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康德的空間觀

康德的空間觀

壹、什麽是空間?

在康德看來,空間絕不是物質,不依附於物質,也不存在於外部現實世界中。那麽什麽是空間呢?它存在於哪裏?空間存在於人的意識層面,具體來說,是作為人類產生外部事物表象的條件而存在的。空間只是人類的感性或直覺的表征,康德稱之為“純粹直覺”。“純粹直覺”這個詞有兩個內涵:第壹,空間只存在於感性中,而不存在於理性中,所以它不是壹個概念,這就是“直覺”。第二,空間並不源於外部經驗世界,即人類並不反映空間,但空間本身內在於意識之內,這是“純粹的”。“先天”這個詞特別值得註意,因為它警告讀者空間的來源是無法探索的,因為在康德看來,人們只能知道經驗的東西,而不能知道經驗之外的東西。既然是“先天的”和先驗的,那就是未知的。換句話說,妳只需要知道空間存在於意識中,而不需要知道它為什麽存在於意識中。這個原因已經超過了人類的認知能力,壹切探索都是無力和徒勞的。

第二,空間和事物

首先,空間是相對於時間而言的,空間與外在事物的表象相連,時間與人的內在意識本身相連,壹個向外,壹個向內。其次,空間是無限的、唯壹的。雖然空間不存在於外部世界,但它是包羅萬象的,外部世界的壹切都可以在空間中表現出來,而空間是壹個整體,並且只有壹個空間,因此我們可以大膽地猜測,壹切都至少有壹個基本聯系,即它存在於同壹空間中,因此它具有連接的空間基礎。最後,雖然空間包羅萬象,但它並不包括事物的本體,即康德的“物自體”不會存在於空間中。這符合康德的不可知論。

從上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空間的雙重性。壹方面,壹切外部事物都與空間有關,也可以在空間中表現出來,因此它與外部事物融為壹體,具有“現實性”;另壹方面,它存在於意識層面,因此它是“概念性的”。

第三,理解康德的空間觀

康德的空間觀具有嚴密的體系,對後世構建嚴密的理論體系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康德從他的不可知論出發,不斷進行推演,幾乎堵上了所有的邏輯漏洞,所以他的壹些觀點與現在的認知相去甚遠,但從他所信奉的不可知論角度來看是完全可以解釋的。他使用壹致的概念,並不屑於使用偷竊的概念來為自己辯護。總的來說,雖然他修建道路的方向錯了,但他的方法是對的。

雖然康德將空間視為人類意識層面上的東西,但他也將空間與外部事物聯系起來,指出空間是其(存在)形式,這為後人將空間視為物質存在的形式之壹開辟了道路。無論空間是在意識中還是在外部客觀世界中,有壹點是相同的,即空間是普遍的,與壹切事物都有聯系,因此當我們認識事物時,我們可以從事物的空間聯系入手。可以考慮壹個事件:它發生在哪裏?與周圍事物有什麽聯系?影響範圍有多廣?等等,和太空有關的東西。

研究方法可以借鑒。康德在研究空間時,使用的是“減法”,也就是說,他去除了表象中所有的感官事物,如顏色、氣味、溫度等。,看到最後還剩下什麽,所以他找到了剩余的空間。我們在認識壹件事情的時候不妨用這個方法,去繁就簡,取其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