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生涯劍橋(劍橋)月光
誌摩詩歌
壹夜寒玉
老虎和雲遊
《奔跑的野馬》散文
小說、戲劇和翻譯
“新月”活動
作品成就
婚姻感情
與張友誼和林在壹起。
和陸小曼在壹起。
相關性評估
徐誌摩墓
徐誌摩——文化界的壹個熱點
婚姻話語記錄
精彩語言集
告別劍橋詩選
沙揚娜拉——日本少女十八首歌之壹
偶爾
翡翠之夜
相關文學生涯劍橋(Cambridge)月光
誌摩詩歌
壹夜寒玉
老虎和雲遊
《奔跑的野馬》散文
小說、戲劇和翻譯
“新月”活動
作品成就
婚姻感情
與張友誼和林在壹起。
和陸小曼在壹起。
相關性評估
徐誌摩墓
徐誌摩——文化界的壹個熱點
婚姻話語記錄
精彩的語言和詩歌集
《別了,劍橋希安娜拉》——在壹個偶然的寒夜,贈送給日本女孩相關文學的18件作品之壹。
文學生涯
劍橋(劍橋)月光
徐誌摩和詩歌沒有家庭背景,也沒有個人愛好。但在英國劍橋大學求學期間,他壹反常態,不止壹次寫作,形成了他詩歌創作的爆發期。雖然這期間他寫了那麽多詩,但是現在只有二三十首散落在壹些報刊雜誌上,大部分都失傳了。不過,從現在還能看到的有限的詩作中,我們也可以窺見徐誌摩早期的詩歌及其思想。這個時候,徐誌摩為什麽會像著了魔壹樣寫詩?他是怎麽迸發出詩歌的?首先和他當時的生活環境有關。正是他生活的劍橋環境引發了他的詩歌興趣,點燃了他的創作欲望。他說,“我在劍橋真的很開心,我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這麽甜蜜的洗禮了。”吸煙和文化。所以在這期間,他創作了《夏天》、《夏天的田野》這樣的作品。其次,此時他的個人生活“閃耀著奇怪的月光”。在1921的秋天,他遇到了“艷女”和“才女”林。徐誌摩和她有過親密關系,然後談過戀愛和婚姻。因此,徐誌摩於1922年3月向張幼儀提出離婚,認為兩人不應繼續沒有愛情和自由的婚姻生活。自由離婚,停止苦難,預示幸福,是徐誌摩樸素的理想主義。他在追求理想的生活。他覺得生活好像“被巨大的力量震撼了”,他想表達,他想歌唱。所以把愛情和愛情表現得像《愛死了》《月夜聽琴》《青春雜記》《春風吹破春夢》。此外,他傾向於用不同的語言寫作,因為他接觸了大量的英國文學和藝術,拜倫、雪萊、濟慈和哈代的作品令他著迷。他吹的是這股“怪風”——歐洲風,他走的是他們的路,於是借助詩歌,他的思想感情就“怪”了。所以徐誌摩特別懷念在英國劍橋的這段生活。他充滿了激動和興奮。他寫了很多詩,他的詩境體現在他的長詩《草地上的露珠》中。這是我們迄今為止看到的他最早的壹首詩。這首詩既表達了他當時的誌向和誌趣,又形象地傳達了他詩歌的動蕩狀態。他打開創造之泉,用喉嚨歌唱。因此,他將成為壹名詩人。這些早期的詩,總體上是基調清新,意境高遠,體現了“青春的呼喚,希望的光明”(徐誌摩:春天)。與此同時,我們開始從多方面探索新詩的形式。詩歌形式多樣,但尚未定型。有自由詩,新格律詩,西方詩,甚至無標點的詩歌。但他們強調音韻、節奏、格式的對稱工整,要求“語氣流暢愉悅,形式輕盈柔和”,這是徐誌摩詩歌的壹貫追求。英國劍橋的生活當然令他著迷,但他的鄉愁和懷舊之情縈繞心頭,於是他於1922年8月離開歐洲,啟程回國。回家途中經停新加坡香港日本兩個月的旅程,6月65438+10月65438+5月到達上海。回國後,徐誌摩開始了另壹種生活。現實社會的紛擾擾亂了他內心的平衡,有時他會感到精神上的厭倦和焦慮。於是他訴說了自己的感受和經歷,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生涯。
誌摩詩歌
1922年秋徐誌摩回國後,他的詩歌繼續寫作,發表在各種雜誌上。《誌摩詩集》是徐誌摩自己編纂的第壹本詩集,其中大部分是1922至1924年間的作品。這本詩集的出版使他出名了。在這本詩集裏,我們可以看到徐誌摩回國初期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他“溢於言表的感情”。大致是:表達理想,表達愛情;揭露社會黑暗,表達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哲學;和對風景的抒情。他在英國充滿劍橋式的人生理想,希望在中國實現自己的理想主義。《雪花的幸福》是徐誌摩的第壹部詩集,可視為徐誌摩早期詩歌的代表作之壹。作者描寫了雪花的美麗形象,用俊秀的文筆生動地寫出了雪花的幸福。這首詩節奏輕快,音調清晰,意境優美。別人如尋星,這是壹個懦弱的世界,我有愛,寶貝,謝謝妳!我的心又飄動了,其他的文章,像雪花的幸福,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追求。它們既是抒情詩,也是愛情詩,表現了對生命自由的向往,對愛情自由的渴望。要求生活和愛情的自由是他的理想主義的內容,所以兩者往往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他的理想主義與中國的社會現實之間存在著距離和不可調和的矛盾。他與林的愛情破滅,理想的生活和理想的社會無法實現,使他心情抑郁,意誌消沈。因此,這些詩也不同程度地被壹種悲涼的氣氛所籠罩,成為“壹股不著邊際的壓抑和憤怒情緒的洪流”(茅盾:論徐誌摩)。這種消極悲觀的情緒在那些小詩中更為明顯,比如《新聞》、《壹顆弱小的星》、《問誰》等。1924年4月,印度詩人泰戈爾來華,對徐誌摩的生活和創作產生了壹定的影響。他與泰戈爾建立了友誼,泰戈爾給他取名蘇西瑪。五月底,泰戈爾離開上海去日本,徐誌摩與他同行。《誌摩詩集》中的《詩岸娜拉》這首詩,是他在日本期間寫的。徐誌摩擅長抒情詩,也喜歡寫泰戈爾那樣的哲理詩。誌摩的壹些詩是描寫貧富懸殊和窮人痛苦生活的詩。這類詩歌數量雖少,但內容相對充實,反映了社會現實生活的某壹方面,具有壹定的社會意義。誌摩的詩裏也有壹些關於風景的抒情詩,比如上海杭州的車。總的來說,這本詩集不夠生活化,內容不夠深刻,思想感情也不都是那麽積極健康。但從其表現技巧來看,“幾乎都是系統的輸入和實驗”(《陳西瀅:新文學運動以來的十部作品》)。詩歌的形式多種多樣,有長詩、短句、自由詩、散文詩,更多的是對西方詩風的實驗。這壹時期是徐誌摩詩歌風格的實驗期,也是其詩歌技巧的磨煉期。通過探索和實驗,他展現了詩人的才華和獨特的詩歌風格。徐誌摩寫詩很註重意境。他在《誌摩詩集》中的大部分詩作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境界,如《雪花的幸福》。作者將追求理想的主觀感受與客觀的自然景物融為壹體,從而將現實景物化為虛擬景物,創造出壹種優美的藝術境界。此外,他的詩生動、感性,這是由於他豐富的想象力。他的想象力和比喻不僅與眾不同,而且他能把看似抽象的東西變成生動、可感、可見的具體形象,如《毒藥》、《白旗》、《嬰兒》這三首蘊含哲理的散文詩。他還利用自己的藝術想象力,通過這種特殊的感受力來描述事物。誌摩的詩歌有自己的特點,有它的成功,也有它的不足。不考慮內容,就表現形式而言,有些詩比較粗糙做作,用韻用韻有不規範之處,詩歌的技巧也不是很成熟。
壹夜寒玉
《壹夜翠綠》是徐誌摩的第二本詩集,是他從1925到1927的部分詩集。在這期間,徐誌摩的思想和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轉折。1924年4月,他在北京認識了陸小曼並愛上了她,引起了社會的非議和家人的反對。但他們忽略了這壹切,卻壹時難以解決。徐誌摩懷著十分痛苦和矛盾的心情,於3月1925,11日啟程前往歐洲進行出國旅行,希望暫時擺脫生活中的苦惱和困境。他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住過壹段時間。他把自己的悲傷和感情托付給紙和筆,寫了許多詩。因此,這本詩集被命名為《翠中壹夜》。這本詩集除了哈代和羅塞蒂等英國作家翻譯的詩歌外,還包括《西伯利亞》和《在艾凱莎的教堂前》。他也寫了許多愛情詩。《寒玉之夜》可以看做是對當時他和陸小曼之間的感情糾葛,他的溫情和他無法擺脫的傷痛的敘述。1925和1926年,中國革命運動風生水起,五卅事變和三·壹八慘案引起了他的“憤慨”和“悲哀”。為了紀念三·壹八,他寫了《春天的薛梅》,揭露了軍閥屠殺無辜百姓,甚至十三歲的孩子也被殺害。在《元帥》和《人變禽獸》的詩中,揭露了軍閥活埋傷兵、殺人滅口的血腥罪行。他的思想經歷了“曲折”和“懷疑與頹廢”,他認為那是壹個苦難的時期。所以很多詩歌失去了樂觀的基調,反而染上了壹種憂郁、失望、逃避現實的頹廢色彩。他詛咒生命,贊美死亡,告別塵世去戀愛。想象奇特,思想灰暗。當然,這本詩集裏也有幾首基調積極明朗的詩。這本詩集,正如聞壹多所說,在藝術技巧上“真的進步了”。更註重詩歌的形式技巧,除了更多元化的詩體,什麽對話體,夯歌體,豆腐幹體;無論是敘事詩還是抒情詩,他都對詩歌的音節和韻律著迷。
老虎和雲遊
《壹夜凍玉》之後,徐誌摩還出版了兩本詩集,壹本是自己主編的1931出版的《老虎集》,壹本是別人主編的1932出版的《雲遊》。這兩本詩集收錄的詩歌,大部分是徐誌摩後期的作品。1927之後,徐誌摩的思想經歷了“波折”,他的資產階級民主國家的政治理想徹底破滅。另壹方面,他對工農革命感到恐懼和抗拒,思想陷入深深的矛盾和絕望。這壹時期他的大部分詩歌都脫離了現實生活,表達了他自己的“心靈的微妙秘密”。有些詩無病呻吟,充滿悲觀情緒。而且他的思想立場是反對進步的革命潮流,不顧詩歌藝術的基本要求,把赤裸裸的政治概念搬到詩歌裏來攻擊馬克思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在極度幻滅絕望的時候,靠尼采的哲學來鼓勵自己。在《老虎》和《流雲》中,內容和形式並不統壹。大部分的詩歌都是那麽的空泛,內容貧乏,卻越來越追求擺放整齊,追求形式美。無論是在詩句的安排,韻腳的響亮,節奏的清晰,用詞的推敲,都比以前的詩有了變化和發展。對此,茅盾有壹句非常貼切的評語:“醇厚的外表伴隨著幾乎無話可說,而這種極輕的內容,無非是感傷的情緒——輕煙般的憂傷,神秘的象征性的依戀和追求:這些是發展到最後階段的現代資產階級詩人的特征,而誌摩是中國文壇的傑出代表”(論徐誌摩)。
《奔跑的野馬》散文
徐誌摩不僅寫詩,也寫散文。在他所有的創作中,他的成就和影響更為顯著。除了詩歌,散文恐怕也算吧。甚至有人認為他的散文《奔跑的野馬》比他的詩歌更好。徐誌摩已出版散文集《樹葉》、《自我解剖》、《巴黎的尺度》三部,單篇散文《秋》,共33篇(目前仍有多部在集)。除了《秋》是1929年寫的,其他三部集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1925到1926之間完成的。他的散文也涉及面很廣,從對人生理想的評論到對時政的評論。有對過去的留戀和追憶,也有對藝術的見解和評論,有關於壹物壹議的速寫,有說長道短的書評。他的散文表現出強烈的個性,自己思想感情的流露,哲理與詩意的融合,詩化的散文,三者融為壹體,構成了他散文的“另壹個世界”。第壹部散文集《落葉》完成於他創作的“洪水”時期,共八篇,內容各異,表達思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聊生活,聊社會,聊政治,聊藝術……毫無拘束。第壹篇《落葉》是1924年秋,他在北京大學擔任教授期間,應北師大邀請所作的演講。他試圖回答年輕學生提出的關於如何解決無聊和壓抑的生活的問題。“情”字貫穿整個落葉歸根的故事,宣揚了人情和“真人情”的重要性和作用。為了讓生活沒有痛苦,我們不得不“喚起人類最輕微的同情”來修補這個貧窮社會的大網。正是基於這種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徐誌摩相信人的感情在生命本體和自然中的無限作用。”他認為,人要想擺脫世界的苦惱和壓迫,就必須爭取壹種自由發展的“真實而純粹的人格”。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大自然中生活和沐浴。所以有人說他的詩《落葉》充滿了浪漫的告白,充滿了對劍橋時代的期待。(穆:論徐誌摩)繼《落葉》之後,1927和1928年,徐誌摩先後出版了《巴黎的尺度》和《自我解剖》兩部散文集。這兩本集子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寫他1925年在歐洲出國旅行時的所見所感,解剖和審視自己的思想和靈魂。所以,無論是“自我”還是“情懷”,都比《葉集》更加突出和暴露。巴黎的鱗與爪,翠山莊的八卦,我所知的劍橋,天目山的筆記,抽煙與文化等。,屬於寫景抒情散文的範疇。濃郁的情趣和鮮活的情感在筆端集聚,構成了這類散文的抒情特色。郁達夫曾把散文家壹路寫徐誌摩散文的* *特點歸結為“自傳性傳記的色彩”(《中國新文學叢書?兩篇論文的介紹)。徐誌摩的《自剖》,自剖系列的第壹部,共六章,大部分都可以歸入這壹類。在這些自我剖析的散文中,作者思想開放,文筆生動。然而他的語氣低沈,理解虛幻。徐誌摩的壹些散文和他的壹些哲理詩壹樣,富有哲理,充滿詩意,使哲理和詩意融為壹體,構成了他散文的又壹特色。作者在獨自欣賞美景的同時,也壹直在宣揚自己的觀點“人類應該回歸自然,與自然融為壹體”。他的階級立場和政治觀點很明顯。徐誌摩散文藝術的另壹個顯著特點是,他的許多散文和詩歌很難嚴格區分。他把詩歌和散文粘在壹起,很難分開。這是他“自己的另壹首詩的散文”(趙家璧:致飛翔的誌摩)。它是壹種詩意的散文,或者說詩意的散文。徐誌摩散文詩的這種傾向是他“急躁”情緒的反映,這種情緒是他在接觸社會現實的過程中思想的震動和停滯所造成的。
小說、戲劇和翻譯
在近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徐誌摩不僅創作詩歌和散文,還創作了壹些小說、戲劇並從事翻譯工作。他先是在2月1923,11發表了自己的第壹部小說《壹個不重要的回憶》,然後斷斷續續又寫了壹些,* * *十壹篇,然後出版了壹本名為《輪盤賭》的文集,這是他唯壹的小說集。他的小說無非是寫留學生在中國的生活和國外的壹些社會時尚。同時,也有壹些取材於中國社會生活的某些方面,題材不廣,容量有限。他的小說多采用浪漫主義的筆法,註重人物內心情感的探索和心理活動的刻畫。在小說中,作者還運用了詩歌的句式、華麗意象的對比和抒情風格。所以他的作品浪漫抒情,具有“絕艷”的風格(《沈從文:輪盤序》)。他的壹些小說過於簡略,接近速寫,不那麽“完整”;有的只是“寫的直白,沒有曲折,變化很少。”必須指出的是,他的大部分小說都是描寫男女之間的普通愛情,很少觸及當時社會中具有普遍意義的尖銳問題。徐誌摩還熱情倡導戲劇活動。1923新月社成立時,他積極組織戲劇活動,創辦戲劇雜誌,演過戲,但很少寫劇本。他只寫了壹部戲,邊坤剛,是和陸小曼合寫的。沒有大的影響。在徐誌摩的文學生涯中,翻譯是壹個重要的方面,他的翻譯和創作幾乎是同步的。他寫詩和翻譯詩。他寫小說和散文,也翻譯小說和散文。短篇小說集有《花園俱樂部》和《幸福》兩部,20余篇。其中8本由徐誌摩選譯,從英國劍橋翻譯到中國上海,上海北新書店1927出版。1925年,他在編《晨報副刊》時,翻譯了伏爾泰的小說《甘迪德》,在副刊上連載。由上海北方新書店於6月1927出版,被列為歐美名著系列之壹。同年8月,他與沈興仁共同翻譯了英國作家詹姆斯?獅身人面像的小說瑪麗?瑪麗》,同樣由上海新月書店出版。此外,他還翻譯了壹些詩歌和散文。徐誌摩的翻譯也有他的偏愛。他說,“除了曼斯菲爾德是我的最愛,其余的都可以算是偶爾的翻譯。”(《瑪麗·瑪麗序》)
“新月”活動
人們看徐誌摩和他的作品,總會聯想到新月派。他們視他為新月派的代表作家,稱他為新月派的“領袖”。這是因為新月派的形成和消亡都與他密切相關,他參與了新月派的整個活動。他的作品反映了新月派的鮮明特點。從新月社成立到逐漸形成壹個文學流派——新月派,大約用了十年的時間,徐誌摩在其中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923年春,徐誌摩在北京成立俱樂部,編話劇,逢年過節開年會、燈會,還背詩、畫圖。出於對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新月》的興趣,徐誌摩提名借用“新月”壹詞作為俱樂部的名稱,新月俱樂部因此得名。1925之前,徐誌摩本人不僅寫詩,還聯系新月社成員搞戲劇活動。0925年6月65438日至0926年6月65438日,徐誌摩主編《晨報副刊》,0926年4月65438日至0926年4月65438日,創辦《晨報詩刊》。此時聞壹多已從美國歸來,參與了《詩刊》的編撰。除了聞壹多主編的第三期、第四期和饒孟侃主編的第五期之外,所有期都是徐誌摩主編的。徐誌摩還寫過《詩歌雜誌》和《詩歌雜誌假期》。《詩刊》的作者們致力於創造中國新格律詩,探討詩歌藝術,因此,《晨報詩刊》的創辦標誌著壹個詩歌流派——新月詩派的形成,其宗旨是“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都表現出美的力量,成為壹種完美的藝術”(於:芷墨詩)。1927年春,由於政局變化等原因,新月社部分成員聚集上海。這個時候,徐誌摩也和陸小曼結婚,搬到了上海。徐誌摩外出走親訪友,聯系聞壹多、胡適、邵、梁實秋、余、久等人,在上海環龍路環龍山莊創辦新月書店,胡適任董事長,余尚深任經理,久為接班人。1928年3月,徐誌摩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任教授,同時創辦《新月》月刊。《新月》共四卷四十三期,6月1933結束。它不僅出版了新月派成員的作品,還出版了郁達夫、巴金、丁玲、胡也頻等具有進步思想傾向的作家的作品。然而,這是新月派活動的後期。後期雖然成員不同,但就其整體政治傾向而言,日益反動。但新月派從事詩歌創作,似乎這條研究新詩的“主線”並沒有中斷。1931 1 10月20日徐誌摩、陳、邵等。推出另壹本季刊《詩歌雜誌》,共出版四期。1931年9月,陳從《晨詩》雜誌、《新月》雜誌、《詩刊》開始。19311年6月9日,徐誌摩因飛機失事去世,新月派以梁實秋、胡適等人為主。1933年6月30日《新月》四卷七期出版。綜上所述,從新月社的建立到新月派的形成及其主要活動(尤其是文學活動),徐誌摩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他的確是新月派的代表,對新詩的發展起到了壹定的推動和影響作用。但他們過分追求形式和格律,誤入歧途。特別是徐誌摩後期的思想和創作出現了危機。他感嘆:“壹年又壹年,新月看起來圓,圓看起來不完整。”(《愛的啟示》)1933年6月,隨著《新月》月刊的停刊,整個新月派的活動暫停。
[編輯本段]作品成就
詩集有《再別康橋》、《誌摩詩集》、《冰玉之夜》、《老虎集》、《流浪》,隨筆有《樹葉》、《巴黎的鱗片》、《自我解剖》、《秋天》、《輪盤賭》、《我所知的康橋》、《印度洋上的秋思》、《北戴河海灘上的幻想》。其作品已被編輯出版為《徐誌摩文集》。徐石的詩歌清新、節奏和諧、比喻新穎、想象豐富、意境優美、思想高雅、富於變化,在藝術形式上追求整齊華麗,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是獨樹壹幟,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我解剖》《想飛》《我所知的劍橋》《玉山居聊》都是傳世佳作。
[編輯本段]婚姻感情
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牛郎織女相遇的那壹天,壹場討論已久的婚禮在1926北京北海公園舉行。
和張友誼在壹起。
1915年,政治人物張俊立向姐姐張幼儀求婚,徐誌摩娶了壹位素未謀面的新娘。張幼儀端莊善良,具有中國傳統的女性美德。她尊重丈夫,尊重公婆,賢惠穩重,擅長家務。婚後生了兩個兒子,可以互相教。
林玉·銀輝
林周遊了歐洲。在英國期間,她認識了當時正在英國留學的徐誌摩。那時,徐誌摩已經是壹個兩歲孩子的父親。徐誌摩被林出眾的才華和美貌所吸引,苦苦追求林,即使與第壹任妻子張幼儀離婚。但經過理性的思考,林隨父親提前回國,沒有和誌摩告別就走了...徐誌摩寫給林的著名詩句《偶然》中寫道:“我是天上的壹朵雲/偶爾投射在妳的波上/妳不需要驚訝/不需要快樂/轉瞬間就消失了/妳我在漆黑的海裏相遇/妳有妳的/我有我的。這是徐誌摩對林感情的最好告白。壹見鐘情,理智的走自己的路。這是壹種世俗難以理解的純情。
和陸小曼在壹起。
徐誌摩留學回國後,經常和朋友王賡聚在壹起。王賡的妻子陸小曼對徐誌摩影響很大。徐誌摩和陸小曼在北京傳播界相識相戀。徐誌摩和陸小曼在他們剛結婚的那段日子裏過得浪漫而舒適,盡管徐的父親和母親仍然對陸小曼不滿。只是到了後期,由於陸小曼的病,徐神如的拒絕接受,鴉片的侵蝕等諸多原因,陸小曼變得越來越粗心,懶惰,貪玩,失去了戀愛時的激情。似乎她不再是壹個有靈性的女人了。她每天中午過後起床,在衛生間摸索壹個小時,然後吃飯。下午畫畫,寫信,會客。晚上大部分時間是跳舞和打牌,去看歌劇。徐誌摩為了討好妻子,壹味地遷就她。陸小曼雖然經常被口頭委婉警告,但收效甚微。後來,徐誌摩的父親徐神如對陸小曼極為不滿,在經濟上與夫妻倆壹刀兩斷。徐誌摩從父親那裏拿錢是不現實的。所以他要同時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講學,還在課余寫詩掙錢。即便如此,還是不夠陸小曼揮霍的。1929起,徐誌摩從東吳大學、大夏大學辭職,繼續在光華大學任教。從1930還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並擔任中華書局編輯,中英文化基金會理事。上海和南京來回奔波。1930年秋天,陸小曼29歲的時候,徐誌摩幹脆辭去了在上海和南京的職務。在胡適之的邀請下,他成為北京大學和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教授以謀生。1931前半年,徐誌摩在上海和北京之間往返了八次。當時人均年薪五塊錢,而徐誌摩壹年能掙幾百塊錢,但即便如此,還是滿足不了陸小曼在狂歡中的奢侈開銷。
相關性評估
徐誌摩是曾經活躍在中國文壇並頗具影響力的作家。他的世界觀沒有主導意識形態,或者說他是壹個超越階級的“無黨派詩人”。他的思想,他的創作的面貌,他的發展趨勢,都表明他是壹個資產階級詩人,壹個資產階級作家。其思想的發展變化和創作前後期的不同情況,與當時的社會歷史特點有關。作為新月派的主要詩人,徐誌摩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有壹定的影響,為新詩的發展做了各種實驗和探索。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獨特的風格和壹定的藝術技巧。作為那個時代的人,徐誌摩做了壹個普通知識分子能做的壹切。他在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同時,也對國家命運進行了深入思考。他和張幼儀的婚姻是那個時代的不幸,他和陸小曼的婚姻摻雜了太多的物質功利,而他和林之間淡淡的情愫是最尷尬的。
徐誌摩墓
徐誌摩墓地在歷史上經歷了三次變遷:第壹次:徐誌摩墓地原在東山瑪瑙谷萬石窩,胡適之題寫“詩人徐誌摩之墓”。早年,這座由胡適題寫的徐誌摩墓園在動亂中消失了。第二次:徐誌摩的父親徐神如覺得胡適先生題字的墓碑太短,邀請徐誌摩生前的紅顏知己,被稱為世家才女的淩叔華,請她為徐誌摩再題字。淩叔華欣然同意,她的題詞取自曹雪芹“冷月葬花魂”的意思,轉化為“冷月映詩魂”。這塊墓碑也在動亂中丟失了。第三次:徐誌摩的墓地因為動亂已經被破壞了。家鄉的人為了紀念它,用政府的資金把徐誌摩的墓地搬到了西山北麓的白水泉。徐誌摩的表弟,著名建築師,同濟大學的陳從周教授設計並撰寫了《移動墓》。西山墓園古典典雅,白石鋪地,青石為臺階,半圓形墓臺如月牙,有詩中“月牙派”之意。墓碑滄桑,海寧書法家、西陵印刷社原社長張宗祥先生根據胡適之原文補充題字。墓碑兩側有壹塊白石制成的書形雕塑,刻有徐誌摩《告別劍橋》等名句。
/view/141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