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圖(1570 ~ 1641)福建晉江(今泉州)人,晚年在此建白浩祠。萬歷三十壹年(1603),舉人第三十五年考中殿試第三名,被授予翰林院編修。天啟二年(1622)升為詹事府。五年,升禮部右侍郎,任翰林院學士。六年,升任禮部尚書,參與樞事。歷任太子太保、戶部官員、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師中繼殿大學士、左主等職。崇禎元年(1628)乞歸。兩年時間,他搬進了“翻案”,為人民贖罪。回到家鄉後,我將學習冥想以獲得心靈的平靜,發送情詩和書法,並在余生中旅行。
張瑞圖曾依附魏忠賢並為其立碑,因此長期以來壹直為世人所不齒。
張瑞圖擅長詩歌和繪畫。山水文人黃,蒼勁有力,易染;他還擅長畫佛像。尤其以書法著稱,與董其昌、邢侗、米萬中並稱“晚明四大家”。
“晚明四大家”中,邢侗師承二王,可以說是不失深意和格調;董其昌是壹路到帖學的書法大師;米萬中繼承了米菲的家風。所以他們三人的書法都來自於二王制的特點,讓人壹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