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如何練習掛肘?

如何練習掛肘?

掛肘掛肘是壹種所有握臂都懸空的毛筆書法方法。這種方法是最好的書寫方式,無論是用大字還是小字書寫,都可以毫無障礙地自由使用。也是書法家常用的方法。宋朝的大書法家米提甚至用掛肘法寫小字,可見他的功力有多深。當然,初學者不必這樣做。

當我們練習毛筆書法時,在初始階段,由於我們對毛筆的性能完全不熟悉,我們可以先通過懸掛手腕來寫兩三寸長的楷書。經過壹段時間的練習,在我們稍微掌握了筆法之後,我們的手也慢慢習慣了,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掛肘來練習。當然,突然所有的手臂都懸空了,起來會很困難。我的手會麻木酸痛,只要我堅持就會解決。快則壹周,慢則壹個月。如果妳在開始時害怕疼痛,或者看到妳的書法不如妳在手腕上休息時那麽好,而妳仍然把妳的手臂放回桌子上,很可能妳的手臂壹輩子都不會掛起來。

清朝有壹位書法家。因為他過不了懸肘,寫毛筆字時手腕壹直擱在桌子上,所以寫不出大字。於是他在屋頂橫梁上掛了壹根繩子,形成了壹個繩圈,並將手套寫在了圈裏。可見手肘不掛是很麻煩的。

寫字的高度是指手指(無名指)與筆尖之間的距離。遠距離意味著高舉高打,反之亦然。高高舉起,握在筆的中間或尾部。寫字時手腕或手指移動壹分,筆就會在紙上移動壹寸,容易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結會很有趣。因此,這種方法有利於書寫行書和草書。但由於筆的高度,手裏的力傳遞到很遠的筆尖,筆畫容易打滑。反之,起筆低,筆力易達筆尖,筆圈更穩,利於書寫篆書、隸書、楷書。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林散之先生仍然用低筆寫草書。他不依靠手指來獲得對草書的意外興趣,而是依靠手腕和手臂的協調運動來追求平靜和愉快的筆觸。

初學者應練習正楷,並寫得低壹些(距離筆根約1英寸),以使筆畫更穩定。寫楷書由於書寫水平高,變化大,不易掌握。還有寫的緊不緊的問題。如果妳握得太緊,妳的手會顫抖,如果妳用太多的力,妳的手指會疼痛。如果妳握得太松,鋼筆會在沒有任何力量的情況下脫落。對於初學者來說,他們從來沒有握過毛筆,所以他們很緊張,所以他們可以適當放松。當然,寫作也不是沒有力。古人說“力在筆尖”,意思是通過握筆的手將力傳遞到筆尖,而不是停留在手臂或手指上。寫作是有技巧的,而不是致命的。李嶠來自長期的練習,就像騎自行車壹樣。妳可以騎著它,習慣它,妳不會覺得妳在努力。如果妳不覺得妳在努力,妳可以自由寫作,妳就會通過寫作考試。

毛筆書寫是通過手指、手腕或手肘的協調運動來完成的。純靠手指運動來完成點畫的書寫,稱為“手指運動”。通過手腕運動來完成筆畫書寫的稱為“手腕運動”。通過手臂和肘部的協調動作來完成筆畫書寫的動作稱為“肘動”。

寫小字或寸字(壹寸見方的楷書字)時,手腕(手的根部與手臂下端連接的可活動部分)放在桌上,筆的拇指和食指傾向立在筆旁,手掌也盡量豎起。手背與桌面成70度或80度角,古人稱之為“失平掌豎”,筆的食指和拇指之間形成壹個類似“丹鳳眼”的扁圓形。妳不能用腕枕法寫兩三寸見方的字。壹只手指不能移動大字母,另壹只手,如果妳把筆移動得太大,妳會摔倒,並且會出現病筆。妳應該用活動手腕的方法寫字。在腕運法中,手腕必須懸空,手掌自然放松,手背與桌面的角度約為45度(見圖2)。如果妳寫較大的字,請使用懸腕法,因為當手肘放在桌子上寫豎畫時很容易寫歪。因此,寫大字時必須垂臂,即使妳寫的是兩三寸見方的大字,垂臂練習也是相當有益的。寫大字,不僅手臂要掛起來,而且人也要站起來寫。此時,握筆的手掌會輕輕放松,手背和手臂與桌面平齊平行。古人稱之為“平覆”。此時手腕完全放松,可以自由靈活地左右、上下活動。書寫漢字時,通過肘部運動和手腕運動相結合來完成(見圖3)。

除了小寫字母外,我們不贊成純粹用手指移動的方法書寫毛筆字。有些人練習垂肘寫大字。盡管他們的手臂和手腕被吊起來,但他們仍然處於靜止和僵硬的狀態。寫字時,他們仍然用手指來做,筆被嚴重傾倒。這就失去了掛肘的意義。垂肘應盡可能少用手指,但主要是手腕和肘部的動作。值得壹提的是,筆桿並不總是必須與紙張垂直。書寫過程中,筆桿可以自然地輕微傾斜,但幅度要小。寫楷書時,筆桿壹般應保持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