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為切割輸出或切割輸出。每次切割的單株產量。單位為克/(噸)。壹定時期內的平均單株產量常作為評價品種、膠園產膠潛力和割膠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指標。
單位面積產量
壹段時間內(通常為壹年)單位面積的平均幹膠產量。壹般單位為每667m2 (kg)或kg/hm2產量。單位面積產量與單株年產量和可割株數有關,是評價品種、膠園橡膠生產潛力和割膠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指標。
相對產量增加
後期和前期的增量占前期產量的百分比。計算公式如下:相對收益率漲幅(%) =(後期收益率-前期收益率)/前期收益率100%。
實際產量增長率
處理區和對照區的相對增產差異。計算公式如下:實際增產率(%) =處理區相對增產率(%)-對照區相對增產率(%)
凈產量增長率
處理區和對照區測後和測前產量之比減去100%。計算公式如下:凈增產率(%) =(試驗區試後產量/試驗區試前產量)-(對照區試後產量/對照區試前產量)100%-100%。
攻絲深度指數
指定攻絲深度的臨界值。根據規定,刺激割膠制度PR107對較耐刺激品種不小於1.8mm,不小於2.0mm對刺激耐受性較差的品種,如RRIM600。非刺激割膠樹為1.2 ~ 1.8 mm。
樹皮消耗指數
每把刀和每年消耗的指定橡膠量。根據規定,對於D2 ~ 3切削,公刀每次切削的皮耗不大於1.4mm,母螺紋不大於1.8mm;每次切割;D4切割系統為1.6mm和2.0mm分別是;d5切割系統分別為1.7mm和2.1mm。按年規定計算皮耗,每年采伐前在樹上做標記,停止采伐時每月和每年測量皮耗。
死皮率指數
指定單位時間內增加的死樹比例。《NY/T1088—2006橡膠樹割膠技術規範》規定當年4級以上死皮添加率不得超過0.5%。
創傷率指數
單位時間內新受害樹木的比例。根據NY/T1088—2006《橡膠樹割膠技術規範》,特傷率應小於5%,重傷率應小於20%。生產中采用每月刷漆檢查,每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