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因起源於江蘇昆山而得名。它與發源於浙江的海晏戲、余姚腔戲、弋陽腔並稱為明代四大戲曲劇種,屬於南方戲曲體系。
昆曲是中國壹種古老的劇種。它最初簡稱為昆山腔或昆曲。從清朝開始就叫昆曲,現在也叫昆曲。昆曲的伴奏樂器主要是,輔以笙、簫、嗩吶、三弦和琵琶(也有打擊樂)。
昆曲的表演也有其獨特的體系和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唱跳結合巧妙和諧。該劇於2006年5月6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2006年5月20日,昆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曲牌是昆曲中最基本的演唱單位。
據民國趣學大師吳梅統計,南曲牌有4000多支,北曲牌有65438+萬支。常用的只有200多種。
最受歡迎的南方歌曲是《步步嬌》,《花園》中的《皂袍》,《好姐姐》,《懶畫眉》和《秦調》中的《袁超之歌》。這兩部劇也是用來給男女演員打基礎的。
所以昆曲中有“女學“園“,男學“琴條“的說法。昆曲唱腔的特點是“依詞而唱”,依詞而唱,在唱腔上有壹定的風格。與其他劇種不同的是,它可以根據演員的個人條件隨意演奏,但有四個嚴格的設置:調音、定調、定板和定譜。
在演唱技巧上,昆曲註重聲音的控制、節奏和發音的快慢,有“間隙”“重疊”“嘆息”“謔”的區分和各種角色的個性演唱。昆曲的樂器比較齊全,壹般由管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組成。主要樂器是笛子,還有笙、簫、三弦和琵琶。
昆曲表演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唱跳結合巧妙和諧。昆曲是唱、跳、引、說等各種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綜合藝術。
昆曲的音準也很有特色。因為昆曲是從吳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它的發音具有吳儂軟語的特點。其中,醜角也有壹種以吳語為基礎的地方白,如蘇白和揚州白。吳中地區的這種市井語言生活氣息濃厚,常用快板韻白,很有特色。
由於早期昆曲屬於南戲體系,它繼承了南戲的角色體系,同時吸收了北方雜劇的長處,有七個基本角色:生、旦、純、醜、洋、粘。早期作品《浣紗記》體現了昆曲初級階段的角色分支方法,即它既沿襲了南戲的七句臺詞,又借鑒了元雜劇中小莫和肖丹的設置方法,甚至更多。隨著表演藝術的發展,昆曲中的角色劃分也越來越細致。
在賈和道之間,昆曲的角色業務將最初的“江湖十二角色”與後來出現的更精細的分工結合在壹起。在“生、丹、純、醜”五大業務下,又細分為二十小行,稱為“二十宅”。在中國大陸,有六個專業昆劇團,即江蘇省蘇坤劇團(成立於1956年,前身是蘇州蘇坤劇團,2001年更名為江蘇省蘇州昆劇團)、江蘇省昆劇團、上海昆劇團、杭州浙江昆劇團、京北昆劇團、郴州湖南昆劇團和浙江永嘉昆劇團,合稱“六劇團(院)”。
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昆曲積累了大量的舞臺劇目。其中,有影響和經常演出的戲劇有:王世貞的《馮明集》、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柯南集》和沈靜的《衣》。
、李漁的《玉簪記》、朱的《十五關》、孔的《桃花扇》、洪升的《長生殿》,以及其他壹些著名的折子戲,如《遊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懷古》。魏良輔、俞振飛、田瑞亭等著名昆曲演員。
現在,北方昆曲劇院的院長華王很有名。昆曲因其特點不可能在當今世界大紅大紫,也不可能恢復昔日的輝煌。然而,作為中國文化的瑰寶和世界遺產,我們有責任將其傳承下去並繼續發揚光大。
註:以上節選自百度百科,供大家參考。。
2.昆曲基礎知識
昆曲藝術已經積累了數百年。它是中國最古老的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劇種之壹。關於它的研究、材料和討論是巨大的。1 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稱號授予世界不同地區首批19項文化表現形式,中國昆曲以全票通過的方式獲得殊榮。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簡稱“昆曲”,自清代以來壹直被稱為“昆曲”,現在被稱為“昆曲”。“昆山話”產生於元末明初(14世紀中葉)的江蘇昆山,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昆山腔”始於民歌和小曲。明代嘉靖、嘉慶時期(1522—1572)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昆山腔進行了改革,使之更加委婉、細膩、流暢、悠遠,並稱之為“水墨戲”。
之後,音樂家、戲劇家梁晨宇根據昆山腔的特點創作了第壹部昆曲傳奇《浣紗記》。因此也擴大了昆曲的影響力。
壹些作家努力用昆曲的新聲音書寫傳奇,昆山腔壹時名聲大噪。到了明朝萬歷年間,昆曲從吳中流傳到江浙,再到全國,形成了壹個全國性的劇種,當時稱為“官戲”。從“明-天啟”到“清-康熙”末年(1621-1722),昆曲達到了頂峰,成為當時的流行歌曲。
“家家【收拾】,戶戶【不提防】”這句話是當時深受群眾喜愛的昆曲的真實寫照。也就是說,當時家家戶戶都愛聽、愛唱昆曲。
所謂“接”是昆曲《千鐘屠城·慘賭》中逃離家鄉的皇帝文健所唱的“倒壹杯玉芙蓉”的第壹句。《莫戒心》中的“莫戒心”壹詞是唐天寶年間“安史之亂”時長生殿傳奇音樂家李龜年演唱的《戲詞》中“莫戒心余年值”的第壹句
昆山腔融合了北方戲曲、弋陽腔和海晏腔,在音樂上的藝術成就空前絕後。它的音樂後來被京劇和許多地方戲曲吸收和消化,如川劇、湘劇、廣東粵劇、桂劇、漢劇和吳劇。更有甚者,有些劇種只是照著昆曲的樣子表演。
當然,他們的語言充滿了地方口音,這是地方戲曲的最大特點。由於昆曲在中國戲曲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有“百戲之母”的美譽。
昆曲音色曲牌曲風與班腔音樂欣賞我國的昆曲曲風大致可分為曲牌曲風和班腔曲風兩大類。如果說京劇是板腔音樂的傑出代表,那麽昆曲就是曲牌音樂的優秀典範。“曲牌”又稱“牌子”,是歷代逐漸保存下來的旋律相對固定的曲調的總稱。
每個曲牌都有壹個好聽的名字,如“點唇、直唇、打新水、醉花、花蝴蝶、壹枝花”等。成書於清乾隆八年的《九宮大成南北宮圖》共收錄南曲1513、北曲581。
眾多曲牌為中國傳統戲曲音樂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戲曲唱腔音樂始終為歌詞服務,並與歌詞緊密結合。由於結構形式的不同,“曲牌體”和“板腔體”的唱詞也決定了音樂結構的不同。以具有“板腔風格”的民族歌劇京劇為例,其歌詞主要由二、二和三、三和四交叉的七個詞組成,偶爾還有“二、三”。
如:七句(蘇三離開洪洞縣來到街前,但他的心很痛苦,過去的紳士們都聽奴才的話...),壹個十字句(看國王在他的帳篷和衣服裏睡得很香,我是來還債和驅散我的煩惱的...),和壹個五句話(生氣楊趙巖,壹個傻瓜聽根苗,命令他的兒子巡邏哨,並私下招募他的親戚...).這種配合京劇唱詞的唱腔也是句子結構。
誠然,為了克服上下句結構的僵化,在壹些回龍腔和壹個下句中,歌詞還不時用疊句或襯字加以標點,以使演唱旋律有所突破。但壹般來說,京劇唱詞都是偶句,即有上句就壹定有下句。如果有不需要下句的情節,就用打擊樂“掃頭”來掃掉。
這是壹個特例,所謂“四六八句”說明京劇唱詞是偶數句。作為壹種“曲牌體”,昆曲的唱詞結構是繼承宋詞的長短句。
昆曲《夜奔》的“點絳唇”曲牌是單數五句。“數多,聽殘玉,逃親友,國難投,答求救。”
這五句話的字數分別是4、4、3、4、5。需要說明的是,昆曲歌詞與真實文字(如宋詞)的區別在於宋詞沒有襯字,但昆曲歌詞可以襯字。之前欣賞的《點絳唇》第四句前面加了五個襯字“啊,好,好叫我”,第五句還加了“虛字”。
京劇中的許多大演員都唱“官員的嘴唇”:“士兵和英雄,兒童和虎豹,指揮信號,地動山搖,掃走狼煙”。它的結構是標準的4、4、3、4、5。
又如昆曲《牡丹亭-夢》中的“山羊”,共14句。每個句子的順序是7、7、7、8、3、5、4、4、4、5、2、6、2、6。昆曲曲調賞析南曲與北曲(壹)同為長短句昆曲品牌,在性質上可分為兩類,即北曲與南曲。
他們有自己的特點。怎麽區分?主要由以下幾點來區分。
第壹:北曲詞多腔少,詞密腔少,曲調高亢慷慨樸實。明代王世貞的《曲藻》中有“詩北氣盛而美”、“詩北詞多,而北詞興,詩北詞情濃而聲情少”等說法。
而南曲詞少腔多,詞散,旋律流暢,抒情柔美,善於表達深刻而微妙的內心情感。第二:尺度不同。北曲有七個聲調,即1、2、3、4、5、6、7,七個聲調都在曲牌裏。
3.對戲劇知之甚少
戲劇簡介】【戲劇;戲】過去指中國傳統戲曲,但後來被用作中國傳統戲曲、戲劇、歌劇、芭蕾舞、詩劇等的統稱。
希臘戲劇是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和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文學中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而創作的劇本,即劇本。
戲劇表演形式多樣,包括話劇、歌劇、芭蕾舞、音樂劇、木偶戲等等。壹種具有特定意義的綜合藝術。
有兩層含義:狹義上是指始於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的壹種舞臺表演形式,最早發展於歐洲國家,後來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行。戲劇在英語裏叫戲劇,在中國叫戲劇。從廣義上講,它還包括東方壹些國家和民族的傳統舞臺表演,如中國的歌劇、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戲劇和韓國的歌唱戲劇。
戲劇的本質公元前4世紀,亞裏士多德在《詩學》中表達了他對戲劇本質的理解。他認為所有的藝術都是模仿,戲劇是對人類行為的模仿。
兩個世紀後,印度第壹部戲劇理論著作《舞蹈論》也指出:“戲劇就是模仿。”19世紀之後,關於戲劇的性質壹直存在不同的觀點,主要包括觀眾、沖突、劇變、情境和實驗室。
觀眾說:觀眾認同是戲劇的必要條件和本質。法國戲劇理論家f。
佐井是這壹理念的代表。他斷言,無論什麽樣的戲劇作品,都是為了觀眾。“沒有觀眾就沒有戲劇”,因此,戲劇的所有器官都必須適應觀眾的欣賞。
沖突理論:以法國戲劇理論家布倫特為代表。布倫泰爾在19結尾指出,舞臺是人的意識意誌發揮的場所,而人物意識意誌的發揮必然會遇到障礙,主體為了克服障礙而必須與之鬥爭,這就構成了“意誌沖突”,戲劇的本質就在於此。
美國戲劇理論家j. H。
勞森將戲劇的本質歸結為“意識意誌在其中發揮作用的社會沖突”。他認為,由於戲劇處理的是社會關系,人們的自覺意誌必然受到社會必然性的制約,因此真正的戲劇沖突必然是社會沖突。
這個概念可以用壹句話來表達:“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激進變革理論:英國戲劇理論家w。
阿徹否認了布倫特爾的“沖突”理論。他將小說與戲劇相比較,認為小說是“漸進”的藝術,而戲劇是“危機”的藝術,戲劇處理的是人們命運和環境的劇烈變化,這是戲劇的本質。情境與實驗室理論:早在18世紀,法國哲學家d。
狄德羅曾將“情境”視為戲劇作品的基礎。黑格爾在談到戲劇的特點時,也將“情境”與“沖突”聯系起來,強調情境的本體論意義。
J.存在主義哲學家和劇作家。-P。
薩特稱他的劇本為“情境戲劇”,並將戲劇的對象描述為人們在情境中的選擇行為。乙.
布萊希特將戲劇視為壹種科學方法,認為戲劇是在特定情境中檢驗人類行為的實驗室。這個概念也從特定的角度定義了戲劇的本質。
戲劇的起源1。歌舞論可分兩種:(1)宮廷樂舞論,說的是清代納蘭性德《瀘水亭雜識》雲:“梁上滿雲時,是壹個老人講西域神仙的變化,演員真正開始於此。”根據古代樂舞常以人物形象出現的事實,劉在原劇中認為“戲曲家起源於古代樂舞者……與後世戲曲家相似”。
在《中國原始樂舞與戲劇》壹書中,常系統地考察了原始樂舞的戲劇性因素,認為“原始社會的簡單樂舞是完美戲劇的前身”。周的《中國戲劇長史》將中國戲劇的最早源頭追溯到“周秦樂舞”。
(2)根據古代歌舞理論,張庚和郭漢城主編的《中國戲曲通史》第壹句話說:“中國戲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時代的歌舞。”我們知道壹切藝術都源於勞動,中國的歌舞也不例外。
書籍經典。順典說:“給石頭壹擊,百獸皆舞。”
所謂的動物舞蹈並不像後來的儒家那樣神秘。據說聖人在世時,連所有的動物都來朝拜和跳舞。這種舞蹈是通過敲擊石頭或用手敲擊石頭來演奏的。那時候沒有鼓,所以很原始。後來才出現了鼓,所謂的“鼓舞”更進壹步。
這種舞蹈可能是狩獵前的原始宗教儀式,也可能是狩獵回來後的慶祝儀式。《古樂》篇說:“帝堯立為命質為樂,質為山谷之聲,為之傳唱,以皮擊鼓,如神玉之聲,使百獸起舞。”
“這是壹個關於戰國時期古代樂舞的傳說。通過這段歌舞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壹個原始獵人在山上狩獵的場景:“壹邊吹口哨,壹邊各種陶器和石器響起來恐嚇野獸,於是野獸像狼壹樣逃跑,最後被逮捕。這位原始藝術家“智”(實際上不是壹個人,而是當時所有的人)根據生活現實創造了狩獵舞蹈。這時,所謂的“野獸”
當然,此時的場景都是藝術的,音樂和舞蹈都是有節奏的。這種舞蹈有很強的儀式感。這壹次是給家族的守護神或祖先打電話祈求豐收,或者打獵歸來感謝神靈。但無論它是什麽儀式,無論它被原始宗教覆蓋得有多厚,它的實際意義都是壹種對勞動的鍛煉和鍛煉,它不僅訓練了獵人的熟練程度,還培養了年輕的獵人。
在《順典》中,有壹篇記載壽隗的《典約教子》。
4.想簡單了解壹下昆曲,簡單欣賞壹下。如何開始?謝謝妳。
昆曲是中國壹種古老的劇種。它最初簡稱為昆山腔或昆曲。自清朝以來壹直被稱為昆曲,現在也被稱為昆曲。
昆曲的伴奏樂器主要是,輔以笙、簫、嗩吶、三弦和琵琶(也有打擊樂)。昆曲的表演也有其獨特的體系和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唱跳結合巧妙和諧。
該劇於2006年5月6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2006年5月20日,昆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壹種曾經在全國範圍內產生巨大影響的劇種,昆曲能夠在歷經磨難後奇跡般地再次復興,與其高超的藝術魅力密不可分,其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其音樂上。昆曲臺詞優美,旋律優美,擅長纏綿柔美。
在演唱技巧上,註意聲音的控制,節奏和速度的起伏,吐字和發音的重點,場景的伴奏是完整的。“水磨腔”。
這壹新調奠定了昆曲的演唱特色,在南曲的慢調(即“細調”)中得到充分體現。具體體現在放慢節拍,延遲節奏,以便在旋律中使用更具裝飾性的花腔。除了通常的壹邊倒和壹面倒的做法外,還有壹種“自由板調”,即4/4拍的曲調放慢到8/4拍,音調柔和委婉。註意吐字的頭、腹、尾,即吐字、過腔和收音,增加了音樂布局的空間和多樣性,其纏綿和輕柔的特點越來越突出。相對而言,北曲的聲音和情感往往起伏大膽,跳躍能力強。
它使用七音音階,與南曲使用的五音音階(基本沒有半音)不同。但昆山腔在長期吸收北曲的過程中,逐漸將原北曲的特點融為壹種“南曲”的演唱風格。因此,在昆曲劇目中,北曲既作為壹個整體使用,也作為壹首樂曲使用,而且還有“南北合璧”的說法。“南北結合”的用法很有特色:壹般來說,北宋由壹個角色演唱,而南宋由幾個不同的角色演唱。
這些南北歌曲的合作使用完全基於劇情,使音樂盡可能完美地服從戲劇的需要。根據南北歌本身的變化,仍有“借宮”、“破調”、“采歌”等多種技法。
原來的那套歌,不管南北歌,都有屬於那個宮調的歌的問題。當演唱歌曲需要情緒發生重大變化時,同壹宮調中的歌曲無法勝任,因此可以從其他宮調中借用合適的歌曲。如《牡丹亭》中,先後使用的曲牌有【山羊】(上調)、【山桃紅】(月調)、【包老崔】(黃鐘公)和【面帶須】(月調)。
在演唱技巧上,昆曲註重聲音的控制、節奏和發音的快慢,有“間隙”“重疊”“嘆息”“謔”的區分和各種角色的個性演唱。音樂的板拍,除了四拍的慢拍被南曲中的“禮物板”放慢了兩次外,包括南曲和南曲中常用的三眼板、壹眼板、跑板和散板。
他們在實際演唱中有許多變化,壹切都服從於戲劇和角色應有的情感。昆曲的樂器比較齊全,壹般由管樂器、弦樂器和打擊樂器組成。主要樂器是笛子,還有笙、簫、三弦和琵琶。
由於以聲音柔美的笛子為主要伴奏樂器,加上禮板的廣泛使用、分字腹尾的發音方式,以及受吳中民歌影響而形成的自身“飄逸優美”的特點,昆曲音樂以“風姿綽約,引吭高歌”被冠上了數百年的梨園之名。伴奏有很多演奏音樂的卡片,適用於不同的場合,後來被許多歌劇使用。
昆曲的音樂屬於對聯結構,簡稱“曲牌體”。其中使用的曲牌有1000多種。南北曲牌的來源不僅包括古代歌舞音樂,唐宋時期的大曲、詞調,宋代的唱和收入,還包括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
它以南曲為基礎,用北曲的套數,用“破調”、“借宮”、“采歌”等方法作曲。此外,還有許多宗教歌曲。
5.傳統文化的壹些常識(附答案)
為什麽這麽多?試試看!(全是我自己的想法~ ~ ~)
1.中國(龍)的象征是什麽?
2.古代涿鹿之戰(黃帝蚩尤)是哪兩個部落打的?
3.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思想解放是什麽時候(百家爭鳴秦)?
4.列舉四大學派(如儒家、墨家和道家)
紀念歷史人物的節日也是掛艾草的節日(端午節)。
6.試述天幹地支(十天幹:甲、乙、丁、戊、庚、戊、丁、十二地支:子醜午亥)。
7.哪幅名畫能反映宋代繁榮的經濟(清明上河圖)?
8.相傳是誰發明了毛筆(蒙恬)
9.佛教是什麽時候傳入中國的(東漢)?
10.說出中國四大著名石窟(甘肅莫高窟、山西雲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和甘肅麥積山石窟)。
11.誰被稱為“百戲之祖”?(昆曲)
12.林黛玉(《牡丹亭》)最著名且深受喜愛的昆曲是哪壹部?
13.哪個朝代的青花瓷最繁榮?(元代)
14.畫聖、書聖、醫聖(吳道子、王羲之、張仲景)是誰?
15.哪個宗教提出福祿壽三星(道教)?
16.中國的本土宗教是什麽?(道教)
17列出月份和天數相同的節日(端午節、重陽節和七夕節)。
18.列舉明清小說的著名代表(如《儒林外史》和四大名著)
19.儺是中國戲劇的起源之壹嗎(是的)?
20.科舉制度起源於什麽時候(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