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墨是最重要的墨法。墨色濃黑,書寫時筆力堅實厚重,墨不浮,有凝重沈穩之效。古代的書法家大多喜歡用濃墨,古代的書法家顏真卿、蘇軾都喜歡用濃墨。蘇東坡對用墨的要求是:“淡而不浮,湛然如孩童眼”,認為用墨淡而不黑,失去了墨的作用;黑卻不僅是“無趣不做作”。清代柳永用濃墨,書風濃郁,力大無窮,被稱為“濃墨宰相”。用濃墨書寫時,人物特別有活力,容易引起熱烈而豐富的藝術效果。使用焦墨會引起蓬勃和簡單的墨水興趣。
但也有人喜歡用淡墨,比如宋代的米芾,明代的董其昌。用淡墨書寫,寧靜淡泊,給人以清麗飄逸的美感,有其獨特的墨趣。董其昌善用淡墨,書法追求小三意境。從整部作品來看,濃淡豐富,空靈通透,清幽淡雅。《畫禪室隨筆》說:“用墨須使其躍動,不可枯燥,尤忌厚脂,此為大惡。”清代尚雯婕素有“淡墨探花”之稱,作品疏而美之。
濃墨淡墨各有神韻,關鍵是要掌握,用太淡的墨會傷精神;太厚只是沒有好處。誠如清代周興廉所言:“用墨之法,強欲其氣,輕欲其華,活以華,不墨寬。”不擅用墨者,濃則易幹,淡則近稀。再過幾年,他們就要死了。"
潤墨是指宣紙上過多的墨水溢出筆畫以外的現象。上升墨在“墨不出來”的正統墨法觀念中是不成立的,然而上升墨的美在於既保持了筆畫的基本形式,又具有朦朧的墨趣,融合了線和面。王鐸用水墨放大了線條的表達層次。在他的作品中,幹、淡、濃、濕相結合,墨色豐富,壹掃前人沈悶的墨法,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藝術效果。
渴筆、幹筆是指筆內所含墨水流失或大部分墨水流失後,在紙上書寫的效果。幹渴的筆在蒼白中看到濕氣;用幹筆看蒼老。在書寫中應用渴筆和幹筆兩種方法時,要適當控制用墨量。宋代米芾手記《蘇靜帖》“原想明日送,月明,今夜送至耳;寥寥數語,用渴筆,幹筆表現,澀筆線條,蒼白蒼勁。
書法有豐富的筆墨表現技巧,水是表現各種筆墨方法的關鍵。《畫壇》說:“墨家講用水,以墨為形,水為氣,氣,形為活。占墨水墨畫,合情合理。”此外,用墨的技巧與筆法的輕重和紙張的質量密切相關。書法作品墨色的變化會增強作品的節奏感。當然,水墨畫的運用是自然的,切不可壹味追求某種水墨畫效果而陷入庸俗的境界。
學習了中國古代各種用墨方法書寫的經驗,有了壹定的書法基本功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藝術品味進行各種嘗試,不強調壹律。但對於初學者來說,從練基本功的角度來說,要看到臨摹的效果,需要壹定濃度的墨色。壹般來說,用硬毛刷,墨可以濃壹些,用軟毛刷,墨可以淡壹些;寫楷書可以粗壹點,寫行書草書可以淡壹點。寫大字時墨水可以濃壹點,寫小字時要淡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