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初期,在8月1、1、65438南昌起義期間,部隊穿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系紅領巾以示區別。同年9月,毛澤東同誌領導的湖南秋收起義穿上了各種服裝,戴上了象征紅軍的紅袖章。在此期間,壹些軍服是打土豪或從戰場上繳獲的,而另壹些則是當地人自願縫制的,沒有統壹的樣式。& gt& gt& gt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軍軍服為八路軍的卡其色和新四軍的灰色。布料有粗有細,不論大小,上衣的長度為“二尺五”。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服裝樣式與抗日戰爭時期相同。1946 10,我軍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路軍、新四軍臂章取消,各單位分別佩戴標有序號的臂章或徽章。解放戰爭後期,我軍接管了國民黨軍的壹批軍需工廠,初步具備了統壹生產供應服裝的條件。從1949到65438+10月,軍委後勤部規定了全軍統壹服裝樣式。軍裝為草綠色棉質素色中山裝,胸前佩戴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字樣的長方形胸章,頭戴解放帽,佩戴“八壹”紅色五角星章。1949 10參加開國大典閱兵的部隊都穿這種軍裝。
建國後解放軍統壹軍服制式從1950,又經歷了1955軍銜軍服和1962“六二”軍服。此後,解放軍的軍服進行了多次更新,12軍服進行了改革和調整。“五五”軍裝圖形
“六五”式軍服1965 6月1日軍銜制取消後,“六五”式軍服進行了修改,全體官兵佩戴解放帽、紅色五角星帽徽和紅色領章。
“七壹”軍服1969,隨著我國化纖工業的發展,研制出滌綸-錦綸-棉三元混紡單衣,並以1973裝備部隊,被稱為“七壹”服裝。合成纖維紡織品作為軍用服裝和裝具的應用是我軍服裝發展史上壹次劃時代的改革。
“七·八”軍裝“七·八”服裝是“七·壹”款式的改良版,以減輕重量為目標,綜合應用了合成纖維紡織品的新成果。
“八五”軍服“八五”軍服基本沿用1955的樣式。與“七·八”服裝相比,它的明顯區別在於面料和款式的徹底升級。
1987中央軍委批準“八七”軍服定型。1988 10 10月1日,部隊陸續裝備完畢。除了正裝、制服和作訓服外,這套服裝還專門為藝術團成員配備了演出服裝,為軍樂隊和儀仗隊配備了禮賓服裝。此外,還有地面勤務服、迷彩服、防化服、坦克服、航空服等近10種特種服裝。87式襯衫以1990分發。1992,中央軍委決定,文職幹部應配發制式服裝,佩戴文職肩章和領花。用“八七”系列軍服裝備部隊,是我軍軍服發展史上的壹次突破。
1993年初,我軍開始為21世紀研制新壹代軍服。新壹代軍服既保留了“八七”式服裝的優點,又吸收了世界先進國家軍服的優點。與“八七”式軍服相比,它們在結構、材料、顏色、服裝和搭配方面都有很大改進。特別是款式和顏色更加美觀、大方、和諧,形成了以棕綠色為主色調,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以藍色為空軍主色調的三軍色彩體系。97式軍裝* * *分為四個系列:禮服、制服、作訓服和工作服。與87式服裝相比,它主要增加了禮服、夾克制服、毛衣、體能訓練服、勇士鞋、戰鬥靴和國際通用的貝雷帽等品種,並增加了絲帶、服務徽章、姓名標簽和臂章等服裝標誌。
97式軍服由駐港部隊於1997年5月1日首次試穿,由駐澳門部隊於1999日裝備。駐外武官配發了97式禮服,但全軍其他單位沒有裝備。
從2000年5月1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開始統壹配發99式長短袖襯衫和貝雷帽,同時取消了裝備部隊多年的87式長短袖襯衫。99式襯衫采用了紡紗和原液染色等先進技術。與87式襯衫相比,它在款式結構、材料、顏色和加工工藝上都有很大改進,提高了穿著舒適度。長袖衫都是束腰的;短袖襯衫是軍官和文職幹部的上衣,是士兵的束腰。海陸空三軍的襯衫是各軍種的基本顏色,陸軍為淡綠色,海軍為白色,空軍為淡藍色,體現了三個軍種的特點,形成壹個系列。此次向全軍官兵配發的貝雷帽為我軍首次裝備。貝雷帽由優質羊毛制成,顏色有陸軍深棕色綠色、海軍深海軍藍色和空軍深藍色。貝雷帽的發放,較好地解決了以往官兵夏季戴大檐帽過重、太熱、攜帶不便的問題。
2004年6月5438日+2月65438日+2月65438日+2月65438日+0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三軍士兵和部分軍校學員統壹換發了04式仿毛織物冬裝。2005年5月,士兵們換上了同樣材質的04式夏裝。我軍士兵目前所穿的87式往往是夏季俗稱“的確良”的滌棉平布,冬季俗稱“聚酯卡”的滌棉卡其布。04式士兵制服采用“多元異復合化纖長絲面料”作為服裝面料,具有與羊毛相同的外觀和質感,其保暖性、抗風性能、透氣性和密度均達到羊毛的指標,且具有更好的抗皺性和保形性,抗靜電、耐洗、易幹、耐磨。
04式士兵制服的樣式與87式士兵制服相同,圖案有壹定改進,腰部明顯。* * * 04式夏裝士兵服、冬裝士兵服、水兵服、士兵大檐帽、水兵帽、士兵冬帽共6個品種。04式士兵的大帽、空軍士兵的冬帽和陸軍士兵的夏季制服、冬帽和冬季制服由草綠色改為棕綠色,04式海軍士兵的夏季制服、海軍陸戰隊制服、冬帽和冬季制服由海軍藍色改為海軍藍色,04式空軍士兵的夏季制服和冬季制服由紫藍色下的上部草綠色改為紫藍色下的上部棕綠色。
我軍首次向除海軍和駐港澳部隊以外的士兵配發02式士兵皮鞋。02型士兵男式皮鞋顏色為黑色,采用平頭外耳系帶款式,由超細纖維合成革制成;02式士兵女式皮鞋顏色為黑色,款式為平頭外耳系帶,材質為牛正面皮革。
2005165438+10月11日,空軍開始發行05式軍服。空軍的新制服是藍灰色的。新制服的正式換發,標誌著空軍擁有了壹套各具特色、與使命任務相匹配的制服,結束了50多年來陸軍卡其色上衣和海軍藍褲子顏色不統壹的歷史,實現了與空軍工作、訓練和作戰環境的壹致性。
07海陸空三軍男軍官著裝風格
07式軍服經黨中央、中央軍委批準,全軍從2007年開始換裝07式軍服。這是我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壹次換裝,涉及禮服、軍服、作訓服和標誌服裝四個系列***644個品種。陸軍軍服的顏色調整為松綠色,海軍軍服調整為深藍色和白色,空軍軍服在深藍色灰色的基礎上適當加深。大檐帽翹曲調整,軍官增加檐(壁)花;夏季制服束腰,海陸空三軍的白色春秋制服獵裝,使身材更加修長;增加了軍銜資歷徽章、國防服務徽章和臂章,海軍首次增加臂章,並重新設計了三軍制服帽徽和領花,體現了軍人的榮譽,加強了軍裝的美感。中國軍隊的國旗、軍旗、長城、天安門廣場和其他傳統重要標誌被簡單地整合到臂章、領帶和胸牌等徽章中。
07式軍裝從2007年7月1開始由駐北京、香港和澳大利亞部隊首次裝備,並從8月1開始由全軍軍官穿著。預計整個軍隊將在2009年前完成換裝。
如今,世界上大多數軍裝都是綠色的(草綠色、深綠色或黃綠色)。為什麽我們都向綠色發展?這是從實戰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
19年底,英帝國主義發動了對南非的侵略戰爭。當時,南非有壹個叫波爾的倔強民族。他們不願遭受外國侵略者的蹂躪,組織起來進行武裝抵抗。布爾人兵力少,英國人多。雙方實力對比為1:5。布爾人在戰爭壹開始就輸了。英國軍隊以其強大和傲慢而自豪。通過壹段時間的觀察,布爾人發現英國軍隊有壹個很大的特點。他們都穿著紅色制服,在南非森林的綠色背景下特別顯眼,因此他們的行動很容易暴露。受此啟發,布爾人立即將衣服換成草綠色,並將槍支塗成綠色。就這樣,布爾人用茂密草林的綠色背景作為掩護。英國軍隊要找到布爾人並不容易,但布爾人很容易就能找到英國軍隊。他們經常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英國軍隊,然後突然發起攻擊。英國軍隊措手不及,但英國軍隊找不到目標。在這場戰爭中,英軍死傷9萬余人,損失慘重。
英國人在南非學到的教訓很快被許多國家的軍隊所借鑒。為了更好地隱蔽部隊在野戰條件下的行動,人們首先從衣服入手,不斷改進軍服的顏色,使其盡可能接近自然背景的顏色。這樣,盡管世界各國軍隊的服裝形式大不相同,但它們在顏色上逐漸統壹在綠色基調上。
當然,壹切都不是絕對的。從隱蔽偽裝的角度來看,軍裝的顏色不能僅限於綠色。在許多情況下,自然背景不是綠色的,這需要根據當時當地的背景條件靈活合理地選擇服裝顏色。如果在雪中,只有白色可以與背景和諧;在海上,只有藍色能與之融為壹體;在沙漠中,只有譚接近背景。
服裝類別
【編輯此段落】
據陸海空三軍幹部戰士介紹。海陸空三軍幹部的夏裝均為棉平布,軍種以服裝顏色和帽徽區分。全軍幹部和士兵夏天都戴大檐帽。部隊幹部的夏裝有兩個上挖口袋,褲子是西褲,有背槍口袋。海軍和空軍幹部的夏裝裏有四個挖掘袋。海軍幹部有兩種衣服:白色和藍色。陸軍士兵的夏季外套是套頭式的,半敞開,袖口很緊,上面有兩個挖空的口袋和壹條系著的腰帶。為了便於穿著、訓練和戰鬥,1952改為正面開口、寬松袖口和戴解放帽。海軍士兵的夏季服裝是白色和藍色的,全藍色的海軍陸戰隊服裝是由棉平布制成的。空軍士兵的夏裝與空軍幹部的夏裝基本相同。女兵的夏裝有兩種:連衣裙和列寧裝。帽子和服裝的顏色與服役中的男兵相同。三軍幹部戰士冬裝的款式和材質與夏裝相同。
1950年8月,中央軍委批準陸軍兵團以上幹部、海軍和空軍營以上幹部、空軍傘兵、海軍艦艇和海軍學院學員穿這種制服。改進了部分士兵的軍容儀表。朝鮮戰爭爆發於6月25日,1950。同年10,中國人民解放軍赴朝參戰。誌願軍的夏裝與解放軍幹部的夏裝相同,在士兵夏裝的肘部、肩部、臀部和膝蓋處增加了壹層布,提高了軍服的耐磨性。考慮到服裝的調節功能,誌願軍幹部冬裝在結構上進行了改進。外套的袖口增加了壹條絆帶,並穿著馬褲以增強保暖能力,以適應朝鮮寒冷的冬天。1953朝鮮停戰後,誌願軍幹部戰士佩戴“中國人民誌願軍”布徽章。
五五風格
55式軍銜服裝分為正裝和常服兩大類,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歷史上的首次突破。禮服分發給校級以上的軍官,他們在重要的儀式場合和出國訪問時穿著禮服。同時,還有為海軍艦艇的下級軍官和水手準備的禮服,以及為軍樂隊、儀仗隊、文化藝術團和運動隊準備的禮服。軍官贈送了壹件白襯衫和壹條海軍領帶。服裝顏色因服務而異。禮服由純羊毛華達呢制成,禮服的衣領、袖頭和中縫根據不同的軍銜有不同的裝飾。校級以上女軍官的服裝是裙子。裝飾和材料與男軍官的服裝相似。55式軍銜禮服大大改善了校級以上軍官的軍容儀表,更好地展示了國威和軍威。55式軍服是士兵平時穿著的壹種服裝,分為夏裝和冬裝。軍官著軍服時佩戴軍銜肩章和軍徽;帶圓形“八壹”紅五星帽徽的大檐帽,以及學校和下級軍官的武裝樂隊。制服的顏色根據不同的軍種有所區別。軍官夏季制服的材料是根據他們的軍銜來區分的。(元帥和夏長福將軍都是用純羊毛嗶哩嗶哩制成的。學校官員通常在夏天穿絲綢面料,在冬天和夏天穿斜紋棉布。
1965年,我軍廢除了軍銜制度,並立即廢除了55式軍銜服裝。全軍全體幹部戰士佩戴解放帽、紅色五星帽徽和全紅領章。
由於“左”傾思想的幹擾,軍隊於6月1965日取消了軍銜制度。軍銜服裝立即被廢除,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官兵佩戴解放帽、紅色五星帽徽和紅色領章。樣式與55式相同。全軍幹部和士兵、男兵和女兵的服裝和樣式基本壹致,人們只能通過衣服口袋來區分幹部和士兵。
1978年,在71軍裝的基礎上,我軍軍服進壹步擴大了以減輕重量為主要目的的合成纖維材料的使用。本文主要將冬季服裝罩衫、棉大衣和外套的面料改為聚酯卡織物,將棉大衣的內襯改為立體棉織物。皮帽子和皮大衣是用新技術生產的,罩衫的重量也減輕了。改進後的服裝被命名為78式軍裝。
1984 65438+10月,中央軍委批準軍服改革方案,並於1985年裝備部隊,命名為85式軍服。85式軍裝依然沿用了55式軍裝的樣式。只不過解放帽換成了大檐帽,並佩戴了圓形的“八壹”紅五星帽徽和勤務肩章領章。幹部戰士發放制式戰袍。團級以上幹部的夏裝用羊毛制成,冬裝用羊毛制成,大衣用羊毛制成;而且,軍級以上幹部用純羊毛制成,師、團幹部用羊毛和滌綸混紡,營級以下幹部和作戰服用滌綸、錦綸、棉三元混紡織物制成。
“八七”系列服裝可分為三類:正裝、常服和訓練服。
禮服是軍官在重大慶典和重要外事活動中穿著的標準服裝。有兩種夏裝和冬裝。這條裙子是套裝款式的。穿著白襯衫和藏青色領帶,根據不同的顏色和縫在褲子裏的牙線的顏色來區分服務。衣料按等級區分。女軍官的著裝風格、材料和顏色與各自軍種的男軍官相同,並佩戴玫紅色領帶。87式軍裝還有藝術團的演出服裝、軍樂團和儀仗隊的禮賓服裝。
軍服是士兵在和平時期和壹般禮儀場合穿的服裝。制服有三種:夏季制服、標準襯衫和冬季制服。軍官通常在夏天穿翻領,兩個在貼袋裏,兩個在挖掘袋裏,白襯衫和海軍領帶,服務根據不同的顏色區分。夏季制服所用的材料根據不同的軍銜而不同。
1997 7月1日,我軍駐港部隊官兵所穿的新壹代軍服是我軍研制的新壹代軍服的原型。我軍新壹代軍服吸收了世界其他國家軍服的優點,與現行軍服相比,在結構、材料、顏色、服裝和搭配等方面都有很大改進。特別是款式和顏色更加美觀大方,形成了以棕綠色為主色調,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以藍色為空軍主色調的三軍軍服顏色系列。此外,新壹代軍服還采用了國際流行軍服的分類,按功能分為禮服、制服、作訓服和工作服四個系列。* * *包括禮服、春秋常服、夏季常服、毛絨外套、作訓服、體能訓練服及其配套軍鞋(靴)和服裝等九個部分。99式服裝是1999部隊預裝備的新壹代軍服的壹部分。主要包括海陸空三軍男女、短袖夏季夾克、男女夾克、92-1男女夏褲、貝雷帽。
設計標準
【編輯此段落】
每次設計和更新軍裝時,都必須進行大量的測量和實驗工作。在設計“84式”軍服時,我們收集了27個國家的軍服樣品,並對83個團和65,438+05,000名不同規模的軍隊士兵進行了實地測量。“07式”軍裝也經過了大量的測量和實驗。據報道,新軍裝是在駐港部隊軍裝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這主要是由於國際壹體化。“
據報道,此次著裝變化的最大特點是增加了禮服的類別。據悉,解放軍在1955首次授銜時曾有壹套儀仗服,是按照蘇聯風格設計的,主要供校級以上軍官使用,後來被取消。這是40多年後第壹次增加壹件衣服。這次,醫院將負責參與壹些標準的制定。據該院軍需供應科負責人介紹,軍服標準是指服裝的顏色、圖案、款式、材料、工藝和加工流程。
服裝開發
【編輯此段落】
第壹代軍裝:中山裝八角帽
我軍的成立始於1927年的“八壹”南昌起義。當時這支部隊穿的是國民革命軍的衣服,但加了壹條紅領巾以示區別。湘贛邊區的秋收起義部隊穿著許多工農服裝,戴著紅布袖章。
由於人們不斷加入紅軍,而當時紅軍服裝主要依靠打土豪和在戰場上被俘,因此,新入伍的士兵經常穿他們遇到的任何衣服,顏色和款式都很雜亂。
1928年,紅軍利用戰場上繳獲的幾臺縫紉機,在江西寧岡條寮村的壹座破廟裏建立了第壹家棉被廠。也就是說,直到那時紅軍才開始有了自己的制式服裝。
在此期間,紅軍的服裝樣式是灰色的中山裝和用粗布制成的八角帽,飾有紅色五星帽徽和紅色領章。
朱德總司令看到部隊官兵穿上該廠生產的第壹批統壹軍服時非常高興。他意味深長地說:“雖然不如外國軍裝漂亮,但對我們來說確實很精彩。”
當時服裝廠的生產條件非常艱苦。做衣服的白布是用灰靛染的,有時沒有灰靛,只好用茶籽殼(草木灰等土法上色,縫紉線也是工人做的)。
現在中國中年以上的人仍會記得毛澤東戴八角帽的半身照。那種英雄氣概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角帽和中山裝讓紅軍的形象在很多人心中更加清晰!
在困難時期——自己動手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 *產黨再次與國民黨合作。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和南方紅軍遊擊隊分別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服裝與國民黨軍隊相同,只在左臂上佩戴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臂章以示區別。
1941“皖南事變”後,八路軍、新四軍部隊取消了帽子上的藍天白日徽。
國民黨對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所在地實行經濟封鎖,成千上萬的官兵急需食物和衣服。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全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戰士們自己紡紗、織布、染布、做軍鞋。
根據地的婦女還制作衣服和鞋子來支持紅軍。前線和後方團結壹致,依靠毅力克服各種困難,基本保證了軍服的供應。
在整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軍裝沒有太大變化。在小logo上多做壹些改變。
上世紀40年代末,我軍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軍統壹以草綠色為軍裝顏色,將帽子改為小帽檐的解放帽,左胸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徽章。
這是我軍歷史上第壹次統壹服裝款式和顏色。
1949新中國成立後,我軍由單壹軍種發展為海陸空三大軍種。
從那時起,中國的軍裝發生了壹系列重大變化。第壹次出現了壹頂大帽子,壹件士兵的套頭衫和壹件女兵的連衣裙,還有壹套“列寧服”(雙排扣)。海軍采用世界通用的海魂襯衫和套頭制服,無帽檐的帽子用兩條飄帶裝飾以區分風向,等等。空軍、海軍、裝甲部隊等技術兵種也有自己的專業特種服裝。
從此,中國軍服擺脫了中山裝的單壹模式,吸收了外國軍服的壹些特點。
最好的軍裝——元帥服
從65438年到0955年,我軍實行軍銜制,服裝開始分為禮服、軍服等,首次突破了單壹軍服的歷史。
元帥服成為這壹時期軍裝中的佼佼者。
盡管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的服裝在當時的群眾心目中成為壹個極其高貴的形象,但毛澤東壹直拒絕穿它們。
實行軍銜制時,計劃設置中國人民和國家大元帥的軍銜。
這樣,制作元帥服就成了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的壹項重要任務。對於這項任務,領導非常重視,專門從上海抽調刺繡技師參與元帥服和元帥服的試制工作。
這位元帥的禮服采用海藍色純羊毛華達呢面料和西裝風格。上衣為翻領大翻領,雙排六枚金黃色國徽紐扣。做打底褲;領邊、袖頭和褲腳縫有紅色牙邊,領邊和袖口繡有金錢和松葉,領邊和袖頭分別繡有五角星;元帥的大禮帽是壹頂大檐帽,帽瓦邊緣有紅色絨線和金屬絲帶,還有壹個金黃色國徽圖案的帽扣。
後來,當彭、羅榮桓向匯報授銜工作時,稱贊他們的功績說:“我不要這個元帥。對我來說穿上法警制服很不舒服。到群眾中去演講、活動不方便。”
因此,大元帥為毛澤東精心制作的禮服從未穿過,壹直珍藏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現已成為歷史文物。
風靡全國的“65式”。
1965年,我軍取消軍銜,全軍官兵佩戴解放帽級紅五星帽徽、紅領章,服裝面料為純棉布。
值得壹提的是,軍裝與當時中國的政治有很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