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書法字典 - 何秋書法《墨韻》

何秋書法《墨韻》

前言劉慶勇教授、何秋先生書法作品集《墨韻》付梓,有幸先睹為快,感觸良多。我想推薦給讀者。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壹,體現了道教中虛實並存、陰陽和諧統壹的思想。儒家的中庸思想是外柔內剛,剛柔並濟,不刺激。也反映了佛教的命運和本質。書法是壹門感性的藝術;壹幅書法作品,本來就是壹幅心畫。書法作家用書法的意境在線描中抒發感情,從而“達其情,形其悲歡”,從而達到人與書合壹、人與自然和諧的境界。“情即風騷,陰之悲,全憑天地之心”。何秋先生書法作品的特點是虛實並存,情景交融,陰陽和諧統壹。如“水只能使下面的海,山不能傲天上”的作品,突出大海的意境,以“空”為主題;“取花之精華,滋養眾生之生機”,突出養字意境,以“實”為主題。“心態組合”書法木刻作品中,“心態”二字上下壹心,“心”字左空右空,“態”字左實右空,兩個字的心與意相對,所以兩個字寫成壹個字,使陰陽和諧統壹,“心態”平衡。寫“浮則幹”,行尾凝練穩健,不浮不躁。“心自然”二字,平和隨意。“平”字乍壹看是斜的,再壹看是穩的。豎筆微微彎曲,充滿張力,雙腳穩穩地著地,東南西北風吹不倒。世界上沒有和平,所以我們必須平衡自己,在不公正中尋求和平。要做到這壹點,就要有恒心。“平”字的最後壹豎,堅定有力,是平衡重心的關鍵。木刻《心態組合》書法作品中也有對聯:“壹杯水如其名輕,應信村茶比酒香。”從文字內容上來說,也是從“心態”上來說,這是壹種冷靜平衡心態的體現。作者寫的是草書,但給人的感覺是行書。細細品味,情境相同,壹氣呵成,外柔內剛,動中求靜,表達文字內容,心態平衡的意境。更讓人難忘的是,對聯的內容是不用問的。從書法“符號”的角度來看,是由虛到實,又由實到虛,虛與實無休止地並存。壹副對聯是壹對陰陽,是在前人基礎上的又壹步。作者通過書法的意境,把人生的哲理、思想、感情放在點畫的篇章裏,可謂是壹幅幅鮮活的心靈畫卷,訴說著人生的種種。書法作品“以八千歲為春,萬裏十有八九南下”。氣勢磅礴,朝氣蓬勃,激情四射,栩栩如生。書法作品《君子之旅…………》有“無、易、無、靜”、“異狀”、“和而不同、違而不犯”等相同的字,各有不同的意趣。文筆節奏明快,悠閑自在。通過成功的運動軌跡,我們可以達到生動活潑,循環不停滯,心手順暢,平靜快樂。“窮到最後都是變態,心情都在紙上。”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或“驚蛇入草”,君馬馳原,或梨花春雨,郎悅清風。“要矯健優雅,要潑辣嫵媚”。表現出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從而流出人們心中的美。為什麽要書法作品?他們既繼承了傳統的書法藝術,又有所創新。他們以平靜的心態,展現出自然優雅的藝術形象。它既受到道家陰陽和合的啟發,又體現了現代書法藝術的創新精神,如果他的作品被讀者觀看和深思,他會欣賞他的技巧,這是秩序,這並非沒有禪意。■劉慶勇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原韶關教育學院院長為韶關書畫院首任院長。