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高中生學習數學的意義
我們從小學就開始接觸數學,但是很多人不明白我們這麽多年學數學到底是為了什麽,只是為了壹次又壹次的考試。在我們已經是高中生的情況下問這樣的問題更嚴重,說明我們還在盲目的學習數學,沒有動力和主動性,只是因為老師說要學習。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知識,學習數學也是為了更好的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而且數學巧妙的技巧和應用,值得我們去努力,去好好學習。學習數學有助於我們勤於思考,善於借鑒,善於運用,勇於創新。學習數學意義重大。總之,數學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我們需要學習數學來多方面提升自己。我們的思維和生活離不開數理邏輯。深刻認識到學習數學的意義,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從現在開始堅定地學習數學。
第二,學好高中數學,要用正確的思維方法。
高中生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非常重要。其中,歸納總結是數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通常我們可以結合壹個有* * *共性的問題,從而找到它們之間* * *的存在,得出結論。這個方法可以加深我們的記憶和理解。因為從壹個問題得到另壹個問題,可以開發我們的思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難記的公式,同時利用好它的公式。
另外還有類比法,類似於歸納法。只是類比法要能從多個事物中發現不同的問題,通過比較它們之間的不同來理解和記憶。這兩種方法對我們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學好高中數學,要預習復習好,掌握教學方法。
在我們開始數學課程之前,我們必須對教學內容有壹個大致的了解,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在上課之前形成壹個良好的預習習慣。預習對我們上課很重要。在預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自己不是很懂的知識點記下來。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會集中註意力,認真聽講,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當然,我們也要認真聽壹聽自己提前預習過的內容,以免錯過預習中遺漏的部分。如果我們在課堂上仍然有問題,我們應該及時咨詢我們的同學或老師,否則我們不能學好數學。
課程結束要充分做題,通過做題鞏固知識,拓展思維。重點習題在教材裏,因為教材裏的習題都是經過專家研究論證的,能包含學到的知識點,相對合理。和其他輔導書相比,這個很有意義。因為課本是最好的輔導書,我們掌握了知識,舉壹反三,拓展解題思路,就能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第四,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
孔子曾說:“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這句話指出了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只有了解它,熱愛它,對它產生極大的興趣,才能享受它,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在數學學習中,要把這種感性的興趣轉化為數學學習和認知的理性過程。那麽,怎樣才能培養我們學習高中數學的良好興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壹)在課堂上,我們要積極配合教師的講課,認真聽講,提高精神註意力,特別是要著重解決我們課前準備中遇到的問題。在聽課的過程中,要與老師保持同步,多關註老師的數學思想,多問為什麽,把老師對自己的評價轉化為鞭策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從而進壹步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2)在思考問題時,要註意歸納整理,挖掘自身固有的數學學習潛能。
(3)數學中很多概念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是我們缺乏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把數學概念回歸自然,回歸現實生活,因為所有的學科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產生的。只有讓數學的概念回歸生活,才能更準確地把握數學的概念,激發我們學習高中數學的興趣。
第五,培養學習高中數學的好習慣。
(壹)勤奮思考
思維是高中生數學學習中的壹項基本能力。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邊讀書邊思考,邊聽課邊做題。在自己的思維過程中,要對數學知識有深入的理解,總結數學規律,更靈活地解決數學問題,從而把老師教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認知。
(二)勤於反思
做好數學題後,要經常反思和復習,這有助於我們掌握解題的關鍵技巧,從而得到高中數學的思路和方法。
(3)勤於修飾
要經常整理數學的知識和結構,形成塊狀結構,進行整體組裝,比如制表,可以使數學知識的結構更加清晰明了,壹目了然,經常分析數學習題的類別,把所有的知識內容歸納在同壹個知識方法中。
(4)勤於做題。
想要學好高中數學,就必須努力通過做題來鞏固和熟悉知識。其次,勤於做題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另外,在做數學題的同時,還可以整合不同的數學知識,仔細審題,仔細思考,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數學題。
學好數學意義重大,要堅定學好數學的思想。學好數學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需要,是提高我們綜合素質的需要,是我們不懈奮鬥的需要。作為高中生,我們的任務是把所學的東西吃透,為自己的未來爭取更多的籌碼,為自己的未來找到更高的起點。更何況生活中的數學同樣引人入勝,把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和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結合起來,對我們來說也是壹種意義。
學好高中數學的技巧
1,對數學的理解
數學其實並不是壹門很神秘很至高無上的學科。這不是上帝的意願。數學有自己的歷史和發展。當然也有錯誤和不足,這也正是數學家們現在要做的。去年看了壹本叫《數學不確定性的喪失》(第壹個推廣系列,其實是數學史的壹部分)的書,讓我認識到數學和物理學壹樣,也是壹門經驗學科,但比其他學科更嚴謹(我個人認為數學和哲學可以解決其他自然學科解決不了的問題)。數學只是前人關於“某壹方面”的智慧的集合,我們正在學習這種智慧,而不是死算術。妳可以發過來找壹些關於熱門數學的知識,找壹些妳感興趣的東西,了解數學的發展,同時獲得壹些啟發甚至興趣。
2.興趣
高中學習任何壹門學科都需要興趣支持才能學好,更何況數學是主要門檻。
但是從我身邊的很多人來看,他們都知道興趣很重要,但是不培養興趣或者主觀上培養興趣。
但是我沒有太多這方面的經驗,只能等老師來補充了。
3.數學思維很重要。
我們老師說:高中有幾大數學思想:函數和方程思想,分類思想,轉移轉化思想,極限思想等等。(如有遺漏,望其他老師補充。)
我覺得這個思路是廣義的,不應該局限於這五個思路。數學每壹科都有自己的思路,而且不止五個。高中的教學不應該局限於這幾個,而應該讓學生看到更多其他的想法。我想我知道壹點,但是因為水平太差,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我覺得這個想法也應該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特點,需要註意,所以不應該是壹樣的。
雖然很難把握思路,但還是有辦法得到的:積累,但這種積累不是做題的積累,而是平時思考總結的積累。如果妳在做題的時候,自己的方法和別人的不壹樣,妳要想,我的方法和它自己的有什麽不壹樣?誰的方法好?妳為什麽不這麽想?哪種方法計算量小?哪個思維難度低?.....再比如,妳在學習或者總結的時候,碰到壹個熟悉的數學知識點,像是原來的知識點,那麽妳要考慮為什麽這些知識點是相似的。他們有任何表面或實質的聯系嗎?能放在壹起理解嗎?方法可以通用嗎?.....考慮完這些,就有用了。數學中很多交叉分支的數學方法(比如根式計算中的三角代換)都是借鑒於此。當然,還有很多地方應該是喜歡的,這就要看妳自己的探索了。
思考和總結在數學中非常重要,思考的量在壹定程度上決定了妳數學思維的質量。
4.“數學感覺”
英語有語感。有時候妳會覺得壹個答案就像壹個正確的答案,沒有理由,很多時候是壹模壹樣的。這就是語感。同樣,數學中也有類似的東西,暫且稱之為“數學感覺”。當我們看到問題的時候,不經思考就有了想法,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數學感覺”。“數學感覺”是純粹的經驗,是可以積累的。這種積累就是做題的積累,但我不提倡用這種方法,因為容易出錯,容易忘記,也無法判斷正確與否。但在關鍵時刻可能會幫到妳。
其實不僅僅是數學,整個科學也是如此。但是這個話題太大了,我不好說。要看大家懂不懂了。
5.基本技能
我這裏說的基本功是廣義的基本功:
1,基礎計算(準確,快速,這是最難的,不信妳看我因為粗心犯的錯誤)
2、多層討論(這個比較麻煩)
3、詞典整理(就看妳會不會了)
4.代數變形
5.因數分解
6.解方程
7.參數的消除(包括消除)
8.求解不等式和證明不等式
9.求遞歸數列的通項(包括數列求和)
10,三角運算
11,平面幾何計算與證明
12,函數求值域
13,向量
14,解簡單不定方程和整數解
15,數學歸納法
16,復數計算
17,推導
大概就是這樣。基本功是壹個經驗性的問題,需要通過普通的練習來積累。總結壹些小技巧和竅門是必要的,也是無止境的。但是妳不能在這上面花太多時間因為:除了前三條,這些基本功都不是最好的(因為妳基本功再好,總會遇到不會的問題),但是這些基本功也不能太差,因為妳能不能解決壹些奇怪的問題,取決於這些基本功。
6、有創新精神,相信自己(數學水平中等以上的人)
創新精神是數學發展的源泉,要想學好數學就必須要有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有很多方面。比如做題的時候覺得問題的解法比較麻煩,可能會有好的辦法。妳可以自己試試,看能不能找到。這是壹種創新精神。但是創新精神有個前提,就是妳的數學水平不能太差。如果妳有創新精神,就要敢於懷疑,比如高微元法本身就不嚴謹,妳就可以思考如何讓它嚴謹起來。參考數學分析,相信妳會收獲很多(這需要妳有壹定的數學基礎,比上壹點的基本功更廣)。此外,數學分析的話題將在後面討論。)。創新精神也能起到解決問題的作用。比如妳做的壹個問題,有推廣的價值,妳可以自己嘗試推廣,然後妳可以和別人交流(這個需要妳有寬廣的胸懷,呵呵,誇張),然後重新思考妳的推廣,看看問題在哪裏...
但是在我們創新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困難。我們應該如何處理他們?
我覺得壹開始就應該相信自己。自信是必要的。我平時給別人講課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壹個同學把他的故事從頭到尾講給我聽,我壹路點頭(有點像裝程序的時候壹路輸入),他二話沒說滿意地回去了。這種情況差不多占50%。其實這說明妳不相信自己。數學是壹門非常嚴格的學科。既然妳介紹了,就不會有問題,但如果妳基礎差,推理不嚴謹,那就另當別論了。
在探索的過程中,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容易跑進死胡同,浪費時間(呵呵,有風險才有收益)。這就需要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向別人請教,查閱相關書籍,用前人的智慧充實自己,節省自己的時間。
在探索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什麽時候堅持,什麽時候求助。這兩個方面各有優勢,不能壹概而論。由每個人來選擇。
7.擴大知識面(針對在數學方面有余力的學生)
對於數學好的同學來說,雖然高中的問題是無限的,但是他們的思想是有限的。這些學生應該已經掌握了大部分思想。但是,現在距離高三還有很多時間。我們不能讓我們現有的數學思想和頭腦被拋棄(某種程度上,做我們知道的問題是壹種浪費),這需要我們擴大知識面,獲取新的思想,理解新的數學工具,以保持我們的數學頭腦的活力。
我給數學有余力的同學的建議是,先在高中競賽中找到自己想看的(註意自己想看的,因為數學中的理論和方法實在太多了,壹個人很難壹輩子看完)。我覺得以下內容應該是大家都知道的:
同余,基本組合計數,鴿子洞原理,包含原理,基本奇偶分析等。(待後補)。
當然,比賽中有趣的地方並不多。這裏有壹些數學分支,妳可以參考壹下:
數學分析:
我覺得這是數學好的學生必讀的書。雖然不要求了解,但是妳必須知道有這麽壹個東西。妳應該對導數和積分的意義和應用有所了解。積分很有用,大家看完就知道了。
微分方程:
這個分支完全是為物理準備的。喜歡物理的都可以過,但是妳需要先看看數學分析。
線性代數:
主要有行列式和矩陣。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行列式,主要解決線性方程組的問題。雖然矩陣在高中沒什麽用,但它是數學中唯壹能精確處理大量數據的數學工具(至少我是這麽認為的,我覺得未來的數學在處理大量數據方面肯定會有更大的發展)。
組合計數:
這個東西很有意思,但是涉及面很廣,需要的數學知識範圍很廣。其中我比較喜歡用置換群解決對稱問題(比如空間圓形排列,甚至更復雜的問題)的方法。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
圖論:
不得不承認,圖論是數學中最需要動腦的分支(在我現在看的分支中)。雖然只用到了加減乘除和矩陣,但是很難理解,是練習思維的最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