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火炬,中國成語,意思是鹹陽的壹場大火。指項羽率領軍隊到鹹陽並燒死了所有秦公後。壹般指火災。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作為對象和屬性;用於書面語。張岱《與齊·史培》:“張忠山欲借仙陽壹炬,斷此業。”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帶兵西殺鹹陽,殺秦降,燒秦宮。三月的火不會熄滅。”
鹹陽是中國第壹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它位於陜西省秦川腹地,渭河貫穿南部,廬山橫貫北部,因此被稱為鹹陽。鹹陽,位於中國歷史文化長河的起點,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國有49,565,438+0件文物,漢高祖的長陵、漢景帝的陽陵、漢武帝的茂陵、唐太宗唐高宗的昭陵和武則天的幹陵等28位漢唐皇帝的陵墓綿延數百英裏。
歷史故事:
公元前206年65438+2月,秦末霸主項羽率領諸侯攻打鹹陽城,並在秦朝阿房宮放火,燒到了天上,鹹陽城全部籠罩在煙火之中。後來項羽帶兵屠殺鹹陽,“秦宮被燒,三月火不滅”。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地方繁榮了3000多年,Xi安就是其中之壹。在這裏長大的人可能不知道,他們腳下的土地曾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宏偉的宮殿。
20世紀初,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Xi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合組建的阿房宮考古隊來到Xi古城。這壹次,由權威考古專家組成的工作隊要找的是被黃土塵封了兩千多年的阿房宮。“六王之畢,遍天下。蜀山正氣,阿芳不在。這是很多中國人都熟悉的壹句話。
在歷史上,阿房宮從未建造過,更不用說燒毀了。那只是秦始皇未完成的夢想。它的過度美麗和奢華加劇了秦朝的厄運,這使它成為壹個臭名昭著的宮殿。秦朝以後,在中國近兩千年的時間裏,類似的想法從未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