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系統的內容
土地信息壹般包括以下四類:環境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地籍信息和社會經濟信息。環境信息包括:氣候、土壤、地質、地貌、河床、植被、野生動物等。基礎設施信息包括:公共設施、建築、交通系統等。地籍信息包括:權屬、測量、土地定級與評估、土地用途管制等。社會經濟信息包括:經濟發展水平、健康、福利和公共秩序、人口分布等。我國土地信息系統建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世紀80年代初,黃土高原地理信息系統已經啟動。1986原國家土地管理局成立後不久,國土信息系統建設被列入國土科技重點發展規劃。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土地信息系統完成了從項目型向管理型的轉變。1995期間,在全國國土信息系統科技成果論證會上批量展示了40項應用成果,在較短時間內反映了我國國土信息系統的發展規模。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我國許多土地管理部門在土地信息系統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國土信息系統的功能已經覆蓋了國土資源和資產管理的大部分領域,國土信息系統在國民經濟建設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土地信息系統的發展將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步,促進國土資源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