報》報道了壹群年輕人穿著“漢服”祭祀袁崇煥將軍的故事,引起軒然大波[1]。他們穿著類似電視劇的服裝,稱之為“漢服”。網絡上關於“漢服”的爭論異常激烈,反對的觀點比比皆是。有人認為“漢服”是個偽命題,也有人認為“漢服”是中華復興的標誌。所以,無論是被炒作的概念,還是中國的文化圖騰,筆者對“漢服”壹詞的來源做了壹個粗略的梳理。

翻遍字典詞典,沒有詞條解釋,甚至沒有論文討論。似乎大家都更喜歡用“古裝”,避免用“漢服”[2]。從字面上看,這是壹個正式的限制性短語。“衣”即“衣”、“衣”、“服”[3];前壹個“漢”是限定詞,表示“福”的外延僅限於“漢”的義的範圍。換句話說,“漢服”屬於“服裝”的概念,是壹個特定的分支,具有“服裝”的壹般屬性。

那麽“漢服”本身的具體含義是什麽呢?是“漢”和“賦”的簡單相加嗎?我們從文獻中尋找答案。

先秦時期,華夏族區別於其他文化群體的標誌之壹是其外在形象。人們把這個與胡夫相對的概念叫做“衣”,如“黃帝垂衣治天下”[4],“蜉蝣之羽衣冠楚楚”[5]這也是“華夏”這個名字的由來。《尚書正義》註《華夏》:“章華加冕,謂之華,大國謂之夏。”《左傳》?十年丁公》舒雲:“中國有大禮,故稱夏;章衣之美,謂之華。”即使到了唐朝以後,人們還是用“漢服”來區分“胡服”,如“漢服沈郁,弓為茂草”[6],“改漢服為胡,改風雅入鄭”[7]。

先秦兩漢時期,人們通常用“衣”來指代漢服[8]。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奪我衣而楚之,奪我地而合之。”[9]因此,中國享有“衣冠楚楚的古國”的美譽。

與“漢服”詞匯相關的記載,最早見於《漢書》卷九十六《西域傳》:“後人來賀,漢室服制歸其國,治其宮,大鬧周衛。”這裏的“漢”字主要是指漢代,是指漢代的服飾禮儀制度。值得壹提的是,漢代繼承了秦朝的制度[10],服飾是在先秦服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漢服制”也就是“漢服制”。

到了唐朝,漢服又有了新名字“唐裝”[11],比如“千人拜泣...今子孫未忘唐裝,朝廷猶記。”士兵什麽時候來?"[12]"公主開始脫下唐裝,換上胡服。她侍候著她,出門前朝西鞠躬。”[13]再比如白居易的《縛戎蠻》,裏面說“我謫居四十年,披裘裘。只有字在庭,衣整巾藏淚。“把吐蕃服飾和唐裝比較壹下,把穿唐裝和《漢禮》聯系起來;元稹也寫過《縛叢林人》:“眼望東方姚雲,斷腸人對著梳子。“前壹句形容的是唐朝的心,後壹句‘梳漢發’不過是簪禮的別稱。所以,狹義的唐裝或唐裝是指漢服。

漢代以後,人們逐漸用“漢人”壹詞來指代中國人。正如胡人的傳統服裝被稱為“胡夫”,漢族的傳統服裝也有相應的名稱“漢服”。這個詞的基本內涵也是固定的,就是漢族的傳統服飾,比如“漢商滿,土生土長綾人,在鐵橋。只有朝霞裹頭,我比尚同漢服。”[14]起初是其他民族對漢族傳統服飾的稱呼,後成為漢族自我認同的文化符號,如“贊羌、渾中屯盤口...作弄漢人,喚邢君亞兵,入吳山寶雞,燒聚落,略牧畜,丁壯,殺老人小孩,斷其手,剜其眼,而去。”【15】雖然制服有唐朝和漢朝兩種樣式,但是“漢服”這個詞已經有了完整的定義。

宋元明時期,壹些外國統治者明確用“漢服”指代漢族服飾。比如“遼太宗入晉後,皇帝和南班漢官都用漢服;皇太後和北契丹朝臣用的都是國服,他們的漢服是五代兩晉的遺風。”[16]元代修訂《遼史》時,甚至專門為漢賦創制了壹篇“漢賦篇”(《遼史》卷五十六二漢賦篇)。

到了近代,漢服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區分尊卑貴賤的工具,還具有標誌民族和國家存亡的功能。比如晉下令“剃發更衣”,還不如晉死,所以李妙等人不會死。明太祖朱元璋把蒙古人趕回漠北,在南靖定居,當即下令傅毅,“壬子,聖旨在唐”[17],也是這個道理。

清兵入關的第壹件事就是“剃頭換衣”,“剃頭”是針對“束發、纓、冠”的;“傅毅”針對的是“橫領右翻領寬袍大袖”[18]。明朝也是壹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滿清統治者知道漢人服飾和滿人服飾的巨大差異,比如清朝的選秀?《太子戴珊三傳·克勤郡王傳》卷二壹六寫道:“議取錦州,命貝勒聯合四千兵,令易漢府與大壽合兵壹潰,夜奔錦州。”再比如《清史稿》?卷493傳第28號宋傳:“輝南、北麓諸市造反,煽動變局。8月29日,哈密漢安土匪馬、馬歡等。燒毀並洗劫了附屬城市的村莊。伯西爾、戶部尚書引二人回丁作戰,斬了兇兆,滅了余黨,賞黃韁以表功。”這就是為什麽“漢服”是用來指“漢族服裝”,而不是“莊鳴”。

“漢服”是政治壓迫清朝的過濾詞,屬於文字獄的政治問題。考證堂經歷雜記:“功德嚴禁,方巾(漢服的壹種帽子)天下禁。無平頂帽者,私居時披方巾,秦川二子窺眾,即數十棍,話題稀疏。

從符號學的角度來看,滿清統治者通過禁止漢服的能指來抹殺漢服的能指。形式層面的消失最終導致意義層面的喪失。語言上,“漢服”有自己的語言形式但沒有語義,“禮服”、“唐裝”、“漢服”等詞匯也失去了實質性的支撐,成為偽概念。直到辛亥革命後,才突破了政治強制的禁區,變成了文化問題。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在五月二十三日(民國三年,1914)寫給賈殷的信中寫道:“今日送舊衣服作紀念...Si的衣服是日本做的,我和過去的同事壹起倡導正氣,叫日本縫紉的人來做。日本人的衣服有圓規和標簽,標的是‘漢’。到現在已經十年了。”

綜上所述,“漢服”既有“服飾”的壹般屬性,又有“民族”的突出屬性。所以確切地說,“漢服”屬於“國服”的概念,全稱是中國傳統服飾,是世界上幾百種民族服飾中的壹種。從其出現的歷程來看,漢服、衣服、唐服(唐裝)及其衍生都是“漢服”的舊稱。

隨著中國的崛起,興起了“唐裝”潮流。這件“唐裝”和那件不壹樣,是對人民不合適的稱呼。理論上無法證明改良外套是唐裝的延續。而且用改良的馬褂作為廣義唐裝的論據是極不恰當的,因為廣義唐裝等於國服,而中國是多民族國家,用壹個民族的服飾來代表其他民族是違憲的。

漢服並沒有隨著禁令的失效而復蘇。時至今日,“漢服”仍被誤解為“古裝”,與原意相去甚遠。更有甚者,與漢服息息相關的“唐裝”“華服”等名詞,由於缺乏骨幹支撐[19]而成為壹個有內涵有外延的混亂空洞的概念,中國人尤其是漢族人在選擇自己的民族服飾時也十分尷尬。比如2004年56個民族的金花聯歡晚會,漢族金花呂晶晶因為不知道什麽是“漢族傳統服飾”,只能在其他55個身著西式黑色晚禮服的民族服飾女孩中。[20]

好在現在有大陸民眾復興漢服的呼聲,並付諸行動。筆者給它下了壹個定義,希望方嘉能指正。

漢族傳統服飾(簡稱“漢服”)主要是指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中華民族(漢代以後又稱為漢族)主要聚居區,經過自然演變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族風格和性格的傳統服飾和裝飾體系,與其他民族有明顯區別。換句話說,“漢族傳統服飾(漢服)”是在“華夏-漢族”族群所穿服飾的基礎上,從夏商周到明代自然演變而來的壹系列具有明顯獨特風格的服飾的總體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