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務印書館1984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優”字被解釋為“優美”,“官”字被解釋為“舊日為官”。按照這兩個詞在本詞典中的含義,“學而優則為官”這句話只能解釋為“學好了再為官”。這是我們通常做的。前半句應該解釋為“好官可以學”。可見這是不合理的。可見,我們這樣理解這句話是不合適的。
要準確把握這句話的意思,似乎不能靠《現代漢語詞典》,而要用壹本適合理解古代漢語的工具書。中華書局1936版《辭海》提供的解釋要豐富得多,其中對“優”字的解釋是:①饒也,綽綽有余;2好的,對“壞”的;……;“官”字的解釋是:①學習;(二)入官;(3)檢查也;5“物”;但是,如果采用“優秀”的第壹種解釋和“為官”的第四種解釋,“為官有益於學習,學習有益於為官”這句話的原意應該是“有空做事就要學習,有空學習就要做事。”這正是樓宇烈教授所做的精彩解釋,他還介紹了在現代日語中使用。
看來“為官就是學習,學習就是為官”的初衷不僅不落俗套,而且非常現代,把“做事”和“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非常符合我們現在提倡的工作與學習交替進行、業余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理念。,而它的本意中並沒有我們通常理解的“好好學習後做官”。
“學而優則仕”出自《論語》張子:“夏紫曰:‘為官以學,學而優則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