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胡艾蓮說》出處——宋·周敦頤
欲喚菊花,花之隱士也;牡丹,花開富貴;荷花,花之君子也。嘿!菊花之戀,陶之後鮮有耳聞。誰給了蓮花的愛?牡丹之戀,老少皆宜!
我覺得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之人;荷花是花中貴人。唉!陶淵明以後很少聽說菊花的愛情。還有誰和我壹樣喜歡荷花?當然,愛牡丹的人也不少!
擴展數據
1,說的創作背景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周敦頤隨南康軍來到幸子。周敦頤來到幸子後,在俊雅東側挖了壹個池塘,種上了所有的荷花。周敦頤來幸子時,已是暮年(55歲),又多病,所以每當晚飯後,便獨自壹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在池畔賞花品茶,並寫下散文《情蓮》。
2.胡艾蓮說賞析
本文分為兩個部分:第壹部分描述了芙蓉的高貴形象;第二部分揭示了蓮花的比喻意義,對三朵花進行了評論,表達了作者對蓮花本身的深深嘆息。
作者用花來形容人,形象地描述了陶淵明避世的心態和世人對富貴榮華的追求。雖然字裏行間不可避免地流露出壹種孤獨的悲哀,但卻意味深長,無情地鞭撻著那些無良之人。在這裏,周敦頤是高傲的,他不從眾而求純粹的心態在世俗中是難能可貴的。他感嘆,因為世界越來越糟糕,大多數人都被世界玷汙了。
作者通過對荷花的贊美,表達了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對高尚情操的崇拜和對平庸世界的憎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