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汪長詩的華僑記憶

汪長詩的華僑記憶

他們是父女。壹個1987葬在日內瓦,另壹個出生後壹直住在日內瓦。兩個對mainland China、港澳人民完全陌生的外籍華人。然而,正是這對父女,以其獨特的身份,超越了政治動蕩、愛恨情仇的家庭變故,為了中華民族的和睦和兩岸關系的解凍,行走在兩岸之間,起航了壹次前所未有的“破冰之旅”,被知情人士稱為“改革開放後第壹位兩岸密使”。

澳門雖小,卻是藏龍臥虎之地。筆者在澳門的這些年,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發現:印尼前開國總統蘇加諾的私人外事助理兼首席中文翻譯司徒美生,在中印友好關系史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做出了非凡的貢獻,在澳門生活了40年而不為外人所知!被譽為澳門“活字典”的越南歸僑董春軒.....這壹次,收獲更是出乎意料。竟然是作者認識多年的“王太太”的丈夫王昌南!

雖然我至今叫不出這位“王太太”的名字,但平日裏接觸不少。她是澳門最大的企業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的公關經理,專門與媒體打交道。此外,他對工作非常負責,熱情周到,公私分明,因此為各種媒體所熟悉。第壹次見面,她介紹自己:“我叫王太太”。後來才發現,在港澳媒體圈,她的全名幾乎都是“王夫人”,估計知道真名的人也不多。

新年伊始,與澳洲廣播電影電視部代理處的老陽商定,為了回報“王太太”多年的友情,她和丈夫要吃頓便飯。這是我們來到澳門後第壹次請“王夫人”吃飯。她會對這場遲來的宴會過敏嗎?邀請素未謀面的王夫人出席更是突兀。沒想到她欣然同意。

沒想到的是,這場讓筆者感到惋惜的私人宴請,竟然演變成了壹場名副其實的采訪活動。作者和王昌南,壹個是被職業病困擾,處處沒有“新聞眼”的人,壹個是胸中有很多事,想壹吐為快的人,就像兩塊鋼,壹碰就擦出火花。原來,王昌南出身名門。汪長詩,王昌南同父異母的妹妹,是蔣經國次子蔣孝武的第壹任妻子。1995期間,王昌南率領澳門專業人士代表團訪問臺灣省,陸委會主任蕭萬長親自迎接。他對王昌南說:“如果妳早來,妳就是叔祖了!”

作者好像壹下子就“打電話”了,窮追不舍地抓住了王昌南!

正是因為這種淵源和關系,王小姐和父親王德觀為以後的兩岸關系埋下了“伏筆”。

1987年初,謠傳時任臺灣省“總統”的蔣經國身患絕癥,不久於人世。消息傳到日內瓦,王德官和汪長詩無論如何坐不住了。畢竟,他們曾經是壹家人,蔣友松和蔣友蘭深受他們曾祖父的愛戴。兩人決定飛往臺灣省探望蔣經國,與他做最後的告別。

蔣老宅內的鳳鶴嘴屋,包括蔣介石出生的魚臺鹽鋪、長大的鳳鶴嘴屋、武陵學堂、蔣氏宗祠等。,還有蔣經國住過的外國小房子,都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並經過了翻新。尤其是在距離蔣介石家三裏地的白巖山上蔣介石母親的墓園,孫中山在墓碑上題寫的“蔣介石母親之墓”依然如故,沒有任何變化。溪口鎮北摩訶堂附近,蔣介石夫人原配、生母毛之墓也已修繕完畢。當年戴題寫的“蔣介石之母毛太太之墓”八個大字,更是生動莊重。......

看到這壹切,王德冠父女大為震驚!蔣家王朝被* * *產黨推翻,被驅趕到臺灣省,至今已近50年。它對它的祖墳和故居是如此的善良和尊重,就像太陽和月亮壹樣,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